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活動中內心聽覺的培養

2018-01-24 01:51
黃河之聲 2018年12期
關鍵詞:樂譜節奏內心

杜 洋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天津 301830)

音樂內心聽覺指的是在音樂的活動中,演唱者在內心對音樂的音高、節奏、和聲、風格以及旋律等方面的思維活動和想象。在音樂活動中,內心聽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現象。作曲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靈感出現時,會感覺到內心的澎湃,同時旋律也會在腦海中縈繞。同時指揮家在指揮的過程中,在面對整個交響總譜時,會先在內心中呈現出整個樂隊的演奏,仿佛已經置身于恢弘的音樂氣息中,在還沒有開始指揮前,在內心已經為之動容。所以內心的聽覺是不需要依賴于音響的,是在無聲中實現的一種演奏和演唱方式,對音樂活動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內心聽覺的概念

內心聽覺指的是在音樂活動中,不會因為外界的音樂形象而影響到意識里的一些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音樂形象。內心聽覺不會受到外在聲音的影響,同時也不需要利用聽覺感官對音樂的聲音進行感知,而是只通過意識中的想象感悟音樂聲音的形象。所以也可以說內心聽覺指的是不借助于現實聲音印象而產生的一種內心的聽覺想象方式。

二、內心聽覺的作用

(一)是音樂聽覺分析的必要條件

內心聽覺指的是在音樂活動中,將一些熟悉的和將要應用的音樂現象,通過從記憶中的提取和回憶,實現在內心的演奏,這也是不依靠樂譜進行演唱和演奏的基礎,是進行聽覺分析的必要條件。在背譜進行演奏和演唱的過程中,主要通過內心的聽覺對樂曲的旋律進行回憶和分析,進而激發聽覺的表象,同時通過聽覺表象的引導實現外在的演奏和演唱[1]。在聽覺分析和聲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內心聽覺感知和弦中的音高以及不同的聲部等,進而不需要和聲音響的重復,對音高以及聲音色彩的表象以及和弦的性質等進行辨別和概括。

(二)有利于知覺的轉變

在陌生樂譜的閱讀中,通過視覺可以引起其他直覺的運動,內心聽覺能夠實現直覺本身的轉化,比如將對樂譜的視覺感受轉化為對樂譜的聽覺感受,或者把樂譜的體驗轉化為一種聽覺的記憶等,可以在看樂譜的過程中能夠聽出音樂的演奏。在讀譜想象音響的過程中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通過對樂譜的默讀想象出能夠表達出音樂形象的音樂現象;第二,在演奏音符的過程中,不會受到現實中聲音的干擾,憑借樂譜在頭腦中形成接下來的聲音片段。這些新的、不熟悉的意識中的音樂現象,是通過在記憶中不斷的積累和創造性加工而形成的一種熟悉的音樂變體[2]。這種內心音樂的產生是通過對記憶中音樂現象的理解以及形象的概括等,而在具體的應用中還取決于個人的音樂經驗和音樂感知態度。

三、音樂活動中內心聽覺的培養

(一)加強音高掌握訓練

在音樂活動內心聽覺的培養中,需要加強對音階、音級等方面的訓練,并熟練掌握這些方面的操作,將其作為視譜以及構唱音程中的重要工具??梢韵葟椧粋€音符,然后由學生進行構唱,并利用鋼琴對學生的構唱進行標高。如果學生唱對了,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記憶,如果唱的不準確則需要及時進行糾正。此外對于一些跳躍比較大的音程來說,可以通過搭橋的方式進行練習,然后再逐漸拆除這些橋墩的作用,進而準確的演唱出曲譜中的標音。通過這些訓練提升學生的音高分析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音高,即使是多聲部的合唱,也不會受到干擾。

