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中的歸責原則

2018-01-22 14:22張憶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23期
關鍵詞:問責制問責危機

張憶

應對公共危機時,僅依靠過錯問責并不能完全安撫民意,通過加快健全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中的相關歸責原則,使得相關問責公開化,透明化,從多角度對民眾進行安撫,既可促進政府相關工作的開展,也使得民眾在出現問題時候能夠自我判斷責任歸屬。本文主要就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的主要內容和其歸責原則進行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共危機的普發性更加突出,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礦難等人為災害也無法完全避免,通過適當引入問責制,違紀官員、違法部門和違法組織建設等活動可以受到最終結果的威懾,政府部門的威信力得到提升,群眾的意見等也有了投訴的渠道,可促進公共危機的緩解解決。本文主要對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中的規則原則進行相關分析。

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的主要內容

政治問責。政治問責主要包括四點:一,當國家出現危機時,政府的策略并不能對國家安全形成有效保障,損害了國家的形象、利益、國際地位等,使得國家在國際中的地位受到影響。二,政府在處理公共危機時違背了憲法以及人民的意志,忽視了社會效益和百姓意愿,激化了社會矛盾。三,政府忽略了對人民的重視,使得人民和政府的交往出現溝通障礙。四,在相關公共危機處理中,政府采取了錯誤的方法策略,失去了人民的信任,為國家日后發展埋下隱患。必須加強問責制度建設,通過法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法律問責。建設法治社會,推進依法治國發展,就必須對在公共危機問題中的涉事人員進行法律制裁,并依據其所犯錯誤的分類,分別給予其刑事處罰、民事處罰以及行政法律處罰。結合《突發事件應對法》、《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法律法規,結合出現公共危機的實際情況,對相關人員進行制裁,推動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等相關國家法制建設。

決策問責。防范是應對公共危機的最佳處理辦法。相比公共危機后的問責、安撫工作,對事前相關事項的處理研究可以最大程度減少社會矛盾,推動事情較快發展解決。政府為追求相關指標等放寬了相關產業對環境污染等的限制,使得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先污染、后治理等現象,不僅損害了人民健康,更是浪費了社會資金,是非常不可取的,且極易導致公共危機問題。必須加強對政府官員的決策問責,使其在決策前能對所批項目等進行詳細的考慮,對可能造成的危害等進行嚴謹評估,避免決策失誤,這也是決策問責的重要出發點。

績效問責。對于政府出現的過錯,通過不同類型的問責機制可進行相應的彌補,對政府日常的問責,即政府績效問責,也是政府問責的一個重要方面。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必須通過加強對業績的考查,提高政府相關執行效力,避免政府人員出現尸位素餐等現象,促進政府工作的進步,為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維護我國國際地位及相關經濟利益等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拉近與人民的距離,推進社會和諧。

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中的歸責建議

明確結果導向。新型的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的顯著變化是對結果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在問責機制中,由先前的明確問責主體,根據主體過錯進行問責轉變為加強主體行為與結果的因果聯系,對問責的結果導向的要求進一步增加。即將問責的結果由原先的問責的環節之一變為問責的重中之重,其地位和相關約束能力進一步加強。這不僅是規范權力運行過程的要求,也是促進最終結果合理的要求。通過加強對結果的相關要求,可有效避免政府工作人員不作為、工作敷衍、態度不端正等問題,使其在處理公共危機問題時可以采取強有力的對策,在面對問責主體時可將相關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等的最終去向以相對明晰的方式展示出來,有利于問責主體對政府的相關工作進行問責時其效率的提高。

產生激勵約束。公共危機管理問責制在強調過錯問責的同時,也對績效問責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通過公共危機管理,對政府人員相關亂紀行為進行問責,可對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起警示作用,引導其勤勉工作,審慎對待相關危機以制定合理措施解決危機。同時,通過進行績效問責,可加強事前問責的作用,使得政府人員改變傳統的不作為行為,嚴肅對待相關問題,在問題出現不合理苗頭時及時通過會議等制定相關應對措施,建立公共危機管理預防機制,對公共問題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切實為人民做事,將相關問責主體注重的問題進行細化處理。促進政府工作人員自覺做事,通過建立獎勵機制,促進相關人員及時對政府工作中不合理的事項進行大發聲,杜絕相關欺騙,隱瞞行為,推進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合理體現公眾意志。公共危機的出現,是由于政府工作違背了公眾意志,損害了公民意愿,公民在投訴無果等情況下不得不做出的舉措。民意壓力下,通過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責,可在短時間內對民意進行安撫,避免出現更大規模的暴動,同時通過適當轉移民眾注意力,可為政府采取相關應對措施爭取時間,促進公共危機的合理解決。同時應注意,民眾作為大的群體,受知識、文化水平、性格等限制,在出現問題時很容易受到挑撥,產生沖動。面對公共危機時群眾的負面情緒,政府在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責時必須審慎考慮,不能完全依照民眾意見,也不能將問責作為個人利益競爭的跨板。必須結合相關法律,問責機制審慎進行,對相關人員依法處理,促進問責歸責法律化,透明化。

公共危機問責機制的建立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情境下對相關單位人員的問責也各有不同。通過加強過錯問責,績效問責,對政府工作人員工作的監督形成時間、空間的完整聯系,打造一體化的公共危機管理問責機制,促進政府與民眾的合理溝通,推動政府工作開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責制問責危機
讓事故問責生威
監督執紀問責如何“備豫不虞”
“濫問責”的6幅畫像
高等教育的學習危機
對“數字脫貧”要問責
十年來國內無為問責制研究的成果及前瞻性分析
作風建設視域下的無為問責制度建設
我國行政問責制的現實困境與完善路徑
“危機”中的自信
論中國特色的生態行政問責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