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體”式整本書閱讀與教師讀寫素養提升

2018-01-25 18:56程載國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8年30期
關鍵詞:余姚讀書會教研組

程載國

(浙江省余姚中學,浙江余姚 315400)

隨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布,整本書閱讀已然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多有識之士就整本書閱讀的實施發表過高論。而據筆者調研,要在高中階段全面開展整本書閱讀,瓶頸還在教師的讀寫素養。誠如張玉新老師所言:“語文教師最應該成為‘讀書人’,現狀卻是不讀書、讀書偏、讀書挑。在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教師成了不讀書群體的‘主力’也不過分?!?/p>

借鑒日本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的學習共同體理論,余姚中學語文組近年來開展了“同行讀寫共同體”的實踐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本校教師的整本書閱讀,也帶動了全市教師群體讀寫素養的整體提升。

現概要介紹我們的實踐探索與經驗體會。

一、教師要有勇氣承認自己讀寫素養的不足

像《教學勇氣》一書所描述的那樣,我們很多教師熱衷于向學生展現自己正能量的一面:(1)向學生顯示我有多聰明;(2)向學生顯示我的知識多淵博;(3)向學生顯示我備課有多認真。但教師的尊嚴無法靠表演騙取,在課堂上,在作業批改時,在與學生的談話時,學生會把教師的底牌看得一清二楚。與其討巧,不如露拙。

在整本書閱讀方面,教師首先要對照語文課程標準以及各類“教師薦讀書目”,看看自己的閱讀總量與作為一名專業人員的閱讀需求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要有勇氣去承認自己在整本書閱讀方面的不足。

二、制訂讀寫計劃并嚴格實施

知恥而后勇。承認不足只是教師改進與提升的起點,制訂讀寫計劃才是教師自我提升的起步。有志于帶領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工作、家庭、體能、學養等狀況制訂切實可行的讀寫計劃。

陳思怡老師是一位“90后”媽媽,入職僅四年。由于深感自己的閱讀面過窄,寫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欠缺,她每年寒暑假都有較為詳盡的讀書計劃,并在家人和同事的監督下嚴格實施。她的專業成長速度遠超預期。2018年3月,陳老師參加余姚市教壇新秀評比,在19名參賽選手中名列總分第一,獲得了代表余姚參加寧波市教壇新秀評比的資格。

黃徐輝老師于2014年調入余姚中學。幾次公開課后,她感覺到自己與高水平同行之間的學養差距,于是便發憤苦讀:在閱讀總量上要求每年至少30本,在閱讀門類上也逐漸由形象轉向抽象,不再滿足于閱讀文學類作品,而是在哲學、邏輯學、心理學上均有涉獵。幾年下來,黃老師對課堂的把控更加游刃有余,連續兩屆被評為余姚市學科骨干教師,并有多篇學術論文公開發表。

三、以教研組為肌體的“讀寫共同體”建設

余姚中學的“整本書閱讀”活動主要在選修課內開展。每位教師首先得成為某本書或某類書的研究者,然后就此開設相應的選修課。

教研組每月召開一次讀書學習會,指定一位教師就自己的讀書與上課發表感受,其他教師就該話題展開討論。一年下來,全組大概能討論十本左右的經典著作。

教研組每學期要求六名教師開設重點教研課。每次開重點教研課,授課教師都要閱讀大量與課題相關的書籍、論文、資料,因為組里規定每堂重點教研課都要上出獨到的東西。圍繞這一課題,備課組會反復磋商,不斷地將教學設計推倒重來。這樣做當然很折磨人,有女教師就曾經在一次重點教研課的試教之后號啕大哭。但對照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理論,我們認為這樣的教研風氣是很有必要的。

借鑒佐藤學的理論,教研組對“讀寫共同體”的讀書分享模式和評課模式都作了具體的規定。讀書分享的重點是自己讀書的所得以及困惑,而評課的重心則在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研討如何突破課堂的瓶頸。我們拒絕一味指責別人缺點或是一團和氣的相互表揚。

