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導員工作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01-26 10:51
山西青年 2018年14期
關鍵詞:輔導員心理健康大學

文 娟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一、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大學階段是青年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學生作為我國文化層次較高的年輕群體,他們富于理性、敏感、激情,更富于創造性、挑戰性。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以及來自學習、專業、就業、經濟和情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他們往往不知所措,容易產生各種不定的心理反應。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業壓力與專業困惑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里,大學生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或者是選上一個好的專業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可以說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每個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都是充滿了美好的期待。殊不知,在大學所有的期待要成為現實還是與自己的努力與創新、創造是分不開的。但是一部分大學生來到大學后,由于高中三年的緊張的備戰狀態,他們還是沒能從那種高壓狀態里走出來,對于考試還是充滿緊張、恐懼,甚至有的還睡不著、吃不好等等不良的狀況;一部分的同學還是延續著高中時代的學習方式,如果沒有老師帶著,自己還是沒學會自覺學習、自主去研究或探索自己所學的專業,因而往往只是浮于表面,只是按照課堂的知識,只了解了某些課程的一些宏觀的知識與要點;還有一些同學填報志愿的時候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或者是詳盡地了解后才選的學校與專業,來到大學通過對專業和學校有些認識后,發現與自己的初衷有些許的出入或差別后就開始表現出極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對自己的學校與專業表現出極大的茫然、徘徊和悲觀的情緒。

(二)經濟困難導致的自卑

現在國家對于大學生還是有很多優惠與扶持的政策,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絕對不會因為交不上學費而導致失業。但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還是存在很多的學生當中,特別是西部地區的學生。不可否認,現在國內的貧富差距那也不是一般的大,對于家庭富裕的學生來說,用高檔電子產品、高級化妝品、各種名牌服裝與包那也是很正常的事,而同在一個班,相對于家庭貧寒的學生來說,就是學費都是要靠國家的政策才能實現,那上面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那都是一種奢望,只能看卻不能擁有。這樣的對比,很多同學嘴上不說,但是心理卻極容易產生嫉妒與不滿心理,特別對于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同學來說,偶爾的一句話就會讓他們產生莫名的火,從而影響到宿舍關系,影響到自己的學習。

(三)人際交往困擾

眾所周知,在大學,各種社團與學校、學院以及班級的活動那可是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對于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也是大學生涯中很大的挑戰,一方面,由于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交往,因此,有些同學他們力圖通過交往去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學會處世以表現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但是現如今的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實際交往與溝通的過程中,他們大多強調別人對自己應該承認、理解、接受和尊重,往往卻忽視了對等的理解和尊重別人,忽視別人的利益和要求。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往方式在大學生中是比較普遍的,但是交往的結果也注定了以失敗而告終。另一方面,對于一些性格穩重、不善于言詞的同學往往由于自己膽怯,在交際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羞于啟齒或害怕見人,即使偶爾發言也言語上說話音量低而小,支支吾吾,行動上手足失措,甚至是直接采取回避的方式。從而就產生了兩極分化,善于人際交流與溝通的同學在大學里可能是過得風風生水起,而對于不善于交流的同學慢慢地就拉開了與同學們的距離,也會漸漸地離整個社會越來越遠,對于自我成長也成了拌腳石。

(四)情感困惑

大學里經常流行這樣一句話“大學四年,如果沒有正兒八經地談一次戀愛,那大學就是白上了?!本褪沁@樣的一句話,很多人就把它當成大學四年里的一個目標。由于沒有正確的愛情觀,從而導致很多同學在大學里被情所困,被情所傷。一是某些同學往往只享受被人追求的過程,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雙方是否有相似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更不用說考慮到將來的發展,從而他們往往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從而忽視了自己的主業是學習,當學習成績下滑或掛科的時候,卻不知所措,從而開始懷疑愛情,懷疑人生,對生活與未來也充滿了困惑;二是有些同學看到別人戀愛的甜蜜,也無亂地在一些交友網、婚戀網上去結交一些并不熟悉的人進行網戀,由于很多學生剛走出社會,根本不是社會上那些“油條”的對手,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不僅在金錢上被欺騙,而且在情感上更是被騙得一塌糊涂,甚至有些同學變得開始不相信愛情了;三是有些同學當自己的情感與自己的期待的結果出現偏差的時候,他們往往不能正視事實,不能正確地對待感情,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事來。

