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出資融資性擔保機構發展中的風險問題

2018-01-23 00:05安慧慧
中國市場 2018年3期
關鍵詞:風險問題發展

[摘 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小型企業在我國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成長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由于中小型企業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信譽低、資本積累少,在融資的過程中往往會遭遇較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由第三方發起的信用擔保機構便應運而生。對此,文章以由政府出資成立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為例,通過對其發展期間各類風險問題的分析,從而就此類機構有效規避風險的具體措施展開研究,以期可以為推動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關鍵詞]融資性擔保機構;發展;風險問題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042

在我國銀行機構、政府部門、民間力量共同作用下,我國融資性的擔保公司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特別是由政府部門出資開展的擔保機構,更是有效緩解了銀行與民間組織同中小企業間存在的資金供求問題,在保證中小企業投資充足的同時,有效轉移了這兩大組織機構的風險。但因為我國各地區對此類機構的管理標準不統一,致使擔保機構在實際發展運行的過程中仍舊會遇到較大的問題,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都會因此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了解擔保機構的運行風險,并采用適當的措施來預防和解決是非常必要的。

1 擔保機構存在的風險問題

1.1 宏觀管理方面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我國政府部門對融資擔保機構施行的宏觀管理策略還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我國立法層級相對較低。我國融資擔保機構在運行管理中應用的法律法規和相關配套機制,是以中國銀行監督委員會在2010年提出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依據,因為該《辦法》在本身的法律效應相對較低,只是一種部門性的規章制度,致使我國融資擔保機構以此為基礎建立的風險管理辦法往往不具有較高的法律效用。另一方面,政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未明確。雖然我國國務院在2009年發布了有關同意建立融資擔保業務監督管理部門聯系會議機制的批復,但這一批復中的相關內容,僅限于指導地方性政府部門處置和監督融資擔保機構的各類業務風險,本身的宏觀管理能力并不高。同年,國務院還發表了有關進一步明確融資擔保機務監管職責的相關通知,該通知中明確地規定了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的人民政府,需要根據“審批和監管為統一責任人”的原則,為本地區融資擔保機構的設立、關閉、擔保業務監管等工作負責。因為這種監督管理方式,采用的是兩級雙層監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國擔保機構相關業務的進行缺乏統一監管標準做支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監管難度。

1.2 擔保機構自身問題

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融資擔保機構的規模相對較小、建立時間較短、還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致使其本身低于財務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具體來講,便是擔保機構在實際運行管理期間,對各崗位工作職責的劃分不明確、不相容的崗位未分離開來、沒有建立起嚴格的授權審批機制和追究擔保業務責任的機制,導致擔保機構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越權審批、重大業務決策失誤、業務風險出現時無法及時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等問題,造成機構整體服務和管理質量降低,風險管理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1]同時,許多新設立的融資擔保機構管理者的風險意識較為淡薄,且在進行風險管理時也缺少專業人才隊伍做支撐,使得盡管發展規模在不斷壯大,業務數量在逐年增加,但經常會因為專業管理人才的缺失和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影響,致使擔保機構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遇到較多的財務管理風險,后續融資業務受到極大的不利影響。

2 降低擔保機構經營管理風險的對策

2.1 多渠道拓寬擔保機構經營規模

首先,我國政府部門可以適當降低縣級城市設立融資擔保機構的準入門檻,加大對此類地區的政策和人資金扶持力度,通過降低縣級企業注冊融資擔保公司規定資本額度等方式,為在縣級城市設定融資擔保機構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從而達到增加此類城市擔保機構數量,推動縣級中小企業發展的目標。其次,鼓勵采用會員制的發展機制,吸收更多的民間資本,有效降低政府的財政支出,拓展政府出資融資擔保機構的投資渠道。我國財政部門可以針對不同地區融資擔保機構的特點,設定該地區會員準入標準,為不同地區的擔保機構吸收較多的會員,以此來拓展擔保機構的資金規模。[2]最后,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對融資擔保機構發展的引導性作用,不斷完善政府控股融資機構的資本考核機制,酌情降低或者是取消政府部門對自身控股的融資擔保機構在營利方面的要求,使機構負責人可以借助此部分資金擴充自己的業務規模,適當降低擔保業務服務費用,更好地為當地中小企業和經濟發展服務,推動社會經濟穩步增長。

2.2 借助社會資本開發多元化的擔保機構

政府控股的融資擔保機構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要想有效降低自身的財務管理風險,不僅要組建屬于自己的政策性擔保機制,還應當充分利用社會資本,鼓勵社會上的各類資本主動加入信用擔保市場中;或者是同優秀的民營類融資擔保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規范此類機構業務模式的基礎上,推動民營擔保機構發展。同時,我國政府部門應當鼓勵民營融資機構通過引進不同的戰略投資者、增加資本、擴展股份、上市、兼并重組等方式,提高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及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從而有效地分擔政府擔保機構的工作任務,降低政府擔保機構的財務管理風險。[3]此外,當民營擔保機構的資本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也可以同國有融資擔保機構建立良好的股權合作關系,以此來獲得政府部門給予的政策支持,從而鼓勵社會資本和政府資本共同成立互助性的擔保機構,降低國有擔保機構管理風險。

2.3 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首先,作為政府部門,其負責部門可以通過完善企業信用宣傳和查詢體系的方式,定期查詢相關企業存在的失信行為,加大對此類企業的打擊和懲處力度,為融資擔保機構的可持續運行營造出良好的市場信用環境。其次,我國行政監管部門可以強化企業征信體系的建設力度,不斷簡化相關企業和個人接入征信系統的手續,確保國有擔保機構能夠同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構建起良好的互通關系,有效降低擔保機構的融資管理風險。[4]與此同時,我國行政立法部門還可以在不同時期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適當降低自身的融資門檻,使其主動與國有擔保機構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分擔風險。此外,政府部門可以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通過拓寬融資擔保公司反擔保渠道和條件的方式,有效解決擔保機構在發展中反擔保工作難度高等問題。

2.4 強化監督管理力度

就目前來看,我國縣級國有擔保機構還沒有屬于自己的行業主管部門,相關政府部門雖然每年都會檢查此類擔保機構,但卻未對其展開監督管理、業務指導和考核等?;诖?,我國相關部門應當理順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在該行業中的關系,明確行業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和主題,強化對擔保機構業務內容的指導與監督管理力度、完善相關制度的建設工作,構建出完善的行業監管體系,以此來保證擔保公司可以朝著規范化、制度化、自律化的方向逐步發展。

3 結 論

總之,由政府部門出資成立的融資擔保機構的出現,不僅有效緩解了以往銀行和民間資本構建的融資機構同中小企業在投資方面的矛盾,還進一步解決了中小企業創業初期融資難的問題。但無論是何種性質的融資擔保機構,其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定的風險,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對此,了解政府出資擔保機構在經營發展中存在的風險問題,結合我國國情和市場經濟發展現狀,針對這些風險問題提出相應的預防和解決方案,便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此類融資擔保機構必須面對和完成的工作內容。

參考文獻:

[1] 張鑫.融資性擔保公司發展中的風險問題探析 [J].商情,2014(5):62-62.

[2] 閻杰.試析融資性擔保公司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與對策 [J].投資與合作,2013(10).

[3] 應宇穎.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融資性擔保機構風險評估研究 [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4] 姜文學.融資性擔保公司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 [J].現代企業文化,2015(11):104.

[作者簡介]安慧慧(1986—),女,河北石家莊人,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歡
風險問題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一帶一路”企業的海外企業管理面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