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精準扶貧之淺見

2018-01-22 19:27聶學祥
中國扶貧 2018年1期
關鍵詞:商洛市現代農業貧困戶

聶學祥

商洛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所轄6縣1區均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建檔立卡貧困村701個、貧困人口12.4萬戶39.8萬人。其中,5個深度貧困縣、175個深度貧困村,分別占全省的45%和36%,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精準脫貧,對于商洛這一欠發達的山區農業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客觀分析現代農業與精準扶貧的時代關系

現代農業是繼原始農業、傳統農業之后的農業發展新階段。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00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現代農業的要義?,F代農業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的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社會化的農業。

精準扶貧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要方略之一。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

(一)現代農業與精準扶貧的對象差異性。主要表現在主導對象和參與對象的不一致性?,F代農業以市場為導向,精準扶貧以政府為主導,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各有側重?,F代農業的參與主體是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精準扶貧對象是年人均收入低于現行扶貧標準的農村人口,主要是因病、因殘、因災、因學致貧人口,這些群眾缺文化、缺技能、缺資金、缺膽略,缺乏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識和能力。

(二)現代農業與精準扶貧的目標一致性?,F代農業以農業為根基,以農村為陣地,以農民為力量,發展目標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通過補齊“四化同步”短板,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精準扶貧旨在通過“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措施,實現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與全國人民同步夠格邁入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現代農業與精準扶貧的目標一致,都是為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精準扶貧的現實可行性。從發展現狀來看,“五個一批”中,產業扶貧涉及對象最廣、涵蓋面最大、關聯度最高。搬遷脫貧、生態脫貧、教育脫貧都需要通過發展產業實現長期穩定就業增收,發展產業是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舉措。從三次產業分工來看,由于貧困地區立地條件較差、資源稟賦不足、社會發育滯后、創新創造不夠,導致貧困群眾參與二三產業開發的能力不足,成為產業工人、個體業主的步伐較慢。因此從事產業門檻低、吸納能力強的農業生產,實現就地就業、就近創業,并依托現代農業發展浪潮,逐步提升技能、素質、收入,應是較為現實的選擇。同時,精準扶貧將極大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通過“扶志扶智扶技”提高貧困人口素質,營造有利于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從政治制度來看,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各級黨委、政府在制度安排、資金投向、政策措施向貧困地區、向現代農業傾斜,現代農業與精準扶貧就能優勢互補、互促共進。

二、系統謀劃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精準扶貧的實踐路徑

(一)占據制高點——規劃引領??h級是我國資源配置最高效的行政層級,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單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縣級黨委是全縣脫貧攻堅的總指揮部,縣委書記要統攬脫貧攻堅,統籌做好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爆F代農業促進精準扶貧,應以縣域為單位,分析資源稟賦、產業現狀、市場空間、環境容量、新型主體帶動能力和產業覆蓋面,編制規劃,選準產業,建大基地,育好龍頭,整合資金,推廣科技,塑造品牌,防控風險,通過全產業鏈開發,形成“一村一品”“一縣一業”“一業多態”。近期,商洛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出臺了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規劃,明確了今后三年的攻堅重點、年度任務、方法步驟、保障措施,以規劃引領現代農業促進精準脫貧。

(二)培育關鍵點——經營主體。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一個企業帶活一個產業,助推一方經濟。產業發展離不開龍頭帶動,沒有龍頭就沒有市場,就沒有價值鏈。商洛目前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26家,專業合作社2213個,家庭農場451個,職業農民4543名??偭吭陉兾魇?0個市相對較少,且大多以農產品初加工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弱。要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通過政策、用地、稅收、基礎設施、環境保障等方面的優惠支持,扶持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實現“一基地一合作社”、“一產業一龍頭”。

