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018-01-22 07:22孫高翔
未來英才 2017年23期
關鍵詞:理論知識創新能力

孫高翔

摘要:加強對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提升護理專業大學生的護理水平。本文在對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闡述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教育實踐基地;理論知識;創新能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護理服務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提升護理專業人才的數量和服務水平刻不容緩?,F階段,我國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重視理論知識學習和應用能力培養,輕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護理水平的提升形成阻礙。因此,探究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一、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受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大學護理專業教學過程中還存在重視書本理論知識學習,輕視社會實踐的現象。在高校護理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僅僅局限于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無法真正實現教材與實踐的結合,即便部分院校采用“3+2”的教學方式,即在校學習三年,去醫院實習兩年的教學方式,也無法實現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形成了阻礙。

2、重視應用能力培養。輕視創新能力培養。護理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特點,涉及的知識面也較為廣泛,包括護理學專業知識、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等。高校護理學專業重視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鍛煉,導致學生按部就班進行護理學知識的學習,缺乏一定的創新精神,不利于學生護理水平的提升。

3、重視提升學生數量,輕視提升學生的質量。近幾年,高校護理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呈現逐年增加的發展趨勢,人民群眾對護理人才的需求量日漸提升,護理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诖诵蝿菹?,各大高校的護理專業不能根據實際的師資條件和教學設備合理規劃招生目標,盲目增加招生目標,使得學生專業素質參差不齊,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

二、護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策

1、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作為護理專業的教師,應該不斷轉換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從而為學生護理技能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基礎保障。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能被動的聽課,不能實現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學生的聽課效率不高,實踐操作能力較差。新時期背景下倡導的素質教育強調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需要高校護理專業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思路,從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例如,某護理專業教師采用網絡教學的手段,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更直觀的了解護理流程,提升了護理課堂的教學效率[2]。

2、培養“雙師型”教學人才。教師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和保障。護理院校為了提升學生的護理水平,就必須建設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從而實現培養更高層次人才的目的。培養“雙師型”教學人才既需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又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創新精神。因此,護理高校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引進計劃,實現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從而建立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由于我國的護理學專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護理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限,不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若想實現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培養,就必須加強對“雙師型”護理人才的培養。例如,某護理高校,通過定期對護理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及護理技能進行培訓的方式,有效鞏固了護理教師的理論水平。同時,學校定期送年輕的護理教師去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的護理技術,并承擔全程費用,有效增強了青年護理教師的臨床護理經驗和護理水平,為護理專業的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3、加強教育實踐基地建設?,F階段,我國護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一直效仿醫學專業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程、護理專業課和醫學專業課。由于中國的基本國情,思想理論課和社會主義課程在公共基礎課中占據的比例較大,中醫專業課在醫學專業課程中所占比例較大。而國外在設置護理課程時,注重縮小公共基礎課的比例,增設人文社科類和心理類的課程。因此,我國護理高校在設置專業課程的過程中,要注重借鑒國外護理專業課程設置的先進經驗,從而培養出專業素養較強的護理人才。例如,某護理高校依據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全面的課程計劃,適當縮減公共課程,增加就業指導課程和心里類課程,使護理人員能夠掌握全面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患者心理的分析能力,有效提升了護理專業學生的護理實踐操作能力。同時,護理高校還應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和學者,編制符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教材,摒棄與護理專業聯系不緊密的知識點,積極拓展護理專業的新內容,積極借鑒外國護理專業的研究成果,并將我國護理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編入護理教材,為學生護理技能的提升提供參考[3]。

4、合理設置護理課程。在培養護理專業大學生時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應注重加強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平臺,同時,護理高校應不斷完善實驗室建設,購進充足的實驗設備和器械,使學生能夠盡早進入實驗室,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申報相關課題,并完成研究論文的撰寫工作。此外,高校應完善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加強與養老院和社區的聯系,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護理實踐機會,從而加深學生對護理工作的認識。例如,某護理高校還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舉辦了護理技能大賽,通過每個學生指定一名指導老師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護理技能,從而增強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

三、結語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在培養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方法,合理設置護理課程,能夠有效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護理技能。在此基礎上,培養“雙師型”教學人才,加強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培養理專業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中,可以應用上述方法。

參考文獻

[1] 可靜.護理專業大學生教育實踐能力考核創新之我見[J].科技經濟導刊,2013,11(06):154-155.

[2] 胡蓮紅.如何培養護理專業大學生課堂的創新和實踐能力[J].中學教學參考,2012,23(09):132-133.

[3] 徐希茅,徐飛.地方院校護理專業大學生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07,15(01):258-259.endprint

猜你喜歡
理論知識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高職物理課程項目化考核的思索
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與設計項目的銜接研究
新形勢下會計信息化對會計產生的影響研究
通用電氣公司創新能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