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縣志條目運用新探

2018-01-23 02:09張鳳雨
廣西地方志 2018年4期
關鍵詞:縣志篇目志書

張鳳雨

(河北省武強縣地方志辦公室,河北 武強 053300)

第二輪修志以來,條目體被運用于市縣志已經比較普遍,形成一種新型獨特的章節體與條目體相結合的篇目結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同。其最主要意義在于取章節體的層級清晰、秩序井然、邏輯性強,有利形成整體和增強著述性優長,又兼具條目體資料性強、信息含量高、與志書資料性要求相一致的特點。但從目前出版的許多第二輪市縣志看,在條目的運用上存在著許多問題,并缺乏認識和研究。如果經過實踐和探索,進一步明確志書中條目的基本特征及其寫法、運用等特點,使章節體與條目體結合得更為完美,定能有效地提高志書的科學性及質量。

一、條目的基本特性

條目是按內容分的細目,其本意即指文章內容的劃分?!稘h書·劉向傳》:“比類相從,各有條目,凡十一篇,號曰《洪范五行傳論》。①蕭魯陽.《漢書》點校本[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395.條目的基本特性:一是相對獨立性。志書橫排門類,各條目的題目與內容都是橫向關系,相互聯系因素少,相對獨立性強。二是靈活性。一方面取舍靈活,根據地情特點或內容而設置條目,不受邏輯關系制約,或多或少,伸縮性大;另一方面編排靈活,沒有因果、前后關系制約,也沒有重要、次要之分,關系并列,設置不分先后。這種靈活特性適應地情事物的復雜性、多樣化,能較好地記述和反映地情。三是基礎性。一方面條目為篇目的最后一個層級,是市縣志篇目結構的“塔”底;另一方面在內容上為最小記述單元,是志書內容的最深層次。四是便于檢索。第二輪修志以來,索引運用已經很廣。2008年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首次將索引列為志書八種體裁之一。但章節體的索引,需要編排標目,難免存在分類標準不統一、名稱概念不清楚、提煉的標目不符合主題原意等問題。并且編制索引要分析全書各部分的內容,抄寫排列很多卡片,麻煩,工作量大;而條目的名稱可以直接作為索引標目納入檢索系統中,準確,一致,編寫簡便。五是不足之處。一方面條目間結構松散,事物間有機聯系不夠緊密,整體性不強;另一方面條目以字體字號相區別,遠不如章節體的排列序號醒目直觀,不方便閱讀。

二、市縣志條目與其他文獻條目的異同

條目體式的運用,在不同文獻具有不同的特征,由于市縣志區別于其他條目體文獻體裁和記述內容,因此決定了市縣志所運用條目獨特鮮明的特點。

(一)與舊方志條目的異同

傳統舊州縣志多為卷目體,卷為大類并排序,其下兩級條目:一級為類目,如清道光《武強縣志》卷一“方輿志”下設“沿革”“疆域”“物產”等7個類目;類目之下再分設若干條目,如“物產”類目下設“谷之類”“菜之類”“瓜之類”等12個條目。①翟慎行:《武強縣志》,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刻本。篇目結構共三個層級。如今市縣志編修運用的條目,從位置、內容、篇幅等方面基本同于舊州縣志的條目。

(二)與辭典類工具書條目的異同

辭典類工具書的條目內容是解釋概念、闡述定義、專題說明等;而市縣志的條目內容卻十分忌諱這些,也就是說工具書條目與市縣志條目在記述內容上是截然不同的。

(三)與年鑒條目的異同

年鑒是整體上的條目體,一般為綜合性、分述性、典型性條目,是縱向的三個層級而不排序。而志書的條目一方面應該在一個層級上,并且是最后一個層級(其上由章、節、目分管),并列關系;另一方面雖然典型性條目與志書條目內容層次基本相同,但年鑒條目年度性強,記述形式是橫向的,而志書條目時間跨度長,要求“橫排縱述”,記述形式是縱向的。

