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優質技能人力資源

2018-01-25 01:17周月紅
文教資料 2017年28期
關鍵詞:現代化經濟體系人力資源

周月紅

摘 要: 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我國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主要特征有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注重綠色低碳和節約高效,職業技能教育需要從調整優化職業技能教育類型和工種、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原則、以國際化標準提升職業技能教育層次、融入環保低碳理念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的人力資源。

關鍵詞: 現代化經濟體系 職業技能教育 職業技能人才 人力資源

1.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把經濟的著力點放到實體經濟上,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主要有三大類:學術研究型、科技應用型和職業技術型。職業技能教育作為職業技術型人才培養的主要板塊,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各行各業的技能人才支持。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對職業技能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國際化分工與競爭進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職業技能教育要為國家各行各業發展培育出更多適應國家競爭、綜合素質更高的技能人才?,F階段所需的職業技術型人才不再是專業技術的搬運工,而是具備國際視野、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對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求,職業技能教育責無旁貸,需要為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具備勞模精神的大國工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職業技能教育需要培育出更多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人力資源。

2.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特征

2.1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大特征便是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不斷深化的國際分工與競爭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國過去三十年經濟發展成功的經驗之一是讓全體國民參與到經濟發展中,即便是生產線上一個簡單操作環節的生產工人,也可能是國際分工與協作中的一環。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對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國家職業技能人才參與到經濟建設、國際化分工與協作中,而且要在國際競爭中發揮更大作用和優勢。一方面在職業技術領域,代表著職業技術發展水平的世界級職業技能大賽,需要更多優秀的職業技能人才參與各個項目的競爭,作為我國職業技能水平的集中展現。另一方面在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參與其中,提升我國實體經濟的整體國際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打響“中國智造”的品牌。

2.2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不斷提高。

在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領域,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更高的質量。一方面在國際競爭大背景下,中國已經從數量取勝向質量取勝轉變,需要的是更多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應對當前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要求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切實關注社會需求,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和真正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的服務。

2.3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在產業結構領域,現代化經濟要求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如今中國產業機構正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發展,加快對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等先進成果的轉化和利用,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就要求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各行各業技能人才都要適應這一結構優化趨勢,在專業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升自我。

2.4注重綠色低碳和節約高效。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毙聲r代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匹配,注重綠色低碳和節約高效。在經濟發展上,“去掉生產總值緊箍咒”,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色環保發展模式將是主流。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將進一步向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方向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

3.新時代職業技能教育需要培育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人力資源

適應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特征,職業技能教育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培育出更多各行各業的優秀技能人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供優質人力資源。

3.1調整優化職業技能教育類型、工種,適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應對現代化經濟體系中不斷優化升級的產業結構,職業技能教育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與時俱進、因時制宜地調整技能人才培育結構。傳統職業技能教育采取“校內理論教育+校外實習實踐”的模式,在技能人才培養上很難實現“理實一體化”,在教育產出轉化為實踐應用和社會生產力層面尚有可提升空間;這樣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信息滯后,職業技能教育應對社會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出反應和調整也存在時間差。針對這一需求和問題,職業技能教育應進一步加強校企聯系,逐步建設“校中廠、廠中?!?,讓職教學員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助力更多掌握高水平專業技能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校企聯系加強,尤其是新興產業的融入,能夠促進職業技能教育結構調整,在專業培育方面根據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的社會需求,對培訓類型、工種做出相應調整,以培育出更多適應新興產業發展、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高水平職業技能人才。

3.2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提高職業技能教育實際產出水平。

現代化經濟體系對生產提出了“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新要求,這就要求職業技能教育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處理好“質”和“量”的關系、“質量”和“效益”的關系,提高優質人力資源的實際產出水平。傳統職業技能教育注重以“量”作為考核的主要指標,關注職教培育出的達到基本技能要求的人力資源數量,忽視技能人才實際技能掌握情況,對高水平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的培育缺乏科學機制?,F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則要求職業技能教育過程中更多地關注“質”的提升,需要的是適應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需要的是盡快投入生產、創造社會財富的優質人力資源,所以在教育理念和發展模式上更應遵循“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同時,“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需要在職業技能教育中成為一大教育理念,融入教育的全過程,成為各行各業職業技能人才所秉持的一種思維模式,更好地參與生產領域。endprint

3.3以國際化標準提升職業技能教育層次,提高職業技能人才綜合素質與核心競爭力。

現代化經濟體系對參與國際分工協作和競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職業技能教育不斷提高培訓水平和層次,注重職業技能人才綜合素質與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提供更多適應國際化競爭的優質人力資源?,F階段世界級職業技能大賽為職業技能教育拓寬視野、提高培訓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讓國內職業技能人才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專業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取長補短,更好地促進國內職業技能教育提高。提升職業技能教育水平和層次,一方面要求以國際化標準對職業技能教育進行嚴格要求,以培育適應國際競爭的優質職業技能人才為導向。另一方面,要求在職業技能綜合素質培育方面,開闊國際化視野,增強國際意識,更好地成長為適應國際分工協作與競爭的專業技能人才。贏得國際化競爭的關鍵是掌握核心科技、核心競爭力,這就要求職業技能教育結構調整過程中更多地關注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培育出更多適應“中國智造”的職業技能人才。

3.4融入環保低碳理念,開展綠色職業技能人才培訓。

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對職業技能教育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一方面需要職業技能教育本身注重綠色低碳,主動淘汰不適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高耗能、高污染生產領域的職業技能教育類型和工種;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注重資源的節約和可循環利用。另一方面,職業技能教育過程應當注重低碳環保理念的教育和引導,將其作為所培訓對象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讓培育出的各行各業人才更好地適應綠色經濟發展的要求,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供更多“綠色”人力資源,創造更高的“綠色GDP”。

4.結語

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征程,需要社會各界、各方面各層面積極配合、協同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培育各行各業職業技能人才為目的的職業技能教育,需要在其間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主動適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國際分工和競爭進一步深化、綠色發展成為主流的現狀,并做出相應的調整,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供更多優質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章牡蓉.工匠精神引領下職業技能培訓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7(10):179-180.

[2]周靜.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策略[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4):79-83.

[3]王建華.關于推進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的思考[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1):72-75.

[4]劉建東.普通高校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現狀與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0(11):51-52.endprint

猜你喜歡
現代化經濟體系人力資源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
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創新
淺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意義和著力點
讓人力資源會計成為企業的“新名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與新發展理念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尋找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尋找醫院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