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網絡時代泗州戲的傳承與發展*

2018-01-26 11:38方園牛麗敏趙倩
黃河之聲 2018年18期
關鍵詞:泗州戲微信文化

方園 牛麗敏 趙倩

(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泗州戲也被業界人士稱為“拉魂腔”,作為安徽省著名漢族戲曲劇種的代表,泗州戲因為其獨特的魅力,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在皖北和附近地區流傳已久,享有盛名。任何一種文化的發展,都應該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與他們血肉相連,泗州戲也不例外。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泗州戲體現了皖北地區廣大人民的精神風貌和社會習俗,具有強烈的區域地域文化特征。但是近年來,由于受到新技術的沖擊,傳統泗州戲在人們生活中的比重逐漸下跌,遠觀未來,泗州戲應該何去何從,已經引起了廣大業內人士的深入思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習、工作、休閑、娛樂等都受到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傳播媒介的沖擊,尤其自“三網融合”以來,電腦和手機客戶端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泗州戲的發展和傳承也不例外,僅僅依靠傳統傳播方式來進行泗州戲文化的傳承,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我們應該著眼于未來,與時代接軌,合理有效的運用新技術來促進泗州戲文化的發展。

一、泗州戲的起源與發展

提到安徽,世人就會想到黃梅戲,但是安徽不僅僅有黃梅戲,更有以泗州戲、儺戲等為代表的地方戲劇。其中泗州戲是安徽皖北地區代表性的地方性戲曲,泗州戲發展歷史悠久,在皖北廣袤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孕育于淮河兩岸,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深受當地和附近地區人們的喜愛。任何戲曲在發展之初都不是孤立發展的,泗州戲也不例外,泗州戲在發展之初和山東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出自同一門派,唱腔和旋律都有相似之處。后期隨著泗州戲的不斷發展和興盛,再加上其主要的活動地點在宿州市泗縣附近,因而世人將其命名為“泗州戲”。

眾所周知,文化在國家綜合實力方面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尤其在近幾十年來,國家對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文化資源的保護力度也在逐漸加大。泗州戲因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早在2006年5月20日就已經通過國務院的批準,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安徽省在為泗州戲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中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述了泗州戲特色,其文中寫到:“泗州戲舊稱拉魂腔,起源于江蘇海州,即今江蘇省東??h,流行于陜北一帶,在民間小調和花鼓燈舞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為安徽省四大劇種(徽劇、黃梅戲、泗州戲、廬劇)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盵1]然而,近年來,各種文化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泗州戲的發展也不例外,受到了各種文化潮流的沖擊,呈現出衰退現象。

二、泗州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泗州戲不斷由農村走向城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次一次接受生活的洗禮,一次次迎接蛻變,不斷發展完善自身。但是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生活節奏的加快,物欲橫流的社會現狀,藝術欣賞的多元化,各種各樣的文化娛樂形式層出不窮,泗州戲已經不復往日的光鮮風采。

作為地方戲曲,泗州戲在發展過程中歷經坎坷?,F今的泗州戲在受到諸多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響下,發展舉步維艱。泗州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才培養機制的缺失,泗州戲文化繼承斷層

眾所周知,泗州戲作為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其能夠源遠流長的發展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就像一種很古老的少數民族語言的發展一樣,必須為其極具特色的語言發展培養其繼承人,使其逐漸發展弘揚遠大,泗州戲亦是如此。泗州戲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在相關人才的培養方面還有待提高,并沒有形成完備的發展體系和規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方面,我國現在戲曲發展并沒有建設專業的音樂學院來進行專業的泗州戲的完善系統的教學,泗州戲專業知識的教育缺失,導致泗州戲文化創作的不利地位,從而加劇泗州戲音樂人才的缺失;另一方面,國家和政府對泗州戲的重視程度不夠,并沒有給予足夠的政策、法律、經濟等不同方面的支持,使泗州戲在人們群眾生活中的影響力并沒有起到多大的波瀾,人們對泗州戲的了解并不是很深。任何一種文化缺少了年輕血液的注入,都不會發展的長久。

