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莎洛美

2018-01-26 09:20王建旗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8期
關鍵詞:里爾克尼采傳記

王建旗

莎洛美是一位裝飾過不少藝術家精神生活的傳奇女性。1900年,她拜會了托爾斯泰,這位年逾古稀的文壇泰斗曾驚嘆她儀態的從容。那時她正值盛年,風姿綽約,從英德法到俄羅斯,在當時的文學圈里掀起了一股“莎洛美旋風”,成為近代歐洲文化史上一段令人羨慕的花邊。時至今日,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嚴肅寫作成為邊緣話語的乏味時代,我依然聽到不少人對以莎洛美為指稱的文學浪漫時代津津樂道。在20世紀之前的歐洲,曾經有過一種貴夫人供養藝術家的風氣。奧斯卡·王爾德說:“沙龍一詞含有女性化的意味?!蔽蚁肟赡芘c此有關。

與這些貴夫人不同,莎洛美并不是巨富,她所擁有的只是貴族的血緣、生命中動蕩不安的激情以及對她那個階層所能體認出來的藝術價值的眷顧。其實,用我們當今流行的尺度和官方文化部門的標準來看,莎洛美不失為一個成名的作家,她整理過里爾克傳記,發表過轟動一時的小說。她一生周旋于多位藝術大家的生活當中,除托翁之外,像弗洛伊德、尼采、里爾克都與她過往甚密。這樣的內容在嚴肅的文學正史當中是難以查獲的,甚至在當事人的日記和傳記中也干脆一帶而過,或一字不提。我近日在讀里爾克傳《尖銳的秋天》一書時偶爾發現一些實質性的情況,書中介紹尼采曾經狂熱地鐘愛莎洛美,后來她才移情成為里爾克“生活中的伴侶和精神上的引路人”。

這樣的移情在我初讀時破綻頗多。因為我雖然推崇里爾克,并真誠地把他敬奉為詩學中的導師,但我深知在這樣的推崇中暗含著一種企圖為自己的寫作留有余地的詭計。而且我確實覺得里爾克除去寫出了讓人驚詫的平地起風式的優異的詩文之外,他一直按一個凡俗的人的軌跡在生活著,他與時尚社會保持著太多的一致性情調……而尼采卻是個駭世驚俗的巨人,托馬斯·曼曾稱尼采是歷史留給人類最后的一個神話。按我的理解,尼采是把哲學思考與生命形式統一在一起完成這個神話的,他沒有或不屑于給自己的生命留有更多的內容。因此從現世的平面上回顧崢嶸的思想史,避開尼采是不可能的。雖然他的姿態常常使我暈眩,他不無惡意的超人意志曾經使我生命中多年積累的“歷史邏各斯①”呈現出突然崩塌的險峻之勢。尼采確實太為傲慢了。

于是在19世紀末,也就是在尼采生命最為不幸的晚年,莎洛美斷然離開他而走進了凡俗的里克爾的生活。顯然,像尼采這樣一個被思想耗空了的離群索居的人與一種在上流社會構成時尚的有情調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而里爾克天生是個情種,他能把生命從其天才的寫作中抽離出來,并使之如魚得水地加入到一種時尚中去,在那些純真的少女和闊綽的貴婦人之間左右逢源。對現實而言,這很像一個荒謬的寓言,卻充滿了生活的邏輯性。在這種荒謬和邏輯之間我們都無能為力,就像尼采本人講的:“可以從某一點出發反思生活,但生活之外無此定點。生活可以在某一法庭前滿面羞慚,但生活之外無此法庭?!鄙迕栏信d趣的是生活的質感或藝術化的生活,是作為特定的文化形態的一個女性的人生的情感際遇。

有時候,我覺得女性——被性別意識壟斷了的女性——對生存的看法非常有趣,她們有一整套無懈可擊的參照系統和思維邏輯。我們只有順從和依據它,而無力按自己的程式篡改它的得數。

(選自2018年第1期《散文百家》,本刊有刪改)

【注】①邏各斯:歐洲古代和中世紀常用的哲學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規律。

鑒賞空間

雖然莎洛美是一位傳奇女性,在當時的文壇掀起一股“莎洛美旋風”,但本文作者并沒有濃墨重彩地窮其一生,而是側重介紹其有質感的藝術化生活。

在本篇傳記中,作者一方面客觀描述傳主,另一方面也適時融入自己的真摯情感和客觀評價。這些語句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意蘊豐富,如果蜻蜓點水式地一讀而過,就很難深刻理解它們的含義,因此我們不妨多讀、多品悟。

1.文章開篇說:“莎洛美是一位裝飾過不少藝術家精神生活的傳奇女性?!闭埬憬Y合全文,說說她裝飾過哪些藝術家的精神生活?

2.莎洛美為什么會離開尼采而選擇里爾克作為自己“生活中的伴侶和精神上的引路人”?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

猜你喜歡
里爾克尼采傳記
虛無與輪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維
“格言中的體系”——尼采的“反哲學”及其寫作
熄滅我的眼睛
致寢前人語
從后現代主義傳記戲劇到元傳記:重讀《戲謔》與《歇斯底里》中的荒誕性
傳記書坊
讀失敗者的傳記
不再羞于自己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嚴重時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