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師生關系

2018-01-22 12:12錢楓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23期
關鍵詞:主導作用師生關系價值觀

錢楓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取得更好的實效性。本文強調建立平等師生關系、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但同時也強調思政課堂中教師宣導法定教學內容、主流價值觀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是國家賦予思政課教師的使命。和諧師生關系讓新時期的思政課更有效,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更高要求。

我們一直希望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能夠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認知與行為、當前與長遠的影響,以使學生的主觀世界發生有利于人和社會發展的變化。我國有“親其師,信其道”的說法,心理學家海德也認為教育者與接收者關系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接受者對教育者所宣傳的思想觀點的接受或排斥。不同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思政課取得更好的實效性。

建立平等師生關系

教育對象變化。如果19歲上大學的話,那么我們的教育對象即將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寶寶。2000年的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傳統的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積累了大量物質財富,中國經濟總量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但與此同時,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已經深刻改變,社會矛盾加劇。人們有很多渠道獲得多樣的信息和思想。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不再高度一致。再加上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推行,一直到2015年末才停止,全面推行二孩政策。我國家庭在30多年的時間里只允許生一個孩子,我們的教學對象都是獨生子女,甚至教師本身也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跟出生在50、60年代物質相對匱乏,家里還有四五個兄弟姐妹一起成長的學生們已經完全不同。許多傳統的美德,比如勤勞節儉、吃苦耐勞、謙虛謹慎,在許多獨生子女身上已難覓蹤影。無論家庭富裕與否,作為家里唯一的孩子,都成了家庭的中心,從小就被過度關注和寵愛。孩子的主體意識和民主平等意識空前增強。

“平等”是人格平等。本文所說的“平等”不是政治學上的“平等”概念。不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平起平坐,也不是指教師和學生把控教學活動的方向、推進教學活動的作用相等,而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人格平等。教師本身閱歷豐富,學有專攻,聞到在先,尤其是思政課教師。而學生無論從社會閱歷,還是專業知識,還是心智成熟度,都不能與教師相比。社會的復雜性,社會的矛盾沖突,社會熱、難點等等,都是學生不能科學理性認知的。因此,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如果思政課課堂,教師和學生絕對民主,平等對話,那么思政課堂的力量就會很分散,效果也無從談起。所以,思政課堂上的“平等”是教師和學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師尊重、關愛學生,激發學生思考,引起學生積極情感體驗。教師要清楚課堂上民主平等對話的目的是什么,真理要越辯越明,而不能被學生搞得暈頭轉向,甚至使得課堂上所有學生更是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上必須起主導作用。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要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方法,變原來的灌輸式教學為疏導式教學。教學內容,不能疏離學生的生活世界。有時我們的思政課教學過度理想化,只樹立高大完美、無可挑剔的榜樣。使得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缺乏可參照性?;蛘邔W生們計算得失后,覺得這些榜樣只需要停留在仰視和贊美就行了,完全沒有學習的必要性。所以思政課所選用的案例,盡量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不回避現實生活中有爭議的、學生關心的熱點和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思政課堂熱烈討論,更應該在思政課堂上旗幟鮮明地宣導主流價值觀。只有這樣,學生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面對價值沖突才不會無所適從,引發質疑。

當一個人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發揮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時,他才具有真正的主體性。思政課教師要喚起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這樣學生走出思政課堂時,學生才會自發踐行,教育教學效果才會真正體現。

避免單子式主體。思政教育成效如何,取決于教師、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廣度,同時也取決于各主體之間的多向交往活動深度。思政課堂有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有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些有交流的效果,并不一定都是思政教師所期待的。我們擔心思政課教師一言堂,一潭死水,學生完思政課教師要起到正確的主導作用。

強調思政課教師的主導作用

價值觀多元化。宏觀上,從1949年建國到今天,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祖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有經驗也有教訓。社會轉型之后,各個領域出現深刻變革,包括意識形態、思想價值觀領域,再也不是從前高度一致的價值觀。出生、成長于各個年代的人,接受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形成的價值觀也各不相同。同時,隨著社會變革,人們也會從單一的價值觀逐漸接受另一種價值觀。整個社會存在著多種價值觀,同一個人身上也可能有多種價值觀,有困惑,有茫然。學生出生、成長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學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必然接收到社會的各種信息。

