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演奏中不良情緒的產生與調控

2018-01-23 14:43王健健
黃河之聲 2018年7期
關鍵詞:練琴鋼琴演奏演奏者

王健健

(重慶文理學院音樂學院,重慶 402168)

一、論鋼琴演奏中不良情緒的危害

不良情緒對鋼琴演奏者造成的實際危害巨大且是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緒指一個人對客觀刺激進行反應之后所產生的過度體驗。演奏者在鋼琴演奏前和鋼琴演奏中往往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產生的演奏樂曲所需情感之外的情緒,造成樂曲情緒不當或形成演奏過程中的生理心理障礙甚至阻礙了鋼琴演奏的正常進行的情緒,即為鋼琴演奏中的不良情緒。

鋼琴演奏中的不良情緒往往比高強度的技術難點更加具有殺傷力。鋼琴演奏是一門表演藝術,演奏者往往要在幾分鐘至十幾分鐘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向觀眾展示自身的藝術修養以及演奏技巧。然而,臺下能夠完整流暢演奏的鋼琴曲到了臺上演奏時,多數演奏者多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演出結果不盡人意。部分演奏者因為不良情緒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全身僵硬,手指顫抖而無力,無法下鍵彈奏的情況。即使開始彈奏也是手腕僵硬,手指的靈巧度及音色處理都大打折扣,且在音準方面也會出現較多失誤。嚴重者甚至頭腦一片空白,面部表情呆滯麻木,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彈什么。

二、鋼琴演奏中不良情緒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原因

不同性格和氣質的演奏者在舞臺演奏中的表現也是千差萬別。人的體內由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四種構成,四種體液比例的不同導致了人們不同的氣質差異。

根據體液比例的不同在心理學中通常把人的氣質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郁質四種類型。多血質的人朝氣蓬勃、熱情活潑;粘液質的人性格安靜沉穩、考慮問題較為全面;抑郁質的人相對最為內向,性格孤僻、做事不夠果斷;膽汁質的人性格偏外向,為人坦率,我們所熟悉的鋼琴家、作曲家肖邦便屬于這種氣質。

演奏者在舞臺上進行鋼琴演奏時是大腦對該樂曲再次讀取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的執行者便是我們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運作與我們自身的內分泌系統相關。演奏者演奏前期的壓力、不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合理的飲食等都可能會造成自身內分泌系統失調,從而影響到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演出前精神不振、情緒失控,導致演出失誤。

(二)心理原因

后天的生活經歷也影響著人們的性格。如后天學琴的人大多認為自身實力與從小學琴的同學有較大差距,從而導致其自信心缺乏、心理壓力加重,往往會在演出開始前便產生緊張和恐慌感。

部分演奏者過于在乎演在奏結果,造成演出目偏離。這不僅加重了演出前壓力,還容易在演出過程中轉移注意力造成音樂注意力不集中等。

有的演奏者演出前信心滿滿,對演出抱有極大期待。這本身對演奏是非常有益的。不過,如果信心過于高漲且興奮過度則不利于樂曲情感的把控,同時可能造成大腦缺氧,出現短暫的大腦空白,造成演出失誤。

(三)技術原因

很多演奏者在選擇曲目時較為盲目,忽略自身情況。樂曲選擇難度過高,演奏者鋼琴水平達不到,練琴過程只會不斷增加演奏者的挫敗感。這種情感在演奏前會演變為恐慌感,導致演奏失誤。演奏者不喜歡所彈奏的樂曲則無法完好的投入情感,音樂就沒有靈魂。

背譜不牢固。我們在練琴時往往采用視奏方式,而公開演奏往往要求背譜彈奏。熟練準確的背譜也是演奏者需要攻破的一大難關,只有記好樂譜,才能夠在演奏中充分融入情感,放松流暢的完成演奏。反之,則會增加演奏者的心理壓力,造成演奏失誤甚至中斷。

難點把控不牢靠也是演奏者產生不良情緒的直接原因。演奏者在練習的過程中沒有解決好作品的重難點,在上臺前便已經預料到彈奏會出現錯誤,導致自信心受挫甚至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態。

(四)環境原因

“鋼琴演奏者平日里練習時的演奏,與在舞臺上的演奏是有很大區別的?!盵1]對于演奏者來說,從平常所熟悉的琴房到陌生的舞臺,鋼琴琴鍵的觸感、音色的改變,以及琴凳的舒適度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且聽眾數量的改變也會給演奏者造成巨大壓力。此外燈光的亮度、場地的音響效果、上臺走至鋼琴的距離、臺下觀眾的私語和掌聲、當天的服裝造型等都會對演奏者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三、克服鋼琴演奏中不良情緒的對策研究

(一)生理研究

神經系統負責大腦中樂曲接收、儲存及再提取的過程。要保證神經系統正常有效的運行,首先應當調理好自身的內分泌系統。做好合理飲食、按時作息、加強運動等。特別是演出前,切勿因為演出壓力而作息失調、暴飲暴食造成內分泌失調。

