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師面臨混齡教育的挑戰與壓力

2018-01-23 01:42唐蘋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唐蘋

摘要:筆者依據3至6歲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特點,在園本化的混齡教育中,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淺析混齡班幼兒教師面臨的困難及壓力,主要來自家長的質疑,混齡班工作不易得到認可,缺失完善的混齡理論體系,混齡教育對幼兒教師教育實踐水平的要求高,教師如何有效開展混齡教育的工作是幼兒園的共同難題。

關鍵詞:園本化;教師實踐水平;家園配合

幼兒園混齡教育是3至6歲的幼兒,在同個班級環境下游戲、生活和學習。蒙混齡教育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促進教師的理論與技能實踐能力的發展,這個新型教學模式的核心關鍵要求在于教師。筆者根據體會與調查,結合相關文獻,淺析教師面臨的混齡班教育困難與壓力。

一、壓力與困難

1、缺失完善的混齡教育理論體系?;忑g班沒有成套系的完善的體系以及成熟的教學課程。因此,教師在教學周計劃的一日活動安排上,倍感壓力。我國的幼兒園混齡教育實踐材料極少,教師將大中小段整合書籍結合主題編排周計劃?;忑g教育者提升自身業務能力主要方式多為混齡通過在園的教育實踐,及他園的混齡教育教師之間學習和探討,逐漸形成園本化的混齡教育模式。然而何種方式更能夠滿足孩子的年齡結構差異,兼顧個別能力較弱幼兒,并能滿足發展各年齡段的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仍然是混齡班執教者需要逐步探索和解決的棘手問題[1]。

2、班級人數對混齡教育的影響。西方國家人數普遍較少,我國幼兒園班級人數是混齡教育困難因素之一。教學方式上的均要照顧普遍幼兒,又要兼顧個別幼兒,而教師的資質是重要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將西方混齡教育本土化、園本化,教學方式只能在領域之間尋求平衡。如:社會、健康及藝術領域的活動,采用集體教學形式較好展開。而語言、科學領域的活動,采用分齡教學可達到更好的效果,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需求。

3、家長質疑加大了家園配合的難度。多數家長心里認為,幼兒園的混齡班教育就是因為幼兒園的生源問題才設置的,并沒有看到混齡教育的優點之處,甚至更多的家長首先會想到“小的孩子會不會被大的孩子欺負吃虧?”“孩子心里會不會不健康?”“孩子長期模仿會不會丟失創造力?”“大段孩子教小段孩子,老師又做什么教育呢?”“大段孩子會不會學不到知識?”這些問題其實均數群體中的個別現象,與混齡班的設置無關。在幼小階段表現出這些行為,教師能夠及早給孩子進行引導,如果讓孩子避開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同伴相處去以為避免發生沖突,孩子長大后,性格基本形成,再出現“欺負”、“自卑”、“吃虧”等方面的表現,反而難以引導?;忑g教育的開展,讓孩子在成熟的真實的社會群體環境中,得到鍛煉,孩子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多個角色的體驗,正與成人在社會中面臨的社會群體想通。大段孩子充當引導者,中段孩子想要得到大段孩子和小段孩子的認可,就會努力學習提高自己能力,并且像哥哥姐姐學習照顧小段幼兒,小段孩子長大之后,沿用這樣的方式帶動下一階段的幼兒,以此形成良好的循環模式。而孩子的創造能力可以在探索多元整合的活動過程中,通過操作及分齡教育和引導,進行培養,教師也不會“無事可做”[2]。

4、班級教育環境的創設壓力?;忑g班要求教師必須對所有階段的幼兒心理發展規律及特點了如指掌,科學協助和指導幼兒進行一日活動,促進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均衡發展?;忑g班的環境與材料要為幼兒創設多人互動、合作、分享的環境,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岸フ摺毕?,獨生子女仍然居多,而獨生子女在分享與合作等社會行為上缺乏科學的引導,必然可以本土及園本化混齡教育方式。如:西方混齡教育在提供幼兒操作材料上,講究人手一套材料,讓幼兒獨立進行自己的探索活動,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社會行為發展。我們應為孩子創設一個多角色的社會性環境,所以在因材施教的基本指導原則下,又要考慮社會行為發展,“分享教具”、“合作游戲”在一定程度上給混齡班的老師們帶來的挑戰和壓力[3]。

二、面對混齡班教育的壓力和困難的建議

1、幼兒園幫助混齡班教師。多數幼兒園不愿意考察人員深入探討研究。在提高混齡班教師的專業素養上,幼兒園可邀請有名望的混齡教育教師或團隊、及管理人員到本園進行實地指導,讓教師親臨教育模式,積累混齡班教育經驗;可指派教師外出學習典例混齡班教育,帶回經驗與本園教師討論分析,探討學習;可通過師資培訓的方式,為教師提供互相觀摩,相互交流及反思的機會,支持教師的成長;幼兒園給教師一定的自由環境,允許混齡班教師在出錯的探索中總結前行。

2、教師堅定教育立場,與家長積極溝通。多次面對家長的質疑,會導致混齡班教師意志不堅定。首先,聽取家長的看法,向家長積極交流混齡班的優點,交流方式多樣化,如:微信群、QQ群、家長半日開放活動、家長會等,宣傳混齡教育理念;幼兒園可請有資質的第三方到幼兒園進行混齡班教育模式的家長座談會,以便于家長在觀念上,支持幼兒園的混齡教育,進一步減少教師在混齡教育中遇到的阻力與困難

[4]。堅守立場,明確自己的教育目標,不能受家長錯誤觀念的影響。

3、教師應不斷提升自我實踐能力?;忑g班教師在本園的混齡班教育探索過程中,要不斷歸納和總結。在混齡班教育的教研活動上,可將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活動案例收集;將混齡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類整理歸檔,為培養新的混齡班教師做基礎;教師更要明確自身的角色,注意與幼兒的相處環境,堅持“因材施教”,兼顧教育“個別化”,堅持幼兒活動中,信任為首,觀察為主,適時的介入的原則。以“童心對童心”,兒童化的語言和趣味的游戲,組織活動;教師應不斷開闊視野,通過各方面的途徑,學習混齡班教育的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1] 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1).

[2] 魯道夫·謝弗.兒童心理學[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3] 晏紅.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1).

[4] 夏洛特.普桑.蒙臺梭利教育精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4).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