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寫聯動:把興趣寫作帶進語文新課堂

2018-01-28 07:51|
教育家 2018年41期
關鍵詞:考場交流課文

文 |

在關于寫作和閱讀教學問題的調查中,不難發現:學生寫作興趣缺乏,難下筆,作品虛假,言之無物,是突出的問題;學生閱讀面窄,自主閱讀時間沒法保障,缺少閱讀方法指導,也是突出的問題;閱讀和讀寫兩張皮,不容易發揮合力,以致于課堂效率低下,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讀寫聯動、“三位一體”語文新課堂建設研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步開展,并取得研究成果的。

以讀寫為內在聯系的并進“三大板塊”

所謂“讀寫聯動”的語文新課堂,是指以讀寫為內在聯系,打造“隨筆寫作、課文教學、自主閱讀”三大板塊合力并進的新課堂。其中,隨筆寫作以課上和課下隨筆為日常寫作方式,以讀、評、悟、改、展為促進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和釋放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潛能,實現真切、自信、個性、暢快的表達。

同時,針對以往課文教學偏重閱讀訓練的現象,做出方向調整,讓課文教學和寫作教學實現聯動,從讀到寫,以寫促讀,讀寫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另外,保證閱覽室內外的學生自主閱讀時間,因為這對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至關重要。同時,探索提升自主閱讀效率的方法,尋找自主閱讀和寫作接軌的有效途徑。

總之,以上三大板塊課堂,“讀”和“寫”具有內在聯系:隨筆寫作從寫作到閱讀,以讀促寫;課文教學從閱讀到寫作,以寫促讀;自主閱讀則讀讀寫寫,讀寫結合。

讀寫相互促進 閱讀深化思考

讀寫聯動語文新課堂教學改革,是分以下三步推進的。

隨筆寫作,從寫到讀。隨筆寫作的課堂是從借鑒“隨筆化寫作”的基礎課型——情境隨筆起步的。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經歷體驗,然后在寫作中一吐心聲,在展示中體味收獲。這種看似玩得很痛快的課,能告訴學生寫作其實很有趣,寫作其實很容易,寫作其實來源于生活。

學生能夠洋洋灑灑寫出很多文字了,但是寫得出,寫得多,并不見得寫得好。所以,我帶領課題組的老師嘗試了重在讀評交流,讓學生發現自己作品優點和問題的隨筆讀評課,重在提供閱讀材料,讓學生讀中自悟的隨筆讀悟課,重在借鑒方法,修改提升的隨筆成文課。然后,根據語文課時的需要和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推出了整合后的隨筆寫作新課堂。在七年級推出“情境寫作綜合課”,在八年級推出“讀悟評改課”,在九年級推出“隨筆與考場作文課”。

情境寫作綜合課的理想狀態是體驗深刻、寫作暢快、展示滿意、讀中有悟、評改有效。

讀悟評改課的基本流程是:在學生隨筆展評過程中,師生共同發現問題;教師主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選文章讓學生讀,學生在讀自己作品、同伴例文、教師作品、教材課文、課外經典的過程中自悟寫法;學生自選方法,修改提升自己的文章或同伴文章;學生展示修改后的成果。

隨筆與考場作文課的基本思路是:學生瀏覽自己的隨筆,同時欣賞優秀考場作文,在比較中發現差距;教師明確考場作文的標準,提出修改建議,點撥轉化思路;學生閱讀老師提供的優秀文章,悟尋方法,修改提升自己的隨筆。這也正是把隨筆轉化為富有含金量作品的一個重要環節。

不管是情境寫作綜合課,還是讀悟評改課、隨筆與考場作文課,我們都會提供有針對性的閱讀作品。這些作品除來自學生、師長的創作外,大多出自課文,或者課外經典。對這些作品的閱讀、感悟、評價、交流,往往發揮常規閱讀教學的效用,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隨筆寫作的教學思路:從寫到讀,以讀促寫。

課文教學,從讀到寫。如何提升課文教學效率,一直是語文老師們樂于探索的問題。我的做法是,把課文重新整合為重點教讀、要點自讀、背誦鑒賞、文言導讀四大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慮哪些文章適合以讀帶寫;哪些文章適合在寫作課上作為讀悟材料來促進寫作。這種分類整合在促進讀寫接軌的同時,有效節約了時間,提升了效率。