(五)就業壓力

就業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是又是一個必須積極面對的現實問題,每年的就業人數遞增是不爭的事實,當四年的成果馬上就要變成實踐的時候,特別是在每次應聘時被拒絕的時候,有些同學往往就不能沉住氣,開始報怨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專業、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能力,更有甚至直接往宿舍一躺,不再出去找工作了。往往被一些不良的情緒所充斥,不敢正面面試,更不想再去嘗試,往往就會破罐子破摔,等到畢業的時候仍然沒有簽約,也失去了再去面試的勇氣。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同學由于家族背景比較好,他們都不用去面對被挑選,而是一畢業就能進入自己的家族企業,這對于面試屢次碰壁的人無疑是雪上加霜,更加深了他們對就業的恐懼??傔@,就業就像一把利劍插在即將畢業的同學的心臟上,讓他們無法喘息,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對,從而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與工作也充滿了恐懼與焦慮。

二、輔導員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全面發展

新時期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是德、智、體、美、勞的發展,而是在人格健全的基礎上,各種基本素質的協調發展,包括個性、知識、能力等等的發展。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相當重要。大學生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并應該具有良好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為了讓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應該培養他們的良好的個性心理修養、品質,提高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培養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合理調節情緒的能力。

(二)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輔導員應有的責任,同時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還有很大的優勢。輔導員不僅僅是大學生四年中知識的指引者,生活的指導者,同時也是他們心靈的的傾聽者。在這四年里,輔導員并不像別的科任老師,上完那一門課后接觸的時間就少了,只有輔導員在這四年里有更多地時間能真正地走進他們的心里世界,充分發現的變與不變,真正地見證他們心路的改變及成長。輔導員在做學生思想教育的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必備的一門課程,輔導員對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識和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了解掌握和學習人際關系,適應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常識都有一定的經驗,這是輔導員的功能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三、輔導員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大學生群體,一個看似輕松,事實上卻承擔巨大壓力的群體,學業、生活、情感、就業多重大山的壓迫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告急。而輔導員作為他們在大學時的知識的引領者、生活的指導者,要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并根據出現的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筆者根據自己近幾年的工作實際,對于如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輔導員自己需要有過硬的心理健康的知識

“打鐵還需自身硬”,輔導員首先需要進行系統化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自己要擁有健康地心理狀態,這樣也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與指導。其次,輔導員在平時地工作中要深入學生的生活中,深入到宿舍、課堂,多方面地去了解與發現某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同學,并針對他們的狀況,早發現、早解決,不僅能幫助他們度過心理問題難關,更重要的是真正地關心他們的學習與生活,讓他們自己能夠清晰地認清自己,認清學習、認清就業、認清社會,從而實現真正地心理健康、快樂。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與主題班會中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輔導員工作重要職責之一,作為一名輔導員就應該在日常的教育與教學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將學生的學業與心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尊重學生的退步,給予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業績,對于有進步的同學也要不吝嗇表揚與贊美,時時擺正自己與學生們的位置問題,工作上為人師,生活上也可以或朋友,或兄弟姐妹,讓某些有心理問題的同學能夠感受到一些溫暖,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另外還可以針對大學生學業問題、焦慮問題、情感問題、情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性健康、特殊群體心理健康問題和大學生活適應問題等等目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展專題班會,讓他們從理論上知道這些問題極有可能存在,但是卻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從而讓他們早有心理準備,做到有備無患。

(三)積極有效地開展各種班團活動

據研究發現,大學生很多的心理問題也都是不愿意走出自我而產生的。為了讓同學們更多地去接觸別人,去組建團隊,輔導員可以在平時的工作中多設計一些與專業相關的活動,讓某些有心理問題的同學通過文體活動或是團日活動,轉移自己的視線,將精力與時間投入到活動中,一方面釋放了壓力,另一方面在活動中、在團隊中學習隊員的優點及團體的力量,從而發現自己的長處,增強自我成就感,更愿意為團隊或班級付出自己的努力,為班級而戰、為榮譽而戰,以此來達到與他人交流、合作的目的,也讓更多地同學真正地認識自己,認清班上的同學。而一些知識競賽、才藝比賽、宿舍文化大賽、素質拓展活動都是不錯的選擇,在這些活動中,既有個人賽也有團隊賽,讓他們既能發現自我,還能提高團隊協作的力量以及溝通、設計、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

學校和家庭永遠是學生成才成長的兩個很重要的環境。要想真正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學校一方面的努力肯定是不夠的,必須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有數據顯示,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同學都是來源于家庭環境的不和諧,針對這些同學,就必須先要解決同學與家庭某些矛盾,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家庭或者是家長的支持,從而走出自我、發現自我,再去發現生活、發現社會、發現世界。

猜你喜歡
輔導員心理健康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大學求學的遺憾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