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詩詞之美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

2018-01-26 16:11祝媛莉
綜藝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流傳音樂作品詩詞

祝媛莉

《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改編成現代流行音樂,通過經典傳唱人的演繹,以及現場經典鑒賞團的解讀,帶領觀眾領略詩詞之美、傳統經典文化之蘊意。這檔將在CCTV-1綜合頻道開年黃金時段播出的節目,其宗旨是借由流行音樂賦予經典詩詞活力與生機,讓更多人傳承經典,使之“詠流傳”。

音樂為載體 文化是內核

用流行音樂演繹古典詩詞,這個概念在電視綜藝領域比較新鮮?!啊督浀湓伭鱾鳌方鉀Q了音樂節目價值觀承載的問題,同時,也為傳統文化節目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尋得突破口?!?《經典詠流傳》制片人兼總導演田梅介紹說。

央視總編室主任兼綜合頻道總監王曉真表示,CCTV-1綜合頻道不但是宣傳的主陣地,也是先鋒文化、主流文化傳播的主陣地?!督浀湓伭鱾鳌纷⒅貢r代化、時尚化、國際化的表達,節目將深度挖掘詩詞背后的深厚內涵,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解讀思想觀念,為現代文明追本溯源,樹立文化自信。

制片人兼總導演王寧表示,《經典詠流傳》是“文化節目的2.0版”,多數傳統文化節目是將傳統文化在電視上直觀呈現;《經典詠流傳》則將古典與現代結合,用通俗的流行音樂的表現方式重新演繹古代經典。

田梅曾打造公益音樂類節目《夢想星搭檔》《夢想合唱團》,在節目制作和資源調配上有經驗和優勢。音樂呈現方面,《經典詠流傳》有音樂總監劉卓、音響總監金少剛保駕護航,且匯集一批專業音樂人打磨音樂作品品質。節目包含民族、流行、戲曲、童謠、饒舌等豐富多元的音樂元素,演奏的樂器也是經典與現代結合,中西交融,足以呈現一場視聽盛宴。

需強調的是,“節目第一標簽還是文化,文化是內容,音樂是表現形式,形式服務于內容?!蓖鯇幈硎?,《經典詠流傳》中的每一首歌不僅在形式上與現代流行音樂結合,內容上也和當下生活、時尚發展融合,現代人能從中讀出現實意義,比如珍惜光陰、陽光生活等人生態度,“節目中,古典詩詞煥發了當代魅力?!?/p>

對于節目的現實觀照,田梅也有自己的體會。作為《朗讀者》總導演,如今打造《經典詠流傳》,她認為二者有一脈相承之處:前者以文學之名叩問生命。后者也強調對生命個體的關注,展現生命本身散發的光彩,展現對古詩詞的理解,以及對家國情懷的表達。

化繁為簡 靜水流深

經過一年多醞釀,2016年11月,《經典詠流傳》制作團隊正式建組,包括詩詞專家組、20多人的導演組、音樂統籌組、真人秀組等。

篩選詩詞時,詩詞專家團給了很多建議,節目規避了一些生僻詩詞,而在大眾熟知的唐詩宋詞上做文章,特別從中小學生課本里尋找適合改編成音樂作品的詩詞。王寧介紹,節目采用的詩詞從最開始的三五百首篩選到如今的一二百首。

對于經典傳唱人的選擇,田梅說,是否適合闡釋經典內涵、貼合文化價值是唯一標準?!肮澞繌娬{歌手與詩詞的故事,歌手生命體驗、思想觀點與古詩詞的匹配度?!?/p>

節目吸引近百位經典傳唱人加盟,包括成龍、楊洪基、胡德夫、王力宏、王俊凱、鳳凰傳奇、黃綺珊等,還邀請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加盟。比如,第一代中國女指揮家鄭小瑛,創作了50多首古詩詞歌曲的當代女作曲家谷建芬,中國第一代鋼琴家——現年88歲的巫漪麗……

節目也融入素人、跨界藝人等擔當經典傳唱人。一對在貴州支教的夫婦教了大山里的孩子100多首古詩詞歌曲。節目中,當這群孩子用純潔的聲音演唱清代詩人袁枚的《苔》,現場所有人都被深深感染。

