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羽生乘“木炭汽車”

2018-01-23 19:56李開周
特別文摘 2017年24期
關鍵詞:梁羽生鐵罐駕駛艙

李開周

提起梁羽生這個名字,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肯定不陌生,因為他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出道比金庸都早。1941年夏天,17歲的梁羽生從廣西蒙山縣老家轉學到桂林,去汽車站搭乘長途汽車。

他乘的長途汽車非常簡陋。車廂是木制的,車頂是兩層竹篦,中間夾一層厚厚的油氈。車廂里沒有座椅,貼著廂壁擺了四條長長的木凳,中間空地用來堆放行李。這些還都不足為奇,奇怪的是司機駕駛艙,右邊艙門后側居然掛著一個大鐵桶,高兩米,寬一米,中間略鼓,仿佛一個燒水的鍋爐。

梁羽生很好奇,仔細觀察這個“鍋爐”的用途。只見司機扛來一麻袋砸碎的木炭,爬到車頂上,掀開爐蓋,將木炭倒進去,又拿出一根鐵棍,將木炭搗結實。然后司機爬下來,打開爐子下方的一扇小門,用一根沾滿機油的棉棒點著里面的木炭。大約十五分鐘過后,售票員開始搖動爐子旁邊的一架鼓風機,司機則跑進駕駛艙發動汽車。此時爐子黑煙滾滾,整個車站都是煙霧和難聞的煤氣味,嗆得人透不過氣來。又過了將近半個小時,汽車終于緩緩駛出車站,帶著梁羽生和其他二十名乘客向桂林駛去……

梁羽生乘坐的是木炭汽車,這種汽車在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非常流行,直到1960年左右才退出歷史舞臺。

所有木炭汽車都是用普通汽車改裝的。改裝原理很簡單:在車上加裝一個燒炭的鐵爐和一個盛水的鐵罐。木炭燃燒之后,鐵罐里的冷水自動噴出,噴到木炭上,使其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這些一氧化碳經過簡單過濾,被鼓風機吹進輸氣管道,最后在汽缸里燃燒,轉化為動力,驅動車輛前行。

木炭汽車動力不足,平均時速二三十公里,爬坡時需要乘客下來推,而且開一段停一段,因為司機要下來,給駕駛艙旁邊的爐子加炭、續水、掏爐灰。

民國時我們國家不產石油,全靠進口。汽油價格貴得嚇人,而且,光有錢還不行,還得有購油證。在油荒嚴重的時候,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要求汽油優先供應軍隊、黨政機關、學校和報社,民營企業用油和私家車用油被嚴格限制,想加油,先拿著駕照和行車證(當時叫“行車執照”)去交通局辦一張購油證,一張購油證能用3個月,最多能加18加侖的汽油。才五六十升而已,繞北京六環轉兩圈就沒了。沒油怎么辦?那就只能燒木炭了。

正是因為油荒嚴重,所以催生了許多代用燃料。從1929年開始,中國本土的汽車工程師就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例如煤炭、木炭、酒精、桐油、豆油、菜籽油,都被拿來反復測試,最后發現最廉價最靠譜的代用燃料還是木炭。在這類研發過程中,民間發明家湯仲明、中國煤氣股份公司總工程師李葆和、中國煤氣機制造廠總工程師高國恕等人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抗戰時西南大后方的物資輸送節省了大量成本。

早在1894年,擔心汽油耗盡的法國人就研制出了全球第一臺“煤氣發生爐”,隨后被英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和日本相繼仿制。1926年,日本人在美國雪佛蘭汽車的基礎上改裝出亞洲第一臺木炭汽車,并在二戰時期廣泛推廣到日本本土以及我國東北。endprint

猜你喜歡
梁羽生鐵罐駕駛艙
寫好人物神態,彰顯人物性格
跟蹤導練(三)
梁羽生:遇一人白首,擇一人終老
對話顯“品格”
鐵罐帆船
走進客機駕駛艙
跟蹤導練(四)3
梁羽生化敵為友
提高汽國駕駛艙內的系統集成度
《陶罐和鐵罐》告訴了我們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