(三)把握結合點——利益聯結。要把貧困戶精準受益作為扶持產業發展的基礎,作為對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給予財政投資的前置條件。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林木托管、牲畜托養、吸收農民務工及土地經營權入股等途徑,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和貧困戶共同開發特色產業。根據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數量,探索財政資金對經營主體銀行貸款貼息,扶貧資金折股量化投入企業、給貧困戶保底分紅,設立企業扶貧資補基金,評選“扶貧愛心企業”等,激發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增收的積極性。商洛市探索的“三帶一創”(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帶動、產業大戶帶動,創新金融普惠服務)產業精準扶貧模式,得到汪洋副總理批示肯定。洛南縣動員貧困戶全部加入合作社、產業鏈全嵌入,商南縣貧困戶與經營主體建立“借還”(借袋還菇、借雞還蛋、借苗還果、借鹿還茸)關系,山陽縣鼓勵成功人士、能人大戶返鄉創業,有力帶動了貧困戶增收。各地應推陳出新、持續深化、完善提高,實現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全覆蓋、利益聯結無縫隙。endprint

(四)找準共享點——六次產業。傳統農業附加值低的主要原因是重視生產環節,忽視產前、產后領域,陷入了“U”形的谷底?,F代農業旨在通過全產業鏈開發,抬升谷底,拉平兩端,通過“互聯網+”“創意+”,形成六次產業,讓農民分享各個環節利潤。要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針對貧困地區工業相對滯后、生態環境良好的特點,充分發揮農業的生活休閑、旅游度假、文化傳承、農事體驗等多功能性,讓農村不再是凋敝的記憶,成為人們向往的樂園。江蘇無錫、上海金山“田園綜合體”就是六次產業的縮影。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賈平凹出生地“旅游景區+農業園區”,鎮安縣永樂“合曼般若小鎮”、豐收村“童話磨石溝”,柞水縣西川“木耳小鎮”“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朱家灣村鄉村旅游等,已經形成六次產業雛形,全市各地互相借鑒,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五)填補空白點——集體經濟。人窮村也窮是貧困地區的共性特征。俗話說“手里沒米,叫雞不理”。商洛市大部分貧困村為空殼村,有的村還有歷史債務,村級組織缺乏號召力,更談不上對貧困戶的幫扶帶動。商洛市近期通過公開競爭、現場答辯的辦法,確定50個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通過典型引導、示范帶動,促進貧困村集體經濟積累。要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將集體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機械設備等經營性資產折價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變財政撥款為專項投資,扶貧資金投入設施農業、光伏、水電、鄉村旅游等項目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貧困村和貧困戶,使村集體和農戶獲得更多的財產權和收益權。通過“黨支部+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戶”,壯大村級經濟實力,增加貧困戶收入。

(六)激發興奮點——群眾動力。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貧困群眾是扶貧對象,更是脫貧攻堅的主體,要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扶技、扶德并舉,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勤勞致富內生動力。鎮安縣開展“一約四會紅十條”,在貧困村建立脫貧攻堅“愛心超市”,激勵貧困戶通過辛勤勞動、參與公益活動等,贏得愛心積分,兌換超市商品,受到各界好評。近期,商洛市正在實施村風新樹、家風新書、民風新塑、學風新倡、春風新吹“扶志扶智五新”工程,各地結合村情實際廣泛開展“新家園新民風”運動,號召群眾學習遠親近鄰中的“草根模范”,建立村民道德評議委員會、“紅黑榜”公示等方式,引導得過且過的“失敗者”、有勞動能力的“懶漢”通過辛勤勞動擺脫貧困、邁向小康。

(七)選擇突破點——營銷推介?,F代農業是品質農業,生產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提供好山、好水、好空氣,呵護望山、看水、憶鄉愁的好環境。商洛曾是夏禹治水、倉頡造字、四皓隱居、商鞅封邑、闖王屯兵之地,文化歷史積淀深厚。商洛是全國首批4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之一,是核桃、板栗、茶葉、中藥材、食用菌等優生區,現有核桃面積317萬畝,核桃面積、產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核桃之都”。酒香也怕巷子深,要積極運用電商平臺、互聯網優勢,加快中國社會扶貧網上線運行,開展專題營銷策劃,講述特色故事,滲透文化元素,彰顯地域差異,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讓好空氣、好風景賣出好價錢。endprint

猜你喜歡
商洛市現代農業貧困戶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商洛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柞水縣委書記崔孝栓專訪——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篤定前行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我國農村水污染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致富闖路人帶領貧困戶“熬”出幸福
『貧困戶』過年
貧困戶 脫貧靠產業
商洛市旅游精準扶貧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