無論是在練習還是演奏中,音樂注意力都十分重要。有些人對音樂敏感,其實那是他們的音樂注意力較強。研究表明,人腦內的兒茶酚胺有助于人們音樂注意力的提升。補充腦內兒茶酚胺我們可以多吃富含鋅的食物如:豆類、蛋類、以及動物內臟等。

此外甜食能夠幫助人們有效緩解壓力,演出前感覺壓力較大可以通過吃些甜品來進行緩解。水果中糖分較高且富含水分,對身體有益無害,是很好的選擇。

(二)心理研究

演奏者在演奏的瞬間需要迅速調整好自身狀態。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具備充分的自信心和強大的專注力,并以此引導演奏者準確而迅速的進入音樂。因此培養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質十分重要。

首先要把握平常心,鋼琴演奏者在演奏前首先需要對自身能力有正確的認識不能一味想要超水平發揮,渴求與自身技術水平不相符合的名利。其次要樹立正確自信心,演奏者樹立正確的自信心是良好演奏的基礎。最后演奏者演奏前應當給自己正確的心理暗示,給予自己更多正面的鼓勵,切忌在出現負面想法。

(三)技術研究

所謂“藝高人膽大”,當演奏者掌握正確的練琴方法、擁有高超的技術,且能夠完整流暢演奏樂曲時,其自信心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1.合理性練琴動機

鋼琴學習者學琴的動機大不相同,有的是為了成為鋼琴演奏家,有的則是被父母逼迫不得不學。相應的其練琴動機也大不相同,這其中的差異直接影響了演奏者練琴時的專注度、練琴時間分配、對樂曲分析的深度等等。一心只為彈好一首曲子的同學往往比只為還課而練琴的同學的積極性和專注度要高很多。

2.科學性練琴方法

許多鋼琴學者在練琴時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效果卻不盡人意,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練琴方法。大多數鋼琴初學者在拿到一首新曲子時往往直接進入認音彈奏階段,這是完全不正確的。

在獲得新曲子時應當先分析其曲式結構、查詢了解作曲者信息、作曲背景等,從而確定樂曲風格、情緒及創作手法。之后采用分段練習的方法逐段練習,遇到難點或者彈奏不順暢的地方應單獨提出進行練習,熟練后再加入段落練習。分段練習完成后再進行整體彈奏練習,若段落之間銜接不流暢則單獨提出幾個小節反復練習。

在練琴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學會慢練。慢練可以幫助演奏者加深記憶、彈準音符、把握節奏、掌控情感等。初學者在慢練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加速,出現越彈越快的情況。也有的人在自己掌握較差的段落速度較慢,到了自己掌握較好的段落速度就加快,從而造成忽快忽慢、節奏不穩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運用節拍器固定速度來進行練習。

3.多渠道音樂記憶

“在音樂演奏心理的培養訓練過程中,對于音樂記憶力的培養也就是背譜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盵2]鋼琴演奏者在進行鋼琴演奏時,很有可能因為不良情緒的影響產生大腦空白,造成不知道第一個音從何彈起的窘況。因此在練習時我們應當做到多渠道記譜:手彈、口唱、心記。此外樂曲情感起伏變化,手部動作等等也是練習過程中需要記憶的對象。

4.高強度音樂注意

“音樂注意在音樂心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使音樂心理活動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并具有一定明確指向?!盵3]在練琴和演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邊彈邊唱的方式來加強音樂注意力。也可以為自己制作合理的任務目標,并通過自我獎賞的方式來完成任務,以此提高音樂注意。

(四)其他對策研究

鋼琴演奏者從琴房到舞臺、由立式鋼琴到三角鋼琴,這一轉變需要一定的適應期,琴鍵不同的觸感、不同的聲場效果、舞臺燈光等都會使演奏者感到焦慮恐慌。演奏者在表演、比賽前應當去熟悉一下場地,可以的話試奏演出所要使用的鋼琴,模擬演出效果,提前適應。演奏者也應當提前籌劃并親自參與挑選、設計演出服,服裝不合身,或者服裝不符合自身氣質都會使演奏者產生各種不良情緒。

此外,多參加各類音樂活動是演奏者提高自身音樂素質和心理素質最為有效的手段。鋼琴演奏者應當抓住一切機會,盡可能多的參與各類音樂活動,切勿因為膽怯而選擇回避。

四、結語

綜上所述,鋼琴演奏者對自身不良情緒的調控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據了解幾乎所有的鋼琴演奏者在演奏前或演奏中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對鋼琴演奏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演奏者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找出自身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并科學解決,最大程度的減少不良情緒在鋼琴演奏中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1]劉青.論鋼琴演奏者的演奏準備及舞臺演奏中的心理素質問題[D].西安音樂學院,2013.

[2]賴天舒.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與心理調控[D].湖南師范大學,2010.

[3]張凱.音樂心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練琴鋼琴演奏演奏者
鋼琴演奏中的表現力分析
手風琴作品的藝術表現
演奏心理對長號演奏的影響與建議
嗩吶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訓練方式探討
鋼琴演奏技巧對于音樂表現的重要作用及訓練方法研究
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與心理調控
鋼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練琴記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樂樂姐姐熱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