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音樂進課堂的策略探析
——以乳源瑤族自治區為例

2018-01-23 23:23林曉燕
黃河之聲 2018年14期
關鍵詞:瑤族鄉土音樂

林曉燕

(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廣東 韶關 512700)

國家教育部制訂的《義務教育小學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北蛔u為“世界過山瑤之鄉”的乳源瑤族自治縣,面積2299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2萬,義務教育適齡學生人數約3萬。目前的音樂教育課程主要是以人音版小學音樂課本為教材,課堂教學模式普遍是傳統單一的以“教”為主,部分學?;蚪處煵]有合理的利用好過山瑤民族千百年來用辛勤的勞作、古樸的智慧造就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的沃土,創造了輝煌璀璨的過山瑤特色文化。

本文試從素材選用與融合、特色提煉與發展、教學模式創新與推廣等方面探索鄉土音樂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從而繼承和發展鄉土音樂,提升民族自豪與民族認同感。

一、開通課堂渠道,精選音樂素材,融合鄉土教育

中國音樂學院教師謝嘉幸老師指出:中小學的民族音樂教育也就是“鄉土音樂教育”,主張“讓每個孩子都會唱家鄉的歌”。過山瑤鄉土音樂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把過山瑤鄉土音樂引進課堂,補充音樂內容,調節課堂品位。但由于過山瑤鄉土音樂的種類很多,思想內容也各不相同,并不是所有的鄉土音樂都是適合小學生,因而要有選擇性。例如像表達男女愉悅的情歌就不適宜引進課堂。而像謳歌生產的勞動歌;逗樂的游戲歌;贊美自然、生活的民歌等可以引進課堂。教師要精選音樂素材,融合鄉土教育。

(一)從現有音樂教材中發掘鄉土音樂資源

音樂課本對學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教師要善于從現有音樂教材中發掘鄉土音樂資源,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課本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材中由一首著名的《瑤山舞曲》改編而成的《瑤山樂》,生動地描寫了瑤族青年男女在節日夜晚身著盛裝,于月下翩翩起舞的歡樂場面?,幾迦嗣裣矏鄢?,每逢節日或喜慶,都要唱起嘹亮動人的歌謠。又如高年級音樂欣賞教材民族管弦樂曲《瑤族舞曲》,引導學生感受民族器樂曲豐富的表現力,共同感受和體驗瑤族邊寨的歡樂生活。我們教師都可以借這些題材來展開教學,在這基礎上拓展到我們的鄉土音樂文化,跟學生介紹我們瑤寨風景、瑤族服飾、瑤族婚俗、瑤族長鼓舞及瑤族的風土人情,使學生了解瑤族豐富多彩的民歌和多姿多彩的舞蹈,這樣既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又能讓學生了解更多家鄉的藝術文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只要我們教師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在每冊的音樂教材中都會有一些與“家鄉”有關的藝術知識,把鄉土音樂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一個學生熟悉而親切的音樂環境,讓學生在自己熟悉而喜愛的音樂旋律中去接受鄉土音樂。

(二)從現實生活的文化氛圍中尋找鄉土音樂資源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開發具有地區、民族和學校特色的課程資源?!北环Q為“世界過山瑤之鄉”的乳源,是獨具瑤族風情文化的秀美山城。每逢星期六、星期天下午,瑤歌愛好者都會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自發在文昌公園、河邊涼亭和大榕樹下聚集演唱瑤族山歌,現場沒有華麗的舞臺燈光、沒有化妝,更沒有現代化的樂器伴奏,然而就是這樣的演出贏得了很多觀眾的掌聲,也為市民的周末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而隨著乳源政府、文化館對過山瑤音樂的大力發展與創新,一批反映過山瑤民俗風情如《金秋樂》、《歌姆》、《鼓韻》、《鬧秋》等歌舞先后在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中國瑤族盤王節等節會的表演比賽中榮獲金銀獎,成功地樹立起了過山瑤民族特色音樂品牌。乳源瑤族傳統《長鼓舞》、《銅鼓舞》、《盤王舞》、《竹竿舞》、《頂桿舞》、《牛角舞》、《番鼓舞》、《耕種舞》、《鐃鈸舞》、《師公舞》、《草席舞》等在重大節日及宗教活動中大放異彩。

