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解決中職生數學學習動力不足的策略

2018-01-29 05:33李文彬
天工 2018年3期
關鍵詞:講授動力中職

文 李文彬

學習動力的形成,需要從許多方面去解決。中職生的主要特點有:一是普遍對前途悲觀失望,沒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些還沾染不良習氣;三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漫不經心,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些根深蒂固的頑疾時刻影響著中職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更是阻礙著他們今后的發展。針對中職學生現有的文化基礎和思想現狀,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端正自己心態,融洽師生關系,做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師

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崩蠋熢谧约旱慕逃虒W過程中,就是同學生心理交往、感情交流的過程。這種交往和交流不斷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融洽的師生關系更利于學生對老師所教知識的渴求。課堂上,創建一種和諧溫馨、嚴肅活波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接受老師傳遞知識的同時,還沐浴著老師的愛。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崇敬、愛戴、信任,建立起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這樣學生就樂于接受老師和老師講授的知識。

二、改革教學模式,合理課程設置,激發學習熱情

由于中職教育是以職業教育為目標的,對中職生的數學教學應因材施教,根據專業特點進行個體規劃、專業引導,注重應用性,要引起學生對數學的重視,從根本上轉變對其“無用”理念的認知,進而點燃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例如,對于機械專業,可側重對立體幾何、平面向量的教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則要側重對方程、數列、矩陣等知識點的教學。根據學生所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將抽象的數學科目“平民化”,回歸到數學研究的本質,為生活實際與專業技術服務,從而引起學生對數學的重視。

三、挖掘生活素材,巧設問題意境,激發學習動力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作為我們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為了避免學生覺得數學的枯燥和乏味,對數學學科產生厭倦感,就應該從與學生生活相關或其感興趣的問題和事例來引入教學。例如,我在講授“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這一章節時,利用以下生活素材: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模擬擔任銀行柜臺工作人員和儲戶,分別提出問題,計算出分期付款的本、利之和?;蛟偬岢觯骸耙粋€月時間內(按30天算)每天給你1千元,在這30天里,你第一天給我1分錢,第二天2分錢,后一天給我的錢數是上一天的2倍。你們愿不愿意?”這些問題能立刻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這到底是不是一個陷阱?這就是一個等比數列求和的問題,就需要我們一起探索出等比數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通過這個生活實例自然引入到老師對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講授中,同時也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動力。

四、讓學生自己動手,品嘗成功的喜悅

數學課堂上如果能讓學生自己動起來,特別是對于文化課基礎較差的中職生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在平時課堂教學中,總是先穿插問題讓學生討論,這節課的知識點與社會哪些事物有關?利用這些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本節課與哪些知名人士有聯系?發生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提出來,再由老師及時提醒、點撥,最后的正確結果一定是要學生經過努力探究而得到的。例如,我在講授《橢圓的定義》這節課時,為了讓學生直觀認識橢圓,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工具畫出圖形來。教材中的概率問題、利率問題、對稱問題、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等,都是適合學生自己動手,去觀察、去總結。 由此可見,在數學課堂上,抓住學生好動、對新鮮事物好奇的的特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腦和多動手,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總之,作為一名中職數學教師,應該及時地發現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靈活采取相應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使學生在豐富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

猜你喜歡
講授動力中職
學習動力不足如何自給自足
新形勢下中職生“工匠精神”的培養
數學課堂“限時講授”教學策略
應用多媒體技術 創新中職德育課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關于中職土木工程測量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探索分析
動力船
淺談中職英語教育三部曲
基于多動力總成的六點懸置匹配計算
淺談數學課堂講授的時機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