與其他音樂類節目相比,《經典詠流傳》一期節目承載的音樂作品數量不多,大概6首歌曲,每期節目遵循一個隱性主題,重在歌曲內涵和創作故事的深度挖掘。沒有激烈的比賽,屬于賞析性節目。

每期節目,經典傳唱人逐一演繹音樂作品,分享個人感悟,并同現場4位鑒賞團嘉賓一起賞析,挖掘詩詞故事。觀眾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能領略當年詩詞作者創作詩詞的際遇和心境,當代人的情緒和時代脈動也蘊含其中。

王寧說,《經典詠流傳》娓娓道來,很平靜,但對詩詞音樂作品的開掘很深入。正因為節目沒有比賽,才有更多空間走心,帶領觀眾走近詩詞作品更深處。

中國古典詩詞如同傳統山水畫,講究“留白”,主張言有盡而意無窮?!督浀湓伭鱾鳌返碾娨暬尸F也刻意進行控制,不希望“太滿”。每首歌曲的舞臺編排不過于復雜。舞臺營造神圣而莊嚴的“殿堂”感,錄制現場共有1300多只燈,但不會全部打開讓舞臺變得花哨。整體舞美符合中國人審美情趣。

以詩歌之名傳承經典

田梅認為,《經典詠流傳》不是一檔簡單的節目,是承載了價值觀的創新表達,承擔了傳承文化經典的使命?!拔覀兲貏e希望節目中的歌曲被大家傳唱,走進校園,走入中小學生教材,真正達到文化傳承的效果?!?/p>

創作《明日歌》時,田梅對音樂制作人賈軼男說,希望他將自己5年級的女兒作為受眾,作出的歌曲能夠讓孩子聽得懂、會跟唱。于是,就有了經典傳唱人王俊凱演唱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朗朗上口的旋律很容易讓人聽過一遍后能在心中久久回響。田梅介紹,《明日歌》已經走進校園,在中小學生中傳唱開來。

除了《明日歌》,《登鸛雀樓》《將進酒》《送別》《陋室銘》《梁?!贰锻髂肌贰短Α返榷炷茉數慕浀湓娫~均將在節目中被創新性傳唱。

田梅說,節目力求從普及性、音樂性、藝術性、知識性等不同維度詮釋經典詩詞音樂作品,他們是“按照國家文化工程打造節目”。據介紹,《經典詠流傳》得到了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

央視創造傳媒總經理、總編輯過彤說,與CCTV-1綜合頻道聯手制作這檔融合文化與音樂的原創節目,對團隊來說又是一次“挑戰不可能”.“我們期待《經典詠流傳》不僅成為現象級的電視節目,更能引起社會熱潮,讓大家關注經典。這也是央視創造傳媒一直堅持的社會責任?!?/p>

“用音樂加持古典詩詞,會讓文字力量加深,記憶效果翻番,投入的情感倍增。如果一首詩詞加上一段音樂,大家聽了之后能記住,哪怕多記住了1年、5年或者10年,都將是我們做得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蓖鯇幷f道。

為了做到“流傳”,節目特別采用了“用歌傳唱經典 用心開啟分享”模式?,F場經典傳唱人演唱歌曲,鑒賞團和現場觀眾點亮紅心表達對經典音樂作品的喜愛和支持。當人數過半,經典傳唱作品微信搖一搖分享通道正式開啟,電視機前的觀眾可以參與轉發、分享。

對于將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的這檔節目,CCTV-1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寄予厚望,他表示,《經典詠流傳》即將開啟的不僅是一檔電視文化節目,而是引發全民參與的文化現象:詩歌唱經典,中國正流行。endprint

猜你喜歡
流傳音樂作品詩詞
詩詞書法作品
【詩詞篇】
高祥杰
背詩詞的煩惱(下)
背詩詞的煩惱(上)
迎額頭崩出的字
碩寶成長語錄(二十一)
鋼琴音詩化的廣西壯族民歌音樂淺析
從叛逆到妥協的音樂巨人
基于網絡背景下的著作權保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