把現實生活中豐富的過山瑤音樂文化資源作為鄉土教材應用到音樂課堂,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使得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延續,并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美好情感?,幾宓拿褡鍌鹘y節日較多,如祭春節、十月朝、盤王節、送懶日、鳥封嘴等。我們可結合過山瑤傳統習俗和節日選取音樂素材。如在教學《走進瑤寨——瑤族“盤王節”初探》一課時,先了解“瑤族盤王節”、“瑤族長鼓”、“盤王歌”,通過學習瑤族瑤族長鼓舞的風格特點,通過示范、模仿學跳長鼓舞,接著通過聽賞瑤語歌曲欣賞《十二月花》,并學唱、體驗歌曲,引導學生初步了解過山瑤民歌的獨特風味。注重過山瑤傳統習俗和節日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三)挑選貼近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

如贊美大自然,用大自然十二月花來抒發生活喜悅的瑤族民歌《十二月花》;贊美生活、熱愛勞動的過山瑤、深山瑤民歌《茶歌》;反映童年生活的童謠《教育歌》;贊美家鄉的《請到乳源瑤山來》、《親人來到咱瑤寨》等等。這些內容生動,富有地方特色、家鄉的味道更濃,飽含生活情趣的歌謠、童謠貼近學生實際,深受廣大學生喜愛。

(四)挑選具有教育意義,學生感興趣的素材

挖掘并充分利用教育意義大,以勵志、激勵、磨練教育為主的鄉土音樂素材,不僅能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而且可以通過這些音樂素材,對學生進行熏陶、教育、潛移默化地施加影響從而達到推動學生人格、品德和心智培養的建塑,完善教學的目的。例如在音樂中講述兒童早起忙上學、苦思鉆研學算術的《學堂歌》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藝術形式、表現手法,歌詞淺顯易懂、節奏明快,學生朗朗上口,易學便記,學生在歡歌笑語中領略了學習生活的真諦、美好,產生對音樂活動較為持久的興趣和向往,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體驗審美愉悅的機會。

二、精心策劃布置,營造濃郁氛圍,提煉鄉土特色

學生是在與周圍環境主動、積極的相互作用中成長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注重設計環境,豐富環境,變化環境,利用環境對學生的熏陶,使學生感受本土文化美。

(一)重視校園環境的影響和熏陶,充分發揮學校藝術長廊和民族特色音樂室作用。

我校在校園文化氛圍的創建中因下大手筆花大力氣,建起藝術長廊,結合本縣過山瑤特點,有民間樂器、過山瑤歌舞掛圖,有地方戲演出劇照等等,讓學生在自覺與不自覺中接觸鄉土音樂文化。另外我們還精心布置音樂室,增設了豐富多樣的過山瑤民間歌舞游戲的道具材料,如表演角的瑤族長鼓、牛角、銅鼓等;閱讀角的《拜盤王》、《乳源瑤族山歌選編》、《過山瑤的鄉源》、《瑤族十月朝慶典圖集》等書刊,便于學生耳聞目染、潛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樂文化。

(二)注重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體驗,利用好校園廣播的作用。

把音樂融入校園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音樂。利用晨間、午間、離校等自由活動時間,校園廣播精選一些中外名曲的同時,當中穿插鄉土音樂文化內容。利用校園廣播播放乳源過山瑤民歌、童謠、舞曲等,有些是課堂學唱過的,有些是欣賞過的。經過反復播放,引導學生在本土音樂縈繞的環境中心情愉悅地自由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對鄉土音樂更加熟悉,更熱愛演唱鄉土味濃郁的家鄉歌曲。

(三)將鄉土音樂老藝人、音樂家和表演藝術家作為“活性資源”引進課堂。學校聘請縣民族藝術團、文化館及熟練民族音樂的、技藝傳承人如瑤族師爺、歌嬤對瑤漢族音樂教師開展過山瑤聲樂、舞蹈教學與指導,邀請民族藝術團、民間藝人以演出或講座的形式開展鑒賞活動,讓學生感受純正的鄉土音樂的魅力,營造良好的學習鄉土音樂的氛圍。