(二)泗州戲逐漸成為“中老年人的藝術”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現如今聽泗州戲的觀眾絕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輕觀眾所占比例較少,使泗州戲逐漸成為“中老年人的藝術”。分析導致這一方面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兩點:第一,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等互聯網的普及,觀眾越來越多的從互聯網上獲取休閑方式,這些途徑能夠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彩,進入門檻相對更低的獲取模式;第二,一些地方政府和組織團體為了能夠追求政績的考核,開始批量化、公式化生產大量泗州戲曲目,然而卻逐漸脫離人民群眾,從而致使一些觀眾的流失。

(三)泗州戲自身創新能力不足,呈現出“衰退”趨勢

“泗州戲的現代困境首先體現在傳統劇目的活力喪失,演出市場極度萎縮甚至是逐漸消失。這不僅是由于戲劇本身的發展空間愈發狹小,同時也是由于傳統文化在新型社會中的‘話語權’被削弱?!盵2]自從上個世紀后半期,泗州戲文化逐漸進入“衰退”趨勢,表現為:首先,泗州戲的演出的時間逐漸縮短。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日程安排的越來越滿,很難再找出充足的時間來欣賞泗州戲的文化內涵;另外,泗州戲文化創作的數量在大幅度減少,之前泗州戲能夠被世人所耳熟能詳的曲目眾多,而經歷多年的發展,泗州戲所能夠讓人們知道的還是有限的。

三、泗州戲網絡傳播策略

(一)泗州戲文化宣傳網站

建設泗州戲文化宣傳網站是泗州戲網絡傳播策略之一。網站的戰略定位就是以展示、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泗州戲為內核,以傳承、弘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為己任。

網站采用的是B2C電子商務模式,利用該網站將有關泗州戲的各種資訊呈現在廣大網民朋友的面前,讓更多的人了解泗州戲文化。網站結構主要包括:首頁、網站簡介、文化宣傳站點以及其他有關泗州戲方面的內容。

1.首頁

對于整個網站而言,首頁是最先考慮的。首頁制作得好,會吸引許多潛在的客戶。在網站的首頁上,有關于泗州戲的圖片陳列和文字介紹,以及一些重要的消息和鏈接。

①戲迷登陸:戲迷朋友注冊,加強管理。

②友情鏈接:友情鏈接的作用可以讓更多的網民來瀏覽自己的網站,增加瀏覽量,從而增多潛在客戶。

③與我聯系:為戲迷朋友提供及時服務,弘揚泗州戲文化。

2.網站簡介

按照網站的經營目標,簡略介紹網站的文化、相關動態、與我聯系等。

①網站文化:介紹站點文化及泗州戲文化的起源發展。

②相關咨訊:提供最新的泗州戲文化新聞導讀。

③與我聯系:相關工作人員的電話及地址,QQ或EMAIL等聯系方式在此欄中可以看到。

3.作為一個文化宣傳站點,泗州戲文化展示是非常重要的。

①基本介紹:對泗州戲的基本介紹,使瀏覽者了解泗州戲的內涵、外延等。

②相關動態:網站對一些發表個人的看法進行整理,通過一個主題進行發表,使戲迷朋友之間可以圍繞這一主題討論,尋找話題。

③精彩留言:與網友進行互動,挑選精彩評論進行發表。

4.其他

①泗州戲的藝術特色。泗州戲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頭、小頭、丑等幾類,帶有明快活潑、質樸爽朗、剛勁潑辣的特點,充滿濃郁的皖北鄉土氣息。

②泗州戲的傳承價值。泗州戲因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早在2006年5月20日就已經通過國務院的批準,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③泗州戲名家。李寶鳳、孫鳳華等名家的資料介紹以及相關表演視頻。

(二)微信公眾號

據2016年微信公布數據顯示,現有微信全球共計8.89億月活動用戶,新興的微信公眾平臺1000萬個其中61%的用戶有瀏覽微信公眾號的習慣。[3]微信公眾號作為網絡時代用戶接入信息的主要平臺,以其多媒體信息推送、互動方便快捷等優勢,受到普遍青睞。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泗州戲傳承、傳播,是當前泗州戲網絡傳播的重要舉措。