(四)與史書條目的異同

章節體與條目體相結合,首先運用于史書,如《中國通史簡編》②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為編、章、節、目、條目結構,根據需要在節或目下設條目。第二輪修志以來,大多市縣志采用這種編排方法。但市縣志的條目與史書條目的差別在于:一方面史書以縱為主,條目都是在各篇章的最后,隨機而設,沒有層級概念;而志書以橫為主,事物間的層次關系十分明顯,因此要考慮同一層次事物在不同篇章的平衡關系,即輩份關系;另一方面因體裁的關系,志書的條目要比史書的條目多得多,這是因為史體主要記述過去,志體重在記述現狀;史體重論述,志體重資料;史書詳古略今,志書詳今略古;史存大體,志貴詳細;史體一個中心,志體百科全書。這些決定了市縣志的條目數量遠遠大于史書。

三、條目的類別

市縣志的條目,根據事物不同特點劃分類別,其記述內容、表現方式、運用體裁、編寫方法等是有明顯區別的,并且錯綜復雜,百態紛呈。

(一)物體類條目

主要特征為物質性、個體性、有形體、有位址、占空間。包括學校、企業、場地、建筑(橋梁、變電站、寺院、電影院等)、河渠、街路、物件(碑刻、文物等)等。內容要素主要為名稱、位置、性質、范圍、規模、數量(或質量)等。說明文體裁,要求要素齊全,內容連貫,有始有終,突出重點,詳細現狀,規模與變化并重,記述清楚明白。

(二)活動類條目

主要特征是由目的、動機和動作構成,具有完整的結構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活動類條目,各類條目間既有區別又具有共同性。記述要素主要為時間、地點、活動主體(人或組織)、事件、原因、結果、背景等,記述好規模、范圍、變化(起始興衰)、現狀(結果)。原因、背景多不明確或簡要記述;地點有時可暗喻不用明確顯示。重點記述事物的變化及現狀。

(三)現象類條目

現象表現為人或事物在發展、變化中所表現出來的外部形態。市縣志現象類事物或條目主要在風俗篇、氣象篇,一為社會現象,一為自然現象。其中風俗現象表現為地域性、穩固性、變化慢等特點,所以風俗現象條目記述現狀是重點,平鋪直敘,一一道來。自然現象人為因素少,變化小,規律不明顯,主要記述要素為時間、現象、規模。

(四)人物類條目

市縣志專指人物簡介篇章,主要為優秀教師、醫生、科技人員(農業、工業、其他等)及著述創作、書法美術、通訊報道、精神文明等篇章的優秀人物。其宗旨是簡要記述優秀人物的基本面貌,包括履歷和事跡兩個方面,以姓名為條目名稱,主要要素為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畢業學校、歷任職務、職稱、主要業績成果、榮譽、參與社會活動等。

(五)機構類條目

各類機構是市縣志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屬于條目層次的內容。記述原則是以名稱、級別、屬性、內設機構、下轄部門、職員等及其變化為主要內容。自上限或發端年份記起,依次記述變化,至下限年止。合并、撤銷的機構記述到消失為止。期間更改名稱的機構,以下限時名稱立目,記述中向上追溯,交代明白。如果變化繁復,形成混亂,在下限年份再將現狀完整記述一遍。

四、條目的層級

(一)條目層級狀況

目前條目運用于市縣志只是一種撰寫形式,沒有形成固定的位置和層級概念。一是許多市縣志有的篇章是章節體,有的篇章是章節條目結合體,全書不統一。二是有的條目一律出現在孫目級,其他無孫目級篇目的篇章不采用條目形式,全書條目運用不多。三是條目一律出現在子目層級,在目下,占據子目層級位置。四是條目分別出現在章、節、目、子目下,并有些篇章根據內容記述需要不設條目。五是在條目中又設子目,表現為條目題目過大、內容太多等。

(二)條目層級不確定造成的弊端

一是各篇章各自為戰,一個篇章一個狀況,一個層級一個樣子,不是整體上的章節體與條目體全面結合,結合意義發揮不夠。二是條目層級差距太大,條目出現章、節、目、子目下四個層級,這固然與所記述事物深淺廣狹有關,但主要是記述內容深淺掌握不當、不科學造成的。三是條目應該在最低層,出現過早,位置靠上,形成條目內容負擔過重,條目之下再設子目,顯得不倫不類。四是各篇章間同一類型的事物不在同一個層級上。由于各篇章篇目單獨依次排列,成獨立系統,互不顧及,形成許多同一類型的事物、內容并不在同一級篇目上。如各類部門的管理機構應屬同一層級的事物,表現在市縣志中有的為節,有的為目,有的為條目(或子目);有的企業簡介工業篇在條目層級、鄉鎮企業篇在目層級。由于篇目設置的原因,造成內容的層級錯亂,輩分不平,是一種極不合理的現象。

