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唱練耳訓練中的審美原則

2018-01-23 23:23
黃河之聲 2018年14期
關鍵詞:教學活動意識素養

孫 倩

(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審美素養是一切音樂活動的開展基礎,是借助聲音傳達美感信息的重要方法,具有獨特的審美屬性與審美動因。視唱練耳訓練受聽覺藝術屬性的影響,對學生音樂審美素養的提升具有直接決定性作用,是各類音樂課程不可或缺的基礎課程,對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審美專業素養具有直接影響。

一、視唱練耳訓練中審美素養的美學因素

從音樂藝術角度分析,視唱練耳涉及諸多音樂基礎教學內容,例如節奏練習、旋律練習、調式練習、調式練習、和聲練習等。音樂組織形式是將音樂基本要素為基礎,根據審美法則對音樂基本要素進行組織與整理,突出音樂審美的基本特征。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音樂的表現對象種類多種多樣,例如人的感情與情緒、戲劇性內容、自然風景等。

視唱練耳訓練是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一項基本內容,無論是組織形式還是表現內容均具備教學的藝術性,其審美內涵十分豐富,表現特征相對比較明顯。視唱練耳訓練中的審美因素主要是由音樂從內到外的審美屬性所決定的。

二、視唱練耳訓練中審美原則應用情況

從視唱練耳訓練活動的實際開展情況來看,不少學生在開展視唱練耳練習活動時,僅注重視唱練耳的外在技能,并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對聲樂表現的內容進行聯想與創造,缺乏對音樂審美練習的認識,誤入純技術訓練的惡性循環之中。學生音樂審美意識與審美潛能有待開發,傳統僅注重聯系的視唱練耳訓練模式,難以滿足現代化音樂教學的實際需求,與時代發展無法協調一致,降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制約學生的綜合發展。

從視唱練耳訓練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影響相對比較嚴重,將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劃分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導致教師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內容無法協調統一,教師的教學工作與學生的學習工作出現脫節。教師在整個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一味注重視唱練耳技能的反復練習,不斷提升學生視唱練耳的技術性忽視學生視唱練耳的藝術性,嚴重制約學生審美意識的發展與提升。

三、視唱練耳訓練中審美原則的具體內容及應用

(一)創設審美環境原則

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音樂作為審美意識的傳播媒介,是審美介質的音樂客體。在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下,傳統教學理念已經難以滿足視唱練耳訓練的實際需求,需要教師沖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為課堂的引導者,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充當審美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成為視唱練耳審美意識教學活動的接受者,借助音樂審美客體實現信息的交流與傳遞,構建多元化音樂審美意識,構建新型音樂審美載體。

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升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視唱練耳的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整個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所處的教學環境,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質量具有直接影響。為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意識,提升學生視唱練耳能力,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借助多種教學渠道,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學生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視唱練耳訓練情境,通過情景化教學,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視唱練耳訓練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影響,逐步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意識。

(二)激發審美欲望原則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現代化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新的人才培養要求與標準,需要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興趣、意識的引導下自主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為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素養,需要教師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出發,尊重學生的客觀發展規律,根據學生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學習方法與策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對視唱練耳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審美欲望,使學生能夠在視唱練耳學習活動中積極主動的對音樂審美內涵進行探索,端正學生視唱練耳學習態度,提高對視唱練耳藝術性的重視。

審美欲望作為審美感悟的原動力,學生只有具備審美欲望,方可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悟能力,為學生后期的音樂審美能力奠定基礎。教師在開展范唱、范奏教學活動時,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做好學生的教學引導工作,使學生能夠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與教學內容產生獨特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擴展學生的思維意識,激發學生內在潛能。

(三)探尋審美認知原則

視唱練耳訓練活動內涵豐富,擁有多元化的審美教學資源。教師在開展視唱練耳訓練活動時,應充分借助“審美元素”對視唱練耳訓練內容進行提煉與整合,明確視唱練耳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對視唱練耳訓練活動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與理解,增強學生對審美認知的感悟能力與理解能力,正確宣召視唱練耳學習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為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視唱練耳訓練內容,科學選擇視唱練耳訓練方法,增強視唱練耳訓練活動的針對性、目的性與實用性。例如,教師在開展節奏與節拍訓練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應明確聲樂節奏所具備的生命內涵與意義,正確使用節奏語言,突出聲樂節奏的形象特征,使學生能夠對聲樂節奏具有一個明確、清晰的認知與理解,夯實學生視唱練耳學習基礎。

在開展多聲訓練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從海量的聲樂作品中,選取經典、優秀的聲樂合唱曲或者是合奏曲作為教學內容,首先讓學生靜心聆聽,對合唱曲或者是合奏曲有一個整體、系統的認知;然后跟著合唱曲在心理進行默唱,再進行清唱,最后進行合唱。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做好教學引導工作,使學生能夠對整個教學活動有一個清晰、準確的認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認知,深入挖掘學生審美潛能。

(四)強化審美體驗原則

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堅持強化審美體驗原則,在各項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各項審美教學體驗活動,使學生能夠通過開展各種音樂審美活動,將音樂審美意識進行內化,使音樂審美素養成為學生一種內在的素質、品質,培養學生審美情感。教師在組織審美體驗教學活動時,應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為基礎,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視唱練耳體驗活動中,將審美意識滲透給學生,注重學生個性與共性的共同發展。

(五)導入審美創造原則

創新、創造是一切知識與活動發展的原動力,只有學生具備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方可打開學生的思維意識,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性學習能力與探究性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此,教師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應做好審美創造導入工作,端正學生的思維意識與審美意識,深入挖掘學生審美內涵,提高學生音樂審美素養。因視唱練耳訓練活動涉及多樣內容,是音樂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正確選用教學方法,最好學生的教學引導工作,全面落實因材施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視唱練耳訓練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是現代化教育工作對音樂教學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與新標準,教師需要堅持創設審美環境原則、激發審美欲望原則、探尋審美認知原則、強化審美體驗原則、導入審美創造原則,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將視唱練耳的藝術教育與視唱練耳的技術教育放在同等教育地位,提高廣大學生對視唱練耳藝術性的重視,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內在潛能,培養學生創造力與發展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教學活動意識素養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關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