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閱讀

2018-01-23 07:16楊萬俊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自主閱讀獨立思考閱讀能力

楊萬俊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展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讓學生從心底愛上語文,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書本是甜的”。能從小就體味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培養學生終生閱讀的好習慣。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自主閱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展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我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1]。

一、更新教學觀念,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更新觀念,要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要給學生充足閱讀文本的時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我建構,讓學生自己閱讀,學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2]。

二、重視朗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朗讀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朗讀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獲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傳遞,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要讓學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經歷閱讀過程:

1、讓學生自己讀書。充分讓學生去思,去想,去創,老師要特別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充分發展和全面發展。

2、讓學生自己提問。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既可集中質疑,也可隨機質疑??上刃〗M進行,再全班交流。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讀。也是學生由“讀會”走向“會讀”邁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讓學生自己說話。將教學過程開放化,讓學生想說就說,學生的說才會體現個性化;只有將交際形式多樣化,面向全體,人人參與(或分同桌、或分小組、或分全班),學生說才會落實全員化。只要多說多練,學生說的水平才能不斷進步。而且通過這種個性張揚,能轉化為學生更具有個性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3]。

三、倡導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笨梢娕囵B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關系學生終生的一件大事[4]。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學習,從中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善于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書本的學習,引導學生選擇閱讀方向與合作學習,然后把收集到的資料、書籍等加以整理,進行專題閱讀活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閱讀,積累內化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并且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了自主合作學習的力量和樂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悅。也提升了學生合作、交流、協調的能力。

四、拓寬閱讀途徑,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充分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創意朗讀。有句話說得好:“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領會不同,讀出來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各自獨特的角度去體會課文,去感觸課文,再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讀出自己的情感。

2、適時引導學生想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課文關鍵處的拓展空間,在課文已有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此處做出合理的想象,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更有新意、更獨特的語言,使學生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巨大魅力[5]。

如在教學《白楊》一課時,結尾寫到:“爸爸一手摟著一個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爸爸在沉思什么?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我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情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于是,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學們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發展了自我,在想象中獲得真切的體驗,感受到在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經歷,激發學生的高尚情操。

3、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把問題問到“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課文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一是從課題入手,抓住題眼發問。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發問,為什么用“借”而不用“騙”。二是抓住矛盾,把課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來。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問,這兩個詞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為什么?三是比較優劣,對教材的重點字詞或重點句,通過比較認識為什么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為什么要用這個字詞而不用那個字詞。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這可提問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長”字?

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及課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能夠積極參與對話,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探究過程的體驗,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從心底愛上語文,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書本是甜的”。能從小就體味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培養學生終生閱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 張宇.淺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具體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95.

[2] 程鸝.優化學習策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7,(8).

[3] 徐海霞.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高的探究[J].軟件:電子版,2015,(7):48.

[4] 馬保銳.倡導自主閱讀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散文百家:下,2017,(2).

[5] 何長坤.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途徑[J].讀寫算:教師版,2017,(32):41.endprint

猜你喜歡
自主閱讀獨立思考閱讀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談獨立思考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談獨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