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小技巧

2018-01-23 21:54楊虎洲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閱讀技巧小學語文

楊虎洲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特別是在語文考試試卷中,閱讀題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因此,掌握閱讀答題的方法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本人結合多年的語文閱讀教學經驗,談談小學語文考試中閱讀題的一些答題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技巧

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如果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詞匯、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1]。

一、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

閱讀的三個步驟簡要概括來說:(1)縱觀全文,把握主旨。(2)認真審題,定向掃描。(3)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閱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里?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為了是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2]。

二、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1、指導預習,教方法。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剛上二年級,不會預習,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方法:①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③要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讓學生按上述預習方法學習課文,當學生熟讀課文,說出課文主要內容,并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記號以后,再讓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預習的方法和步驟。這樣,在課堂上指導三、四篇課文,學生就基本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3]。

隨著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使預習由扶向放過渡。學生課前做了充分預習,不僅提高了教效果,為大量閱讀創造了條件,而且學生通過預習,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2、上好精讀課,教學法。集中識字后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培養閱讀能力要善于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四、培養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于解答??墒?,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由于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

五、營造良好閱讀氣氛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其中,硬環境就是創設良好的外在閱讀條件,如提供圖書閱覽室,內藏足夠的圖書,配置較大容納量的書桌,教室四壁張貼有關讀書的標語,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軟環境則是指教師在與學生的閱讀交流中建立的一種美好的情感氛圍,如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贊同和肯定等。這樣,就能使他們在閱讀中產生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擴充自己的閱讀量。

六、大膽想象展開創新的翅膀

想象是思維的體操,是創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驅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由此可見,表象越豐富,想象就越開闊、越深刻。

1、拓展想象創新思想認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學生的想象力越豐富,對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創見。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提供想象的空間,挖掘發展想象力的因素,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想象空間,學生想象的翅膀才能展開,創新能力亦會在想象中不斷提高。

2、以課文為原形,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所謂創造性想象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獨立地創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在教學中,結合課文,運用多媒體電腦的形象性,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的培養十分重要??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那么,埋在孩子們心底的智慧種子,就一定能生根、開花、并結出豐碩的創新之果。

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總之,通過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誰為了什么?做了什么?結果怎樣?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蘭花.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問技巧的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468-469.

[2] 趙向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7):193-194.

[3] 趙欽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技能訓練探析[J].時代教育,2014,(4):212.endprint

猜你喜歡
閱讀技巧小學語文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