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肉脯中的“陷阱”

2018-02-07 16:50李園園
家庭百事通 2018年2期
關鍵詞:肉糜瘦肉配料表

李園園

不少消費者認為肉脯是瘦肉的精華,跟壓縮餅干一樣,吃一塊肉脯頂吃好幾塊肉,是有營養的好零食。那么,真的是這樣嗎?

肉脯分兩種

把肉變成肉脯需要加工,根據加工方式不同,市售的肉脯大概有兩類。

肉脯 將肉去掉筋腱和肥膘,剩下的瘦肉直接切片制成。其特點是瘦肉切片,肉脯的紋理清晰。

肉糜脯 將肉去掉筋腱,保留肥膘,攪碎后拼接而成。其特點是肥瘦肉一起攪碎,幾乎看不見肉的紋理。

挑選肉脯應看包裝

除了外觀可分辨兩者外,還可以通過看包裝袋上的配料表進行分辨。

配料表 如果用的是瘦肉,商家不會錯過這么好的一個賣點,一定會在標簽以及配料表中寫明是“瘦肉”。

營養成分表 瘦肉與肥瘦相間的肉,蛋白質與脂肪含量差別很大,所以看營養成分表的數據,就能立即現原形。一般肉脯的蛋白質含量不低于28%,有的甚至在35%以上,脂肪含量不高于16%。而肉糜脯的蛋白質含量≥25%,脂肪含量≤18%就算符合要求。

總的來看,肉糜脯蛋白質含量比肉脯少,而脂肪含量比肉脯要高。顯然,肉糜脯的營養價值與品質遠不如肉脯。

肉脯也分等級

同樣是肉脯,品質也有高有低。根據蛋白質含量多少,肉脯可以分為特級、優級、普通級:特級肉脯的蛋白質含量≥35%,同時脂肪含量≤12%;優級肉脯的蛋白質含量≥30%,同時脂肪含量≤14%;普通肉脯的蛋白質含量≥28%,同時脂肪含量≤16%。

所以,級別越高的肉脯,所用的原料越“瘦”,營養價值相對也越高。消費者在買肉脯時,建議先看看其營養成分表中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選購蛋白質含量高的。

小心“添加劑”

廠家為了讓肉脯更美味,往往在制作過程中添加食鹽、魚露、醬油等調料,而這些調料又增加了鈉含量。另外,廠家還會加入含鈉的食品添加劑,如脫氫乙酸鈉(防腐劑)、D-異抗壞血酸鈉(抗氧化、護色作用)等,都會導致肉脯的鈉含量飆升。本來瘦豬肉的鈉含量每100克僅有57.5毫克,而做成肉脯后鈉含量每100克高達2000毫克,即每100克肉脯的鹽含量達5克,比原料肉高出約34倍。

此外,加工肉脯要經過腌制、攤篩、烘干、烤制等眾多工序,瘦肉中原本豐富的B族維生素以及鐵等礦物質,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所以,論營養,還是新鮮瘦肉更好。肉脯雖美味,也僅限于偶爾、少量的品嘗。endprint

猜你喜歡
肉糜瘦肉配料表
黃原膠-魚肉蛋白共凝膠作用制備高性能蝦肉糜凝膠
益生的菌
食品配料表,你怎么看?
補氣補陰就吃黃精燉瘦肉
小麥淀粉改善蝦肉糜物料特性及其3D打印適應性
利用低場核磁共振及成像技術鑒別注水肉糜
跟蹤導練(三)
要肥肉還是瘦肉
食物的秘密都在配料表
吃過多瘦肉易長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