(二)加強節拍和節奏的訓練

在音樂節拍的訓練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節拍器實現節拍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先用中等速度進行練習,然后再采用快速和慢速的練習方式。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把握節奏,教師可以利用鐘表的秒針進行節拍訓練,每一秒打一個拍子。在逐漸熟練后,再自行練習。通過堅持這種練習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穩住節拍,在節拍練習穩定后再開展節奏訓練,包括節拍的速度等。雖然音樂節奏的形態具有多樣性,但是只要能夠掌握基本和常用的節奏,其他的更復雜的節奏訓練中也會更容易。在節奏的練習過程中,需要認識不同的節奏類型,并掌握好節奏時值比例關系,在聽到一個節奏時就可寫出相應的節奏類型,在單個節奏訓練完成后,再將這些單個的節奏類型進行多種拍子的整合,進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節奏的變化[3]。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可以是小組也可以是個人的訓練,通過靈活的組合和訓練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三)加強音樂記憶力的訓練

在內心聽覺的訓練中還需要注重對音樂聽覺意象的提升,并加強學生對樂譜記憶力的訓練。正如世界著名指揮家卡拉揚,他在指揮的過程中是不看總譜的,而是閉著眼睛進行指揮,通過對主要曲調的視唱背記,用內心聽覺感悟樂隊的演奏,所以良好的音樂記憶還需要通過內心聽覺進行感受。而這種音樂記憶也是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經驗的升華而得到的。

在提升學生的音樂記憶力方面,首先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聽覺注意力訓練,使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聽覺器官,對樂譜進行記憶。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可以選擇一個樂曲片段,先進行視唱,然后再采用不同的音符進行延長,逐漸引導學生將樂曲的風格、情緒等逐漸的加入到樂曲的演唱中,使學生可以進行背奏訓練。在背奏訓練過程中并不是對曲譜的背誦,而是需要結合音樂作品的思想,提升內心聽覺的音樂性以及對音樂整體思想的把握。

(四)強調音樂想象力的訓練

內心聽覺能力的訓練還需要發揮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提升自身的音樂文化修養以及生活體驗,擴大學生想象力的深度和廣度。為了有效的發揮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還需要鼓勵學生加強自身生活的積累,注重觀察生活畫面以及不同人的情感,善于捕捉最能觸動人心的生活場景。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文學等藝術方面的接觸,實現學生想象力的豐富,這也是生活經驗積累的重要方式。想象是內心聽覺的重要組成因素,所以還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實現對自身生活以及想象的豐富,并將其創造性的應用到音樂的感知中。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音樂的表現方式,激發自身的想象力,比如將手風琴抖風箱的音響想象成一片顫抖的樹葉,隨著風向不斷的起伏和飛舞。通過這種音響的想象方式,喚起人們對生活以及大自然意境的聯想,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

(五)提升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

內心聽覺能力訓練中,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訓練。而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獲取的關鍵是多聽音樂,所以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擴大音樂的聆聽范圍。學生聆聽的音樂越多,在頭腦中存儲的音樂也會越多。不同作家的曲風、曲式等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個龐大的感知網絡,如果學生再一次聽到一段音樂時,由于大量的類似音樂的積累,會使學生更容易對音樂做出相應的反應。通過多種音樂風格和類型的聆聽,有利于提升學生更好的音樂鑒別和感知能力,提升學生對不同風格音樂的情感體驗。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內心聽覺能力是音樂學習和音樂活動的基本能力,內心聽覺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敏銳的聽覺能力,同時以自身的文化修養為基礎,合理、準確的感知音樂作品的風格和內涵,進而提升音樂學者的能力和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通過長期的積累,引導學生利用音樂聽覺感知音響,體驗情感,提升其理解和認識能力,并學會融會貫通,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素養。

猜你喜歡
樂譜節奏內心
山之高
內心有光,便無懼黑暗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做一個內心有光的人
原來占據你內心的不是我
樂譜:放飛夢想
輕快漫舞
一毛學琴記——樂譜失蹤
基因密碼樂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