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豐收頌黨恩巴楚兒女跟黨走新疆巴楚縣舉行首次卡龍琴大型演奏會

2018-01-30 20:22王義兵龍方林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木卡姆紅海胡楊

王義兵 龍方林

2016年11月8日,巴楚縣“慶豐收·頌黨恩——巴楚兒女跟黨走大型農民文化展示活動”在該縣4A景區紅海景區舉行,活動首次以巴楚縣近150位民間藝人共同演奏卡龍琴為主旋律,其他各種樂器合奏形式進行,現場一千多名當地農民應聲跳起了歡快的刀郎木卡姆舞,展示出巴楚人民慶豐收、頌黨恩的歡快和喜悅之情。同時也掀起了巴楚縣大漠胡楊游的高潮。

卡龍(Kalon)琴是維吾爾樂器里弦最多的古老彈弦樂器,清代史籍中稱七十二弦琵琶、“喀爾奈”,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近似古箏,但比古箏的音色更明亮,是演奏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它盛行于新疆的巴楚、麥蓋提、喀什、和田、莎車一帶和哈密等地??堃羯p細悠揚,委婉動聽,令人心曠神怡。相傳古老的刀郎人將枯死的胡楊從中間掏空,加工成槽狀、旋成弧、箍成桶,做成琴箱,琴長85厘米,寬55厘米,高15厘米,琴弦固定為19對,用獸骨做琴軸,用羊腸做琴弦,后來用共鳴箱代替胡楊木殼,鋼弦代替羊腸,鐵軸代替獸骨,經過改進的卡龍琴,聲音更加優美悅耳,深得人們喜愛??埱傧底灾螀^級非遺項目。

《十二木卡姆》就是12套古典音樂大曲,現代維吾爾語中,“木卡姆”除“古典音樂”意思外,還具有“法則”、“規范”、“曲調”等多種含義,它由12部木卡姆組成,每一部又由大乃格曼(大曲naghma)、達斯坦(敘事詩dastan)和麥西熱甫(民間歌舞mashrap)三大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又由4個主旋律和若干變奏曲組成。合歌、樂曲20至30首,長度2小時左右。全部演唱完《十二木卡姆》需20多個小時。其中每一首樂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具有和聲特色的獨立樂曲,為木卡姆伴奏的樂器有卡龍琴、薩塔爾、彈布爾、熱瓦甫、手鼓、都塔爾等。木卡姆體裁多樣,節奏錯綜復雜,曲調極為豐富。生動的音樂形象和音樂語言,深沉緩慢的古典敘誦歌曲,熱烈歡快的民間舞蹈音樂,流暢優美的敘事組歌,在藝術成就上是無與倫比的,是維吾爾音樂的脊梁,是打開維吾爾族文化的金鑰匙,是中國、印度和伊斯蘭古典音樂精華的融合體。

在新疆的維吾爾族群眾中,每逢佳節、婚禮、盛夏之夜或豐收之后,人們常常聚集在一起,舉行載歌載舞的“麥昔萊甫”,表達內心的歡樂,男女青年則用它來傳遞愛慕之情??埵恰胞溛魜砥铡敝醒葑喙诺湟魳贰笆究贰彪x不開的樂器,更是演唱“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特別是演奏“刀郎木卡姆”的散板部分,最能發揮它風格濃郁的特色。

2014年紅海景區成功創建4A景區,紅海景區位于巴楚縣阿納庫勒鄉,距巴楚縣城12公里。由喀什河濕地、紅海水上樂園、絲綢古道驛站、胡楊海等四大旅游景觀區組成,是集湖泊、河流、草原、濕地、戈壁、胡楊林于一體的生態景觀區,主要以絲路古道為金絲線,將水系景觀、大漠胡楊、人文風情串聯而成,素以其古老之文明、沙漠之綠洲、胡楊之故鄉、景色之壯美的地域風光吸引著眾多游客,成為南疆不可多得的原始生態胡楊旅游之地。

當天在景區金色胡楊島的水上舞臺上,隨著150多位巴楚民間藝人用卡龍琴、刀郎熱瓦甫、彈撥爾、熱瓦普和手鼓等樂器激情演奏,在溫婉明亮的卡龍琴樂聲中,民間藝人唱起了粗獷嘹亮的刀郎木卡姆民謠,訴說著心中的希冀,激越的手鼓聲震撼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在場的千余名農民在紅海景區的曲爾蓋金色胡楊島上翩翩起舞,幾十名“胡楊古麗”身著絢麗的艾德萊斯長裙在金色胡楊林里的走秀,把金色的胡楊島裝點得分外妖嬈。

古喀什河岸邊的胡楊樹下、湖心廊橋上,身著盛裝的農民群眾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整個紅海景區成為一個歡樂的海洋,民間藝人和上千農民用自己的琴聲、歌聲和粗獷的舞蹈,表達著一個共同的心愿——慶豐收、頌黨恩,巴楚兒女跟黨走。endprint

猜你喜歡
木卡姆紅海胡楊
美到極致的胡楊
胡楊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存
炎熱的紅海
春天的小船
炙熱的紅海
家風伴我成長
第七章炙熱的紅海
從樂律學特征談維吾爾木卡姆的文化屬性
樂舞之魂木卡姆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