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職高專合唱指揮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2018-01-23 14:43
黃河之聲 2018年7期
關鍵詞:學年合唱團學期

張 嫚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合唱屬于必修課程之一,并且也是各種類型演出中的常見音樂表現形式。合唱屬于一門團隊藝術,不但能夠提升學生間的凝聚力,增強團隊意識,而且還能夠通過歌唱比賽的形式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F階段,在高職高專合唱教學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院校盡快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進行合唱教學改革。

一、高職高專合唱指揮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不足

學生合唱實踐能力的提升不但能夠使其指揮技能和合唱組織能力得到顯著增強,而且還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在現場表演時的心理素質。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教師只是單純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能上的培養,輕視其實踐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日后步入工作后由于實踐能力較差而影響工作效率。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校在合唱表演時都是以單一聲部的齊唱為主,并且加入一些簡單手勢為輔助,而使用多聲部齊唱的卻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兩點因素導致,一是學生的音樂素養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多聲部作品的訓練能力不足,而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學校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不足而導致的[1]。

(二)合唱教學體系缺失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大部分院校的音樂專業中,都將合唱指揮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進行講授。但是,各高職高專在合唱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部分學校將合唱課劃分為兩個學年,每星期一次課,每課分兩個課時,保證學生在兩個學年共計120個課時;部分學校將該門課程設置為一個學年,每星期一次課,每課分兩個課時,這樣一學年下來學生只能夠上60課時;部分學校將合唱與指揮課程區分開來,對于上述不同的課程設置,能夠體現出合唱教學在體系方面的缺失,以及部分學校對合唱指揮方面的教育的輕視。

(三)學生對合唱學習的熱情不足

合唱作為一種美好、和諧的聲音,擁有任何樂器都難以替代的魔力,能夠激發聽眾對于自然美的追求,利用自身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展示出不同的意境美。但是,這種合唱的天籟之音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卻不太感興趣,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于聲音和作品的排練缺少認識,覺得合唱指揮課程枯燥無味,更加注重聲樂和鋼琴等方面的練習,錯誤的認為練好聲樂自然能夠提升自身的音樂水平,因此對待合唱的態度較為消極,對教師講授的合唱美感、情感等方面知識的學習熱情不足[2]。

二、高職高專合唱指揮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一)合唱人才培養需求

高職高專與普通院校相比,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其更加側重于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從目前專業院校的開展情況來看,藝術院校、專業音樂院校所培養的均是高質量、高水平的音樂人才,而師范類院校更加注重基礎教育階段音樂教師的培養,學生在步入社會以后,所從事的也都是校園中的合唱活動。這將對高職高專院校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學校應對自身進行準確的定位,充分認識到合唱指揮專業對于人才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為社會培養出所需的專業人才,在提升就業率的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間[3]。

(二)合唱活動發展需求

近年來,我國對文化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在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合唱藝術也進入了發展的高潮期,企業、各大學校、事業單位等都積極開展合唱活動,在社會上掀起了一陣合唱熱潮。在此背景下,社會上急需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合唱指揮人才,使合唱活動能夠走上更加標準化、系統化的道路。但事實上,合唱專業人才的培養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存在較大的缺口與不足。因此,需要采用教學改革的方式,使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人才,滿足當今社會對此方面的需求,這對于合唱活動的未來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學生就業需求

隨著各大高校擴招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學生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想,與此同時,就業難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F階段,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他們所希望招聘到的人才,是能夠在其畢業后與社會無縫接軌的人才,也就是學生在學校期間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實踐積累,在畢業以后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企業的工作需求。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大部分高校中仍然存在著以往重視理論、輕視實踐的錯誤思想。例如,在合唱指揮專業中,大部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都較為充足,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卻很難將其充分的利用出來,只會“紙上談兵”,這種現場與合唱藝術的本質相背離,也是用人單位所不想看到的。因此,需要通過教學改革的方式,將音樂專業學生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突顯出高職院校的應用型特征,培養出更多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高超實踐能力的學生,并且能夠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學以致用,以此來符合當今時代的就業需求,獲得更加良好廣闊的發展空間[4]。

三、高職高專合唱指揮教學改革分析

(一)教學目標改革

目標作為行動的先導,要想使教學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目標。從當前合唱指揮教學的發展現狀中能夠看出,教學目標可以劃分為三個方面,即能力、行為和素質目標。其中,能力目標主要是指學生的形成能力,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合唱指揮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具備完善歌曲排練、指揮、演出的能力,并且能夠組建合唱隊伍,開展各類實踐活動。行為目標主要是指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陳述目標,包括合唱作品賞析、合唱指揮知識、練聲曲目編寫、創作簡單曲目等等。素質目標主要是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授學生專業知識之外,還用針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合作能力、審美水平等綜合素質進行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5]。