(三)條目層級的確定

筆者認為,根據市縣志書一般記述事物深度和廣度的需要,市縣志篇目結構,一是確定為編(篇)、章、節、目、條目五個層級。如果到目(第四個層級)層級太少,沒有展開,內容浮淺,形成概括性平面化;如果到孫目或重孫目(第6―7個層級)則層級太深,記述的多是過細資料,超過了志書整體內容記述深度,意義價值小。因此條目確定為第五個層級,也是最底層、最廣泛的層級。二是按各專業門類說,內容層次多的應多一個層級,內容層次少的應少一個層級。一般說來,市縣志內容層次多的專業門類事物或篇章主要為自然環境、居民、黨組織、政府、司法、農業、商貿業、教育、衛生、文化等,篇目層級多,目層級豐富,并常出現孫目、重孫目層級;層次少的主要有建置區劃、人大、政協、經濟綜述、體制改革、軍事、工業、精神文明、人物等,多到節或目層級為止,條目數明顯少于節數,甚至沒有條目及其以下層級;其他居中。三是篇目層級的多少也有組織編排上的因素。獨立門類的編,因是編開始算第一個層級,到目為5個層級;而合并門類的編是從章開始算第一個層級的,到目共有4個層級。四是內容層次少或篇章層級少的事物省略目(第四個層級)在節下直接設條目,保兩頭,減中間;這樣條目雖然出現在節下、目下兩個層級(第四、第五層級),而實際上是一個層次的內容,一方面都在最底層,另一方面都是一個層次的內容;從形式上說是減少了目(第四個)層級,保留了條目的第五個層級。

五、條目的數量

市縣志的基本體系,是一個篇目與內容從上到下逐步擴展的“塔”形格局,“綱舉目張”,至最底層的條目,無論是從篇目上還是從內容上,都應該是最大的范圍。而目前志書的層級在目最廣泛,至條目(子目)有很大程度的收縮。筆者統計《晉州市志(1991―2005)》等6部第二輪市縣志,合計各層級篇目數量分別為編(篇)142、章663、節1648、目5120、條目(子目)3830、孫目377個,每部市縣志各層級分別平均為編(篇)23.7、章110.5、節274.6、目853.3、條目(子目)638.3、孫目62.8個。從統計及梳理中可以看出:一是應該一編多章、一章多節、一節多目、一目多條目格局,但實際上有許多章下無節、節下無目、目下無條目狀況;在一些編(篇)的節、目、條目三個層級中,存在著目少于節、條目少于目的情況;綜合6部市縣志平均每個目下平均0.7個條目;從6部市縣志合計124個編中看,有24個編的條目數量多于目,100個編條目數量少于目,并且其中有18個編的條目為0。二是篇目結構這種狀況,有事物本身篇目層級高、內容層次少的原因(如建置沿革篇等);有地情的原因(某方面事物的多少);有篇目設置的原因(分類和編排);有資料多寡的原因;有事物本身的因素,也有編纂者的原因。三是沒有深層次篇目,框定了內容資料范圍及取材方向;同時因內容資料少造成低層級篇目不足。所以形成不同市縣志同一篇章篇目層級多寡不同,甚至懸殊甚大。四是市縣志篇目沒必要到孫目層級甚至重孫目層級。統計6部第二輪市縣志,其中1部到條目為止,其下再無篇目層級設置;5部有孫目層級,數量分別為7、107、62、232、103個,其中又有3部有重孫目層級,數量分別為7、21、16個。筆者認為,市縣志不是某學科專著,沒必要記述到那么深的層次,內容過細一般會意義漸小,失去記述價值。個別篇章有記述意義和必要的深層次內容可以融合到條目中去,用編寫技巧處理。這樣能保障篇目最底層級的整齊,增強志書整體結構的美觀。五是市縣志的篇目結構可以大體劃分一個分配比例。以中篇章節條目體結構市縣志為例,可考慮編25、章120、節350、目400、條目1200個,以此為參照,根據具體情況可以有上下20%的浮動。