重點精讀課的基本流程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預習,整體感知;展示交流,多邊互動;拓展閱讀,創作提升;檢測反饋,總結收獲。其中,創作提升環節,是指由閱讀教學向寫作延伸。常用的方式有:賞析文章精彩處,提煉寫法,仿寫實踐;結合內容,改變文體,進行改寫;根據文章有價值的留白,進行補寫;根據意味深長的結尾,進行續寫等。無論哪種隨筆方式,都是從讀到寫,以寫促讀。

要點自讀課基本流程是:一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二查作者作品,標畫練習字詞;三批課文,圈點批注精彩語段;四讀課文,提出困惑,設計問題;最后,點撥拓展,當堂檢測。

背誦鑒賞課和文言導讀課,也不容忽視,基本流程中也會涉及簡短易行的課堂隨筆。從統編版本語文教材的編排來看,比較適合于實現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聯動。

自主閱讀,讀寫結合。卷軼浩繁,任何人都不可能讀盡天下書。為此,我幫學生把自主閱讀的書目分為三級:同時段師生必讀篇目、教師推薦書目和學生自選書目。如七年級上冊,配合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教學內容,我和學生同讀了《繁星·春水》和《朝花夕拾》。教師推薦閱讀了史鐵生作品的相關文段。同時,在語文課上開展閱讀交流或讀書展評活動,

在讀書過程中,針對學生閱讀浮光掠影、不夠深入的問題,我一般會開展學生讀書卡制作比賽,學生查作者、析背景、劃要點、作批注、編提綱、摘佳句、寫讀書筆記,這樣既提高了閱讀質量,又促進寫作能力的發展。為解決學生讀寫不能接軌的問題,我建議學生在寫讀書筆記時做到讀、摘、評、仿一體化。既使閱讀思維走向深入,能搭起閱讀和寫作的橋梁,有利于提升寫作能力。

名著導讀課導什么?我認為首先是興趣,其次是方法,再其次才是名著的內容。比如,《朝花夕拾》導讀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在文中找童年趣事,借此消除學生和經典的隔膜。然后引導學生嘗試用讀整本書的方法:用瀏覽法整體把握全書,用略讀法理清每篇內容,用研讀法走進精彩細節,用跳讀法作專題研究。

閱讀交流課的流程是:課前師生同讀,課初學生閱讀展示,老師采取問題引領的方式引領學生共賞經典,然后學生隨筆寫作,最后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在閱讀交流課上,讀寫結合是實現課堂動靜結合,讓閱讀有效沉淀的辦法,從學生的作品來看,閱讀交流課后學生寫下的文章,比起之前讀書筆記中的思考,明顯深入了很多。

自我反思與提升是不竭的動力

隨筆寫作、課文教學、自主閱讀三大板塊的讀寫結合,使單調的語文作業及批閱形式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我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隨筆本,里面是學生的課堂即席隨筆、課外生活隨筆及閱讀筆記,不難發現,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是他們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痕跡。他們每個人還有一本不斷豐富的精品集?!冻缎恼Z》《我們的旅途》《且思且?!贰豆P下北中》是孩子們精心撰寫的個人作品集的名稱。不管是隨筆本中的半成品,還是精品集中的好文章,都是學生最富有生活氣息和真實感受的寶貴素材,將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動力。

讓語文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富有成就感的課。他們喜歡閱讀,課上讀、課外讀,閱讀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也喜歡寫作,寫得暢快,展得得意,讀中有悟,評改用心,表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寫作熱情和水平。

學生的作品在各級各類作文大賽及語文能力比賽中獲獎時,孩子們綻放了燦爛的笑容。作為老師,我看到他們的笑臉,我欣喜地聽到了生命拔節的聲音。

猜你喜歡
考場交流課文
如此交流,太暖!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牽牢平移手 考場穩穩走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背課文的小偷
考場上怎樣才能寫好記敘性散文
期末小考場
考場借筆
背課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