(二)教學內容改革

合唱指揮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專業性,涉及的范圍較為廣闊,包括合唱表演、聲樂演唱、合唱作品賞析、多聲部練耳等,因此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上,應堅持橫向發展、縱向支撐、多元練習、綜合滲透的原則。從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高專對此方面的教育劃分了三個學年,也就是六個學期,在第六個學期中學生可以自由實習,教學內容應在前五個學期內完成。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上,具體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主要以理論知識、合音訓練、作品欣賞為主,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指揮技法。第二學期通過作品練習指揮技法,對各項技術進行深入學習,并且加強對作品的分析能力,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觀摩各大合唱團的表演機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學年:第一學期,加強對指揮技法的練習比例,與作品相結合進行指揮技巧的練習,學習多聲部作品總譜讀法,與合唱團相結合進行指揮排練。第二學期,加強實踐指揮力度,與合唱團相結合進行指揮實踐,對典型的合唱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排練計劃,總結排練經驗。實現將指揮理論與排練實踐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第三學年:第一學期,教學的主要內容仍然是實踐演出,學校和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構建校內外實踐場地,發揮最大力量為學生提供實踐演出的機會,使其能夠通過實踐訓練使自身的音樂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第二學期,主要是學生的自由實習,可以自行選擇實習單位,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為日后的正式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三)教學評價改革

教學評價屬于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診斷、激勵等作用,長期以來,該環節在教學中的地位沒有得到正確的看待,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都存在評價主體單一、方式簡單、內容模糊等問題,因此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改革和完善。

第一,在評價內容方面,由于合唱指揮專業涉及的范圍較為廣闊,因此在評價方面為了擴大涵蓋范圍,評價內容應包括合唱參與與配合、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大局意識、課堂評價等,使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做到趨利避害,揚長避短。

第二,評價主體方面,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中唯一的評價者而存在,雖然教師在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與學生相比較為豐富,但由于其面對的學生眾多,學生個體又具備較多的個性,教師很難真正做到公正客觀的評價,一旦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實際表現之間相差過大,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損害,不利于日后的發展。因此,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應豐富教學評價的主體,例如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賦予學生表達評價自己的機會,說出自己的感受,為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提供便利。在小組互評中,能夠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間可以進行主動比較,從其他人優秀的表現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給予的評價來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

第三,評價方式。量化制是合唱教學中使用較為頻繁的評價方式之一,通過分數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打分,這種方式難以將學生的真實表現客觀具體的展示出來,因此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采用更加靈活的評價方式,例如檔案袋評價法等。這種新型的評價方式受到了國際教育界的認可和青睞,主要實施方式是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檔案袋,在每個學期期末,由教師和學生對學生該年級段的表現進行評價,這樣做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定期總結和反思,而且還能夠為最終的評價提供依據,使教學評價滲透到教學全過程當中。

(四)合唱團建設改革

合唱團作為學生重要的合唱實踐基地,同時也是高職高專院校改革的重要陣地。近年來,隨著合唱活動的發展和普及,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專業的合唱團,不但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還使師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豐富。對于合唱團建設改革來說,需要對管理工作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與實際情況相結合,與專業合唱團和業余合唱團加強配合,通過兩種類型的合唱團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還能夠促進學校與合唱團的建設,可謂是互利雙贏之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高專的音樂專業中,主要的培養目標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師,合唱指揮屬于高職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與普通學科相比來看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師范性。合唱指揮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積累集體歌唱經驗,對培養高質量、應用型的師資力量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目前高職高專合唱指揮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高校積極采取措施對教學評價、教學目標、合唱團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革,促進高校音樂專業的健康良好發展。

[1]尹斌.淺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合唱指揮課程教學[J].音樂時空,2016,10:145-146.

[2]王菲菲.關于高職音樂專業合唱指揮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5,05:200.

[3]陳珣.談高職音樂教育的“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6,3(01):104-109.

[4]楊巍.關于高職音樂專業《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改革的一點思考[J].文教資料,2015,11:122-124.

[5]徐青.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專業合唱指揮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初步構想[D].福建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學年合唱團學期
新的學期 新的嘗試
期末沖刺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卷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第二屆星火學年
青蛙合唱團
難忘的合唱團
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題(D)
楊浦區老年大學舉辦2015
——2016學年期末匯報演出
ACT和SAT的幾個區別
現在告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