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的運行機制和推進策略

2018-01-23 20:52邢鑫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網絡文化青少年

邢鑫

摘要:以數字內容為標志、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的網絡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網絡文化在傳播人類文明的同時,對青少年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從網絡文化安全的視角,分析了在網絡環境中對青少年進行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構建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培養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網絡文化;網絡文化安全;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

一、網絡文化和網絡文化安全

網絡文化指以網絡為平臺,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支撐,以數字化形式為表現形態,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生產生活方式及其價值觀念產生影響的文化形態。網絡文化安全指網絡文化中包含的各種信息內容的安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網絡文化內容(特別是多媒體內容)缺乏嚴格的監管和監控;二是對網絡文化內容的消費缺乏正確的引導。

二、網絡環境下對青少年進行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網絡媒介素養是指兒童與青少年接近、分析、評估網絡媒介和利用網絡媒介創造信息的能力。網絡媒介素養教育是媒介素養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能夠增強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提高其對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的辨別、分析、解讀、批判和利用能力。其核心是強調青少年要積極利用網絡媒介,教會青少年對網絡信息進行正確的識別、樹立起批判意識并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青少年是網絡媒介的主要受眾之一。從身心發展特點來看,青少年正處于身心快速發育期,具有旺盛的知識欲求,強烈的好奇心,極強的模仿性,因此,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是他們的道德信念和價值判斷標準尚未成型,對外界的認知以及辨別能力也不夠完善,這決定了未成年人極易被大眾傳媒所帶來的負面信息、消極因素以及價值觀念各異的信息所影響和浸染。這不僅會影響青少年道德觀念和穩定的價值觀念體系的形成,甚至還會影響他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同。

三、網絡文化安全視角下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的培養

1、積極構建我國網絡文化安全預警平臺和評價指標體系。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國網絡文化迅猛發展,網絡文化呈現出多樣性,其管理對象趨于復雜化,而社會問題也趨于網絡化,這給我國的網絡文化環境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由于網絡立法不夠健全和完善,網絡法規的可實施性不強,網絡文化安全缺乏必要的檢測和管理,使青少年深受網絡文化負面價值的毒害,如“網癮”、“網戀”、“網絡孤獨癥”等。應將網絡文化中的不健康內容采用技術手段過濾掉,給青少年創建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我國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一些努力:2007年國家八部委在全國各網吧強制推行網絡防沉迷系統,以挽救日益增多的網迷少年;2009年7月份工信部在全國正式推行“綠壩”軟件,以屏蔽不良網絡信息。但這還是不夠的,我們在重視網絡文化的弊端、抑制其負面影響的同時,還應看到網絡文化的正面價值,使其發揮積極的功效。

2、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出臺保護青少年的網絡法律法規。健全和完善網絡法律法規,規范網絡行為、加強網絡管理,是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根本性保障。據《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到3.24億,同時《2011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指出,大約60%的網絡游戲玩家是青少年。因此,要給青少年一片潔凈的網絡天空,首先應該從辦網者做起,要加強對網絡信息傳播和網絡游戲的監管力度,在全社會范圍內興起網絡文明之風。其次,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網絡行為,使青少年在網絡時代能夠健康成長。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出臺一系列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已迫在眉睫,并讓其成為網絡行為的一種硬性外在約束。但是要將這種外在約束促成青少年網絡行為規范的內化,以形成良好的網絡媒介素養,使青少年成為自覺維護網絡社會文明的網絡使用者,還需要借助網絡管理的約束力,因此網絡媒介素養教育還必須和網絡管理相結合。

3、利用多渠道加強網絡文化安全教育,培養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國家和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大眾傳媒,而學校則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積極宣傳網路文化安全知識,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教育,讓網絡信息時代的青少年應具備計算機網絡和使用網絡檢索信息的基本知識,對網絡信息具有判斷、篩選、解讀的能力。因此網絡文化安全教育的首要內容應是加強網絡知識教育,讓青少年掌握最基本的網絡技術;其次是加強網絡安全教育,使青少年正確認識網絡價值、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系,注意保持健康的網絡心理和防止來自網絡的威脅;三是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特別是在中小學及大學課程中要設立網絡道德教育課程,使廣大公民在網絡社會中能夠遵紀守法和道德自律,同一切“黑客”和“黃、毒、賭”非法網民劃清界限,進行堅決斗爭。尤其要把網絡技術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鑒別分析和解讀能力,在利用網絡媒介的過程中成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4、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學校是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主體,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網絡媒介素養教育,更應大力推廣和普及媒介素養教育課程,讓媒介素養教育走進學校課堂。除此之外,還需要借助社會的各界力量輔以學校教育,如家庭、媒體和社會組織等。家庭方面要充分發揮家長的積極作用,因為家長是孩子的最佳保護站。對于家長在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教育方面該做些什么,研究員卜衛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要樹立適合兒童的計算機教育觀念;不要怕孩子利用計算機玩電子游戲;要幫助孩子們利用計算機滿足自己的特別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網上安全規則;指導孩子采用過濾軟件;鼓勵孩子使用作出安全承諾的網站;對孩子進行網絡素養教育,提高他們判斷信息、有效地創造和傳播信息的能力。同時,要積極利用媒體、社會組織,發揮其傳承社會文化和教育的功能,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和社會氛圍,給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提供一個良好的導向。

當今時代網絡環境復雜,樹立網絡文化安全意識,構建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提高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的任務已經擺在我們面前。而了解網絡文化和網絡文化安全對青少年的影響,對開展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將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融入學校課程體系,起著重要作用。這是網絡時代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有助于促進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秦永芳,馬通.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的家庭策略[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0,(11):80-81.endprint

猜你喜歡
網絡文化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影響研究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關愛青少年的“三個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與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