六、條目的篇幅

(一)條目過大

一是題目范圍大、內容層次高。如某縣志“村級公路選介”條目,含有6條公路的記述;某市志自然環境篇“監測與治理”條目,記述了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兩項內容,其中污染治理又分別記述了煙塵、廢水、污水處理廠等內容,題目大內容多,并且監測與治理是兩個不同的事物,完全有理由分成兩個條目。二是內容過細,超出一般記事范圍。如某縣志科學技術篇“職稱考核”條目,將參加考核的2489名專業技術人員及各個級別的退休、死亡、調出、調崗、未聘、外出學習、病事假等具體人數情況詳細羅列,內容細,意義小,造成條目篇幅大。三是條目以下再進行分類,如某縣志農業篇“小麥種植技術”條目,其下又分為“品種更新”“栽培技術”“施肥”“澆灌”4個小題目,各另起一段,題目名稱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劃句號后直接書寫正文。這樣條目不像條目,題目不像題目,造成結構混亂。

(二)條目過小

一是內容層次低,設條目過多過濫,沒有那么多內容可記。二是內容過少,資料不夠。如某市志經濟編“以趙村鄉為中心的鴨梨生產基地”條目:“種植面積6667公頃?!?個條目10個字;某縣志政區地理篇“蒺藜科”條目:“蒺藜屬:蒺藜?!眱H5個字。

(三)條目的字數

根據市縣志記述內容和體例結構,條目的篇幅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條目1200字、中條目800字、小條目400字左右。條目過大可提高至節、目層級處理,條目過小可合并歸納,實現條目篇幅的合理適中。

七、條目的時段

(一)目前市縣志條目在時段上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是整個條目完全沒有時序;二是時段過長,整個斷限為一個時段;三是時段過短,每年一個自然段,以時間打頭,寫成編年體;四是先記述整個斷限間事情,再選擇其中有重要事情的年份記述,形成時序交叉;五是有始無終,記述事物不到斷限年限;六是有終無始,直接從中間年份記起,或先記述一些概括性內容再從中間年份記述;七是無始無終,兩頭均沒有時間概念,中間有部分時序顯示;八是只有上限和下限,中間沒有時序概念;九是中間某事項缺少時段概念;十是時間概念表述模糊等。

(二)時段劃分

一是保證條目的上限時間,并因條目系全書最底層內容,一般無須越限上溯。二是以時間打頭也沒什么不好,符合紀事本末體裁,無需刻意去回避。三是斷限間內容注重歷史分期或事物自身發展變化階段,時間跨度適當大些,既不逢年必記又不要跨限太長,展現一個有始有終、跌宕起伏的過程。四是市縣志條目具有分類細、條目多、單元小、內容少而集中的特點,因此絕大多數一個條目即一個自然段,極少有一個條目多個自然段的。五是下限時間即現狀至關重要,一定要將內容記述充分。

八、條目的格式

一是條目名稱用大半號黑體字。許多市縣志的條目名稱僅用變體字書寫,與正文區別小,不醒目,不方便閱讀;如果用大半號、黑體字,能達到醒目和與正文區別明顯的效果。二是不用【】,條目加方括號,是辭書、年鑒、百科全書等工具書的傳統格式,市縣志條目名稱不加方括號,顯示與辭書、年鑒、百科全書條目在書寫格式上的區別。三是不再加冒號,名稱已經變字體了,無需采用兩種形式。四是條目名稱不必單獨占一行,這樣能節省篇幅,結構緊湊,并規矩有序不致混亂。

總之,條目是市縣志的主體,其文字占全書半數之多,是志書資料性最主要體現。市縣志的編寫最主要的是條目的編寫,條目編寫得好,對志書質量至關重要。對市縣志條目不斷認識、改進和提高,使條目在市縣志運用更具適應性、編寫的科學性,逐步達到條目體與章節體的統一與完美結合,才能進一步提高市縣志的科學性及質量。

猜你喜歡
縣志篇目志書
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召開特色志書編纂專題會議
縣志里的鄉賢
試論地方志書質量與市場的關系
纏訪者入縣志
縣志
淺談提高第二輪志書的可讀性
“概述”是一本志書的概述還是一地總貌的概述
軍事志續修篇目設置若干問題探討
軍事志篇目設置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談編纂《縣志·軍事篇·民兵》的幾個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