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體育學院報》的改革和發展
——以《廣州體育學院報》獲全國、廣東省高校校報好新聞獲獎作品為例

2018-01-26 10:51
山西青年 2018年14期
關鍵詞:記者站辦報校報

吳 梅

(廣州體育學院宣傳部,廣東 廣州 510500)

一、廣州體育學院報作品的發展特色

(一)體現“競技體育”特色,通過典型人物報道彰顯輿論導向

在我院近幾年獲獎的168篇作品中,有120多篇作品題材是有關我院學生參加體育競賽方面的消息、通訊、圖片、版面類等,尤其以通訊類和消息類作品特別突出。作為體育學府,“人生能有幾回搏,今日不搏更待何日”的校友容國團的拼搏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廣體人在體育運動場上拼搏為國家、為校爭光,展現廣體精神。校報選題注重對體育拼搏優秀運動員的報道,這種拼搏精神特別體現在3000多字的通訊作品上。

(二)消息類名列前茅,圖片、版面、專題均有突破,辦報質量不斷提高

廣體校報堅持正確的辦報宗旨,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緊密結合與學校的實際,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為學校改革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牢記“輿論監督、社會責任”的重托,遵循“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真實報道”的原則,貼近校園、貼近生活、貼近師生,辦出特色。

2014年的評獎當中,全國654所高校共有660篇獲得全國高校校報好新聞消息類獎,其中一等獎77篇;廣東省78所高校共有149篇消息類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只有23項,2014年我報的消息類《王巍堡再登央視表演二指禪》,以現場感和生動感,均獲全國高校校報和廣東省高校校報好新聞一等獎。

二、校報發展的未來與展望

(一)切實加強高校校報工作的領導 推動校報整體發展

目前,我院在教學科研、校園文化、機制體制創新、創新強校等方面成果突出,校園新聞資源豐富,需要繼續加大對校報的重視和領導,加強管理機制,成立新聞中心,集校報、廣播、視頻為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化的新聞宣傳平臺,辦《廣體青年》雜志,以補充校報版面不足與校園新聞源之間的矛盾,擴大校園媒體的影響力,盡快將校報的優秀作品編撰成冊,使得優秀人物、具有影響力的事件及校報師生的成果能夠匯聚一本,體現我院的校園文化和人文內涵。

(二)深化校際的交流與合作

由于我國經濟、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在廣東地區,各大學在辦學質量、歷史積淀、校園文化、辦學規模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華南師范大學報》《中山大學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報》《廣州大學報》《汕頭大學》等具有悠久歷史和辦學沉淀,具有深厚的辦學文化底蘊,學校專門成立了新聞中心,整合各方資源,辦報水平可以跟專業的媒體相媲美,辦報精益求精,向“精品”辦報方面邁進。汕頭大學報編輯曾建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編輯賓銳光等,都是具有二十多年校報經驗的校媒人,他們不但具有專業的辦報知識,還有一顆對校報的熱愛和癡迷,學校給了他們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幾個大學的作品幾乎包攬了全國、廣東省高校校報的各項獎項的大獎。

這幾年來,隨著不少職業技術學院升為本科,中專學校升為職業技術學院后加強了校園新聞宣傳平臺的建設。如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報采用對開新聞紙印刷,內容編輯采寫不亞于專業媒體,并運用專門的美術編輯作后期調整,他們每年在廣東省高校校報好新聞評審中位于職業技術學院的前列。我院校報編輯除了參加廣東省高校校報協會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培訓外,鮮有對外交流和學習,因此,“加強高校辦報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必不可少”,走出去,學習高校辦報經驗,找出差距,加強合作和交流。

(三)堅持校報“師生看、師生辦”

校園人才多,人才濟濟對于充分發動讀者參與辦報無疑是一份寶貴財務。校報工作者不應坐等其成,應主動出擊,抓住自身特點和優勢,通過各種途徑滿足受眾需求,如針對體育改革、足球改革等社會熱點話題,可以邀請相關體育專業方面的專家教授撰寫評論,豐富版面內容。同時應加強對在排版方面,大膽運用學生辦報,一些地區和學校已經開始了“學生辦,學生看”的嘗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使之成為學生發自內心的選擇。

(四)加強編輯隊伍的建設和校報記者站培養

廣州體育學院學生記者站成立于2005年,規模小,人員流動大,富有校園媒體采寫經驗的大三、大四的學生記者要參加校外實習,與學校其他社團相比,記者站的建設顯得“散”,活動“少”,凝聚力不足。除了加強記者站的管理外,提高學生記者新聞采訪、寫作和溝通能力外,精心打造一支政治覺悟高、思想品質好、業務精良的學生記者采編隊伍,加強培訓和學習,應創新記者站的管理機制,將記者站打造成為學生就業實習的平臺,記者站實踐列入校本分的評價機制中,打造記者站品牌,通過開展“校報開放日”、“記者紀念日”等活動營造記者站學生記者的榮譽感和歸屬感。

猜你喜歡
記者站辦報校報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學與玩》小小記者站
“政治家辦報”概念的百年演化與話語創新
借助校報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
基于協同理論的新時代高校校報發展路徑研究
“分眾化、配餐式”辦報:蕭山日報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20年的校報情緣
近代《私立嶺南大學校報》足球報道內容剖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