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的智慧

2018-01-29 18:18彭寧蕤
高中生學習·高三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誤會責任感成就

彭寧蕤

“放”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放”,是放人。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他人產生或大或小的誤會。這時,庸人與智者的區別就體現在能否“放人”上。如果一個人心中堆滿怨恨,“放”不下,必然不會聚攏眾人,從而形成力量;而“放”得下的人,則可以讓一次誤會碰撞出好感,從而轉化為成功的契機。當年韓信如果不放過那個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無賴,就不會成就淮陰侯的傳奇。

由此看來,“放”不僅是放別人一條生路,也是放自己一條生路。放人,是一種使人達到外部平衡的智慧。

“放”,是放己。有人在暮年常感嘆人生之艱難之無味,其實是因為沒有學會“放己”。放自己一馬,也許很多看似過不去的坎就過去了。近年來,學生未能考中理想大學而自殺的悲劇偶有發生。很多人為這些選擇在最好年華結束生命的學生惋惜。事實上,那些學生怎么會不知道這些道理呢?只是他們不肯放過自己罷了。蘇東坡宦海沉浮,一生都在艱難中,周而復始的召回與放逐,那是怎樣的苦痛?而東坡選擇“放”己了。他在仕途上放過自己,收獲了天地的詩意,成就了光彩的人生。若是那些沉湎于苦痛的人(當然包括未能考中理想大學而自殺的學生)也懂得放過自己,或許就能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放”過自己,是一種使人達到內部平衡的智慧。

有人一生痛苦,只因不會“放人”,也不會“放己”。也有人把世間萬物都“放”開,毫無追求,那么就只能庸庸碌碌過一生。南懷瑾先生曾將人生態度分為三種——追逐,厭離,鄭重。誠然,追逐就會徒增煩惱,給自己制造超脫平凡的障礙。那么,沒有欲望,不在乎一切的厭離就好嗎?有人曾說現在的中國年輕人是“早衰”一代,面容未老心已衰。什么都不追求,過一天是一天。那些整日流連酒吧夜店的紅男綠女,看似滿是欲望,其實已經失了人生最大的欲望——征服生活。一個對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怎么會有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的社會何來信任?

“放”是一種智慧,什么時候該“放”,什么時候該追求,這是人生重要的一課啊。endprint

猜你喜歡
誤會責任感成就
誤會
初中生責任感發展的差異性調查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燧人氏鉆木取火
年輕有為
責任感等2則
尋找失蹤的少女
《你誤會了》等
試論責任感的評價與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