(四)在音樂教研活動中關注鄉土音樂資源,加強師資建設。

在學校音樂科組教研活動中,應該更多的關注鄉土音樂資源,通過研討會、觀摩課,激發教師開展研究調查身邊的鄉土音樂文化,學習推廣地方音樂,營造了很好的鄉土音樂傳播氛圍。成立瑤族音樂課題研究小組,通過創建音樂特色學校的研究與實踐活動,組織教師深入到過山瑤民族的居住地去考察和采風,搜集乳源過山瑤民族民間音樂資料。音樂教師走訪本地區瑤族文人、藝人和文化部門。通過走訪收集了現存的瑤族民間音樂資料,并利用網絡資源和文獻資料,選取比較適于小學教學的瑤族民間音樂歌曲。課題組成員把收集到的這些資料整理,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整理和匯編,并結合本土的過山瑤民族音樂和教學進行交流探討,形成研究論文。通過教研活動討論、研究、實踐、推廣,把散落在生活中帶有鄉土氣息的過山瑤音樂、舞蹈整合到小學音樂活動中,用地方民族音樂感染、熏陶少年兒童,豐富了教學內容及校園文化,進一步更新教師的音樂課堂教育觀念,促進音樂教師實現專業成長。

三、優化課堂教學,立足實踐創編,傳承鄉土文化

“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是《義務教育小學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之一。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納·羅杰斯也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使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在鄉土音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以音樂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將本土過山瑤民族優秀的歌舞音樂引入校園音樂課堂教學,通過研究性、實踐性學習傳承鄉土音樂文化。

(一)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實踐鄉土音樂資源

音樂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滲透了本土過山瑤民族音樂的內容。教師們每實踐一首作品,基本上都分這樣幾個步驟:一是反復演唱、演奏作品,達到熟練掌握它的音樂內涵,為更好在課堂上實踐做好準備。二是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把瑤族的一些文化習俗介紹其中。三是搜集準備一些服飾、頭飾、道具等,以增加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興趣。而學生通過動一動、練一練、唱一唱、欣賞欣賞來體驗、感悟音樂的魅力。在動、練、唱中培養學生的樂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和欣賞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鄉土音樂教學中,襯詞和方言的學習也非常重要。如教唱瑤族童謠《學堂歌》一課,教師帶領學生借助手勢、揚起聲音有節奏地搖頭晃腦地朗讀襯詞(如:啦哩嗚--噻,啦哩連--啰,連啰啦--哩,啦哩嗚--當);接著學習運用瑤族方言朗讀(1×1賊1,1×2賊2,1×3賊3,……)如此趣味朗讀襯詞和方言,讀出過山瑤民歌的韻味,對于下一步學唱瑤族童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學生在學習鄉土音樂的過程中興趣盎然,情緒高漲。

(二)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優化鄉土音樂資源

我縣過山瑤民間音樂豐富,而且很多民間歌曲,現在還頭是通過口頭相授,特別是山區農村,還有一批老名歌手,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高山密林。我們利用節假日對藝人進行采訪錄音,記錄他們視頻和圖片,去參訪民間研究者,他們對“鄉土音樂”的歷史有很大的研究,能準確地了解歷史背景和發展,從中可以記錄更多的鄉土音樂資料。在音樂教學中與同學們老師們分享自制鄉土音樂資源包,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過山瑤鄉土音樂歌舞視頻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樂于接受。有效的促進在音樂課堂中運用滲透鄉土音樂文化,又培養了學生對家鄉文化的熱愛。

(三)在音樂課外活動中推廣鄉土音樂資源

以音樂課外活動形式將過山瑤歌舞音樂引入校園活動。學校成立瑤族山歌合唱團、瑤族舞蹈團、竹竿舞隊、韻律操隊等課外活動團隊,通過大課間、第二課堂、校園十佳歌手比賽、節慶日文藝匯演,組織展示以“瑤族韻律操”“竹竿舞”“瑤族歌曲”為主題的豐富活動,探索推廣鄉土音樂資源:

1.編排、訓練一套富有瑤族地方特色的瑤族韻律操,融入學校體育藝術大課間活動。

2.成立瑤族山歌合唱團排練合唱節目。

3.在學校舞蹈隊排練瑤族舞蹈節目。

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做過山瑤民族鄉土音樂資源開發的有心人,就一定會尋找到更多更好的過山瑤民族音樂資源加以利用和推廣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過山瑤鄉土音樂資源,使過山瑤民族特色音樂走進小學校園,融入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世界過山瑤之鄉”民族音樂的認識和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以促進過山瑤族特色音樂教育的發展。

猜你喜歡
瑤族鄉土音樂
瑤族織錦
重視培育多層次鄉土人才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東南亞瑤族研究回顧
鄉土中國
音樂
金秀瑤族長鼓舞傳承的文化生境
讀《鄉土中國》后感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