在微觀課堂上,也呈現了各種價值觀。在我國學校教育歷史上,曾經要求國家和集體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集體利益。但隨著社會轉型時代變遷,個人主體意識覺醒,學生們愿意為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而付出努力。有時思政教師的價值觀和課堂教學內容上宣導的價值觀,本身就可能已經不一致。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堂上的各個主體帶著各自的價值觀來參與教學活動。無論怎樣,思政課堂肯定不是把這些不同的價值觀展示一下就好,思政教師應該旗幟鮮明地、堅定地宣導主流價值觀,起到教師主導作用。

學生訴求的多樣化。記得筆者讀書時,一直記得青年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豪情。上高中填高考志愿時,我們年近50的班主任訴說,他們年輕時祖國需要什么專業就去學什么專業。還記得他說那時祖國缺石油、缺礦石,所以很多成績很好的同學都選擇地質專業。而當今大多學生艱苦學習的最大目的,應該是將來能找到“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好工作。學生在學習之余,對吃、穿、住、玩等生活休閑的訴求也很多,相互間也時常比較。這完全不同于物質相對匱乏時期的學生。這些訴求的不同,直接體現了當今價值觀的多元化。endprint

除了顯性的物質上訴求很多,心理精神上的訴求也有很大不同。學生們希望得到教全游離在教學活動之外。但同時,我們也要避免思政課堂上的單子式主體。單子式主體,是主體性的異化,使得教育對象走向非理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課堂變成了說話不負責任的菜市場。思政教師絕對要避免這種局面出現。目前思政課的教育對象,是民主意識空前增強,主體性空前覺醒的群體。但是,如果教師對單子式主體的學生聽之任之,尤其是當學生思想認知出現嚴重偏差,教師也沒有有效措施扭轉,那么課堂的教育教學效果就會有損耗,這樣的思政課堂也不是成功的,師以及其他同學的關注,更多得突顯自己的個性,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物質財富的大量積累,再加上獨生子女制度的實施,使得我們的教育對象發生了巨大變化,在課堂上學生們會要求有自己的話語權,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是獲得的信息與教師進行辯論。如果不是這樣針鋒相對,學生們也會對教學內容消極抵抗:你說你的美好,我要我的喜歡。這是思政課教師面對的最大的教育教學難題。

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在政治上旗幟鮮明,而不是躲躲閃閃、支支吾吾。如果思想政治教師對自己宣講的內容都不理直氣壯,那么如何讓教育對象信服教育內容,教育活動的效果無法預期。所以,無論在課堂上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話語權,但思政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尤其是政治方向上。這是國家賦予思政課教師的使命。

學生的需求分層次,既有高尚的精神需求,也有許多人的本能欲望無節制的擴張,甚至是社會上帶來的庸俗、低級趣味、不健康的需求。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但無論是人們建立的價值觀是多么的多元化,人們訴求的職業、生活方式、休閑方式等是多么的多樣性,作為思政教師,有義務向學生們宣講社會主導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需要層次。我們在思政課堂上可以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講求師生人格上的平等,但最終,我們的思政課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把控全局,起到思想意識領域的主導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是隱蔽,就越是能為教育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為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在新形勢下,思政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勢在必行。教師善于營造融洽的教學氛圍,真誠地尊重、關愛激勵學生,從而調動學生內在積極的情感。既要讓學生感覺不到,樂于接受,又要主導課堂思想和價值取向。這就對思政課教師的各方面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思政課教師不能有畏難心理,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品質,長期執著地打磨自己的課堂,那么受學生、學校和國家社會一致好評的思政課教師一定會大量涌現。endprint

猜你喜歡
主導作用師生關系價值觀
地方人大怎樣發揮立法主導作用
地方人大進一步發揮立法主導作用的思考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淺析教師主導作用的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