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幼兒營造體驗式教學環境

2018-01-23 21:57趙娟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體驗情景教學解決問題

趙娟

摘要:過去的傳統教育模式更多的強調傳承,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孩子,把幼兒的成長看做特定的課程,沒有注重幼兒的生活體驗和自身感受以及幼兒在社會中的角色扮演。而體驗式教學則不然,一改傳統教學方案,以幼兒在某種特定的場景為主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參與興趣,為以后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團隊合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情景教學;解決問題;體驗

一、體驗式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有以下區別

1、傳統教育注重我說你聽,體驗式教育強調實踐出真知。

2、傳統教育注重書本,體驗式教育注重品格的培養、禮儀習慣、自立教育、挫折教育、創新教育。

3、傳統教育要孩子適應環境,體驗式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成長環境。

4、傳統教育是言傳創造孩子,體驗式教育是身教引導孩子。

5、傳統教育是說一不二,體驗式教育是開發潛能。(1)傳統教育是幼兒坐著聽老師講外面的世界,體驗式教育是體驗外面的世界與教師分享。(2)傳統教育是我聽了我忘了,我看見我有印象,體驗式教育是我體驗了我懂得。

現代教育呼喚體驗式教育。讓幼兒通過實踐來認識、體驗周圍事物與自己生活的關系,使幼兒在體驗的基礎上構建知識、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提升經驗,讓幼兒更多地體驗生活、體驗自然、體驗社會,從而養成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質,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意識,有力推進幼兒各種潛能的發揮,最終讓幼兒感悟到體驗的快樂,為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

二、走進自然,在情境中體驗認知

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自然界中富有生機的花草樹木,豐富多樣的蟲魚鳥獸,變化無窮的風霜雨雪,這些自然現象和動植物世界都是幼兒體驗自然、感知生命的最佳素材。我們利用幼兒園種植園、飼養角、親子種植飼養基地等這一自然情境,帶孩子們認識動物、植物的特征和生長變化。

小班的幼兒認識花草時,老師可以直接帶幼兒到草地上與小花草“交朋友”。幼兒通過直觀的觀察后進行討論,從而開始關心起小草、小花的種類和成長。中大班幼兒親自喂養動物,給綿羊剃羊毛、給小兔子打掃籠舍,孩子通過和動物親密接觸,激發起孩子對動物極強的關愛和保護意識,形成了一種體驗式的認知方式,激發起幼兒更多的求知欲望和探索認知途徑。

三、在社會交往中學會解決問題

帶幼兒走出幼兒園,融入社區,與成人接觸,以及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提供這樣的機會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如帶大班的幼兒參與《超市樂淘寶》,只允許孩子們帶10元錢,要求孩子們遇到什么問題盡量自己解決。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遇到的難題顯然很多,因為不會看導購分區標牌而找不出自己購買的物品的區域、沒有初步理財意識,買多少才不會超過10元錢、大家都模仿同伴買同一物品、沒有根據自己實際需要來購物等等一些問題,需要幼兒們自己解決,在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時,也可能出現其他問題。幼兒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他們財商、情商都不斷地提高了。

四、在集體活動體驗中學習、工作生活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兒園生活學習的不同環節都蘊含一定的教育價值。在實踐中的集體教學環節,教師會有目的的選取有關“自我保護”、“關愛”、“習慣養成”等方面的活動內容,進行探究性活動,讓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互助,共同分享經驗,這樣既拓寬了大家的知識面,更發揮了群體力量,讓幼兒獲得分享智慧的快樂[2]。

除了集體教學活動以外,教師會抓住日生活中的隨機教育,更多地將之滲透于幼兒的課間、散步、用餐等幼兒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習得相關經驗,盡情享受體驗課程的樂趣。例如:活動中幼兒會因為伙伴不遵守游戲規則而發生很多議論,活動時伙伴弄壞了玩具時,幼兒會各有各的態度,責怪的、同情的都有,這時候我們便把幼兒的情緒引導成為一種集體共同的挫折,讓幼兒討論如何解決。

讓幼兒感受集體的力量,產生了集體生活的責任感和團隊榮譽感,這樣他們懂得了理解他人的歡樂與痛苦,懂得了寬容,在班級里建立了一種平等、和諧的氣氛。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小社會,在體驗活動開展的每個主題中,幼兒與幼兒,包括幼兒與教師間,會產生廣泛的互動和合作[3]。

五、在區域活動體驗中學會思考

區域活動是集體教育的補充和調整,也是實施個別教育,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操作和探索中,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和客觀事物。所以,我們適時將區域活動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提出了“幼兒主題活動與區域活動互動”策略。各班級和年級組對“如何將區域活動與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有機結合”進行深入研討,并設計了“幼兒主題活動與區域活動互動”記錄表。在每個主題活動開展時,教師根據主題內容創設相應區域,投放一定材料,讓孩子在集體活動后有機會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既鞏固已有的學習經驗,又讓幼兒切身體驗了課程的自主性,也為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最終促進每個孩子快樂、均衡地發展[4]。在互動中老師

和幼兒成為了朋友,相互交流,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引導幼兒探索、發現、解決問題、在互動中學習友好相處、合作的規則,幼兒和幼兒之間關系更融洽,他們在活動中自由分配、承擔任務,他們有的選擇表演,有的選擇設計,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形成了熱烈的幼幼互動局面,氣氛活躍。體驗活動充分注重了幼兒的感受、感覺、感知,而教師也轉變為幼兒“學習”中的伙伴和合作者。只有當幼兒放開手腳全身心地投入到體驗活動中,“學習”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一種束縛,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才會有意義、有價值,實現教育目標才不會是空洞乏力的,幼兒才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幼兒的發展才切合實際[5]。

參考文獻

[1] 陳亮.體驗式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 張金華,葉磊.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06):143-145.

[3] 張勝碩,袁楓,王繼紅.體驗式教學的發展及其應用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4,1 1(05):389-391.

[4] 郭佳,李光霞.從傳輸式教學到體驗式教學[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01):124-128.

[5] 易虹.體驗式教學及其在小學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endprint

猜你喜歡
體驗情景教學解決問題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運用情景會話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