?

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2018-01-22 08:54鄭巧玲
未來英才 2017年23期
關鍵詞:作用多媒體小學語文

鄭巧玲

摘要: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廣泛應用,為語文教學改革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式,把整個語文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現、合作交流”的過程創造了廣闊的天空,給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只要有度講究趣味性、有機運用直觀性、有力把握啟發性、有意張揚拓展性、有心突出創新性的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作用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多媒體已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恰當運用,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感知過程活靈活現,從而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任何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談幾點感受[1]。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1、激發學習興趣。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把新授生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生字娃娃,告訴學生,這些生字娃娃找不到家了,如果你能根據房間的門牌號碼(即生字的讀音)幫他找到家,你就能與這個生字娃娃成為好朋友,生字娃娃就會對你笑一笑。生動的情景,優美的音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為快樂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2、突破重點、難點。在拼音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動畫效果,突出教學的重點。例如,在比較韻母an和ang的發音時,我們設計了讓“ang”的g閃動或者變色,并提醒學生拼讀時注意舌頭的變化,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 q x和ü相拼的規則,除了借助兒歌幫助記憶外,還設計成功畫ü戴了一頂帽子,帽子有兩點,看到j q x 走過來,他就脫帽敬禮,學生看了覺得十分有趣,在笑聲中,他們就牢牢地記住了這一規則。

3、加強讀寫訓練。在課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模仿錄音朗讀,強化朗讀能力;在指導背誦時,第一遍,可播放課文錄像,配以輕聲的錄音;第二遍,錄音沒有了,在畫面旁有重點詞的提示,學生隨著畫面的變換輕聲復核課文;第三遍,學生依據畫面展示的內容輕聲背誦。采用這樣的方法,學生記得牢,背得快又準。在寫字訓練時,由演示多媒體課件代替老師的講寫,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在藍天白云的底幕上,田字格顯得格外顯眼,一支漂亮的筆為同學們范寫著生字,甜美的解說伴著輕柔的音樂,讓學生一下子就愛上了寫字,寫出來的作業比平時漂亮了許多。

4、培養語言能力。作文無話可說,無從說起,是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教學《我家的貓》之后,要學生仿全文寫一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首先讓學生看課文的動畫片;然后讓學生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貓的;接著運用課件:笨拙可愛的小鴨,美麗輕盈的小鳥,蹦來跳去的小松鼠,鮮活的畫面,悅耳的音樂,學生的思維之門一下子就被打開了,他們紛紛選擇其中的一種動物作為自己的描寫對象,用在全文中學到的方法將這篇作文寫得十分成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借助課件,創造特定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一種接近生活實際環境,能促使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如以“我們身邊的垃圾”為題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可以通過課件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垃圾及其來源,去向等展現出來,讓學生交流各自的發現、想法。還可將各自的想法進行設計,在電腦里畫出來,或制成模型,有價值的設想甚至向有關部門建議,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成功的快樂[2]。

二、運用多媒體,化難為易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可謂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有。課文中有許多事物對小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難以理解的。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手段使教學內容不收時空限制,形象地傳輸、保存和再現知識原型,把間接的知識轉化為直接的知識,從而加快理解和記憶的速度。還可以憑借現代技術向學生提供了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能使他們更好更快吏準確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以形象思維為主,對詞句的理解有限,對理解也有一定的難度。如果運用多媒體,就能克服時空限制,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信息,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詞句、課文。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中,學生對“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迎上去;看見烏龜媽媽追上去;看見青蛙游過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這三個詞語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學生既不知詞語何意,又不知為什么要這樣用。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從資料中截取有關的三個片斷,并設計制作成慢放過程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對面游過去;“追上去”就是從后面攆上去;“游過去”就是從周圍游到青蛙媽媽身邊。他們理解了在這三個句子中為什么要這樣運用,從而在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他們在以后的口語交際、寫話中準確地用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

三、運用多媒體加以引導,突破重點

多媒體教學以圖形和動畫為主要手段,同時可將圖形由靜變動,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由慢變快或由快變慢。學生通過觀察,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不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課堂效率。如在教《稱象》這篇課文時,其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懂得曹沖稱象的辦法以及他和官員稱貸象的辦法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還原了曹沖稱象的動畫效果,讓學生反復觀察。由于觀察了直觀、動畫的圖片,學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用船代替秤,解決了提不動的難題,用石頭代替大象,化整為零,找到了稱大象的巧辦法這一道理,教學的重難點頓時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4]。

四、巧妙利用網絡,培養學生能力

我經常設計一些開放的,需要學生主動去探究、收集、整理、獲取信息,并綜合運用這些信息進行創新的“研究性學習”的課余作業。例如:要學生制作手抄小報,在出版的過程中,學生要尋找大量資料,要進行篩選、排版、打字等,整個過程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審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能力。

總之,由于多媒體的靈活多樣性,用它作為教學手段有非常大的優越性。它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更能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愛平.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與應用[J].學周刊,2013(32):124.

[2] 翟艷平.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2):129.

[3] 王學武.淺析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3):186.

[4] 李繼榮.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軟件:教學,2014(8):161.endprint

猜你喜歡
作用多媒體小學語文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