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多樣化,互動服務,多媒體信息推送以及即時性、精準傳播等特征,使得它在當今社會中,成為了泗州戲文化傳播載體的較好選擇。一方面,泗州戲通過電子媒介的傳播,跨越時空的限制,極大地普及了泗州戲藝術;另一方面,訂閱號等新的藝術形態的產生,又極大地發展和豐富了傳統泗州戲文化。當前關于泗州戲的微信公眾號寥寥無幾,傳播形式單一,知名度不高,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亟待重視。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今天,泗州戲愈來愈需要依靠一種有用的載體來傳布信息,擴大影響力,為更多人所接受。微信公眾號這一載體很好地實現了泗州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可行性,使之在當今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三)虛擬博物館

虛擬博物館(Virtual museum)或數字博物館(Digital museum),是以博物館為主題,結合電腦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展示平臺。建立虛擬的泗州戲博物館可以將傳統的泗州戲文化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展示,弘揚傳統泗州戲藝術,擴大泗州戲的影響范圍,喚起人們對泗州戲的注意。傳統博物館的展覽方式以傳者為中心,參觀者處于被動接受地位,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而虛擬博物館可以填補實體博物館的不足,確立觀眾的導向思維,以觀眾為主體,觀眾處于主動選擇地位,加強觀眾體驗性的強化延伸。

數字虛擬技術已經成為博物館陳列展示提升服務和延伸文化內涵的重要途徑,借助高科技(3D數字技術、多媒體、虛擬技術)等技術,增加觀眾互動體驗環節,使觀眾得到獨特的文化享受的同時,增強了趣味性。通過對虛擬博物館文化展示和服務方式的探索,將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泗州戲文化。進入虛擬博物館后,通過數字平臺,關于泗州戲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歷史,都能清晰呈現。人們可以通過網站、公眾號或直接掃描二維碼等多種渠道隨時進入,進行一次泗州戲文化的精神之旅。

四、“互聯網+泗州戲”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以及相對應的方法

在網絡發展極速便捷的當今社會,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科技給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許多或隱或暗的沖擊,作為人們休閑文化的一種,泗州戲也毫不例外。在以“三網融合”(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為代表的沖擊下,泗州戲正面臨著傳承、發展和繁榮的十字路口。以“三網融合”為代表的互聯網能夠給泗州戲的發展帶來新鮮的血液,同時,在發展繁榮的過程中也要警惕和避免以下問題:

泗州戲融合新興技術發展的步伐應該更加扎實穩固,循序漸進,切忌拔苗助長。泗州戲的現代化應通過專業戲曲網站、微信和虛擬博物館等途徑大力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腳下的每一步,通過互聯網的發展,促進泗州戲不斷被更多人的所喜愛。

泗州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應該“不忘初心”,只有這樣才能“方得始終”。在借助互聯網發展的同時也不應該忘記傳承泗州戲曲藝術文化、培養戲曲文化、弘揚泗州戲文化,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將文化資源完全淪落為商人獲取經濟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應該學習和借鑒其他地方的“經濟搭臺,文化唱戲”的發展模式。

五、結語

近年來,泗州戲的發展受到了各種文化潮流的沖擊,呈現出衰退現象,怎樣才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是泗州戲長遠發展不可避免的挑戰。芬蘭著名學者勞里·航柯說:“把活生生的民間文學保持在它的某一自然狀態使之不發生變化的企圖從一開始便注定要失敗?!盵4]戲曲創作來源于生活,因此在當代泗州戲創作中,應該不斷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隨著互聯網和電腦的不斷普及,網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正是宣傳弘揚泗州戲的一條重要途徑。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逐漸忘記傳統技藝,忽視了傳統戲曲文化——泗州戲帶給人們的精神熏陶。當代大學生有義務挖掘、宣傳和弘揚泗州戲,使泗州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經久不衰。

綜上所述,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泗州戲發展和傳播媒介的多元化聯系密切,泗州戲的發展需要借助傳播媒介的力量,依靠網絡的力量來擴大影響。

猜你喜歡
泗州戲微信文化
安徽泗州戲唱腔特點與演唱風格研究
論微時代背景下泗州戲的傳承與發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泗縣探索
論基礎教育對泗州戲的傳承
誰遠誰近?
微信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