經反復的錘煉打磨,組內多位教師不僅開出了頗受學生歡迎的選修課,自己也慢慢變成了某一門類的研究專家。

四、以讀書會為肌體的“讀寫共同體”建設

“余姚青羽讀書會”成立于2017年,成員來自余姚市的在職中小學教師,目前有會員54名,顧問5名,其中小學教師11名,初中教師23名,高中教師20名,余姚中學語文組有6位教師參加。該讀書會制訂了嚴格的“會員公約”,每位會員入會前要遞交入會申請,并上繳一定數量的押金,讀書數量不夠、參與活動不積極或未按時上交讀書心得者將被扣除適量的押金,兩年之內押金被扣完者將被清退出讀書會。

“余姚青羽讀書會”秉持“共讀共享”的理念,倡導會員“同讀一本書”,要求所有會員每年至少讀完八本經典名著,其中四本為必讀,由讀書會出資為會員購買,另四本為選讀,會員自行購買。副會長根據讀書筆記統計每位會員的年讀書總量。

讀書會每學期舉行一次由全體會員參與的大型讀書分享活動,每月舉行一次自愿參加的約書活動,微信公眾號“青羽讀書”每周推出一位會員的詩文。目前“青羽讀書”的訂閱人數近三百,多數文章的點擊量逾千次。

不管是現場討論還是線上討論,這一“讀寫共同體”都堅持如下幾條原則:(1)人人平等的原則,沒有平等,就沒有共同體建設;(2)說真話的原則,不曲意逢迎,不故意打壓;(3)不許直接攻擊辯論對手,鼓勵蘇格拉底式對話。

成立一年以來,“余姚青羽讀書會”舉辦了十多場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約書活動,參與活動的人次超過400。讀書會營造了平等對話好問多思的讀書氛圍,有效推動了教師群體的整本書閱讀。2018年8月31日,《余姚日報》以“青羽讀書會:以書會友以文促學”為題專版報道青羽讀書會約書活動。

五、為何“讀寫共同體”能助推教師整本書閱讀

在目睹“讀寫共同體”建設收到超出預期的效果之后,我們也在思考它為何能如此有效,以及它是否具有可推廣性,并得出了如下幾點結論:

(一)“讀寫共同體”有助于閱讀興趣的萌發

教師的業余生活極具彈性,與一群樂于讀書、樂于分享的人相處,教師的閱讀動力會被激發。一位原本不怎么讀書的教師在參加讀書會之后一年能讀完15本書,而據她所言,自己是被周邊的同行推著往前走的。

(二)“讀寫共同體”有助于閱讀任務的達成

人都是有惰性的,在個私狀態下,很多人難以堅持完成一本較為艱澀的理論著作的閱讀,而在“讀寫共同體”的競爭合作狀態下,人的好勝心會被激發,很少會有半途而廢者。

(三)“讀寫共同體”有助于閱讀效果的提升

獨自完成一本書的閱讀,我們大概能夠從書中吸收的信息有限;如果我們能邊讀邊摘錄筆記,讀后又撰寫讀書評論或讀后感,那么信息吸收量就會成倍增長;如果讀后能有一個平臺分享讀書心得,那么對該書信息的吸納就會大幅上升。

(四)“讀寫共同體”有助于閱讀成果的推廣

“青羽讀書”公眾號每期推送一位會員的詩文,公眾號訂閱者又將這些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隨著讀者人數呈幾何式增長,會員們寫作的信心與日俱增,有許多文章被紙質媒體刊載。思想是從筆尖流露出來的,才華最終總會展現在稿紙上。

猜你喜歡
余姚讀書會教研組
王者之師——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數學教研組
10月經典讀書會推薦書目《名人傳》
王者之師——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數學教研組
戰火紛飛中的讀書會
現在你踏實了嗎
當“讀書會”成為一門生意
神奇的統計表
災害報道中的地方媒體作為——以《余姚日報》抗洪救災報道為例
余姚男子私設作坊排污水污染環境被刑拘
圖片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