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數據造假的病理及后果分析

2018-02-08 00:42關浣非
中國經濟周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經濟

關浣非

2017年年初,遼寧省領導自曝2011年到2014年,省轄市、縣財政存在數據造假行為,且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手段多樣等特點,虛增金額和比例從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趨勢。并表示,2016年遼寧省地區生產總值沒有完成預期目標,主要原因是過去一個時期,經濟發展思路一度背離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含有水分。但遼寧自曝大面積經濟數據造假,已是造假期間時任省委書記王珉被調查之后了。

2018年年初,天津濱海新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宣布,濱海新區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由10002萬億元調整為6654萬億元,縮水約33.5%,縮水幅度達3348億元。

2018年1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公開承認財政和經濟數據大幅造假。經審計部門核算后,內蒙古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人民幣,占總量的26.3%;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這相當于呼和浩特當年的GDP總量。

經濟數據造假,這是中國存在多年的一個頑疾,如去年中央巡視組就已查出,吉林和內蒙古經濟數據造假。這里不細究遼寧、內蒙古、天津2016年經濟數據造假規模有多大,只想提出這樣一系列問題:在有《統計法》的情況下,為什么一些官員仍敢于數據造假?為什么現在這些省份自曝過往的經濟數據造假?有沒有可能遏制住這種經濟數據造假現象?數據造假危害究竟有多大?

經濟數據造假如何成為可能?

不能否認的是,經濟數據造假首先與政治生態有一定關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對下級官員的考核主要集中在GDP增長方面,一些官員為了自己升遷、迎合上級需要,或者是局部利益,把經濟數據當成了可以隨意揉捏的玩具泥,需要大時就可以大,需要小時就可以小,需要圓時可以圓,需要扁時可以扁,以致出現了一副對聯調侃這一怪象:上聯是“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聯是“下級騙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橫批是“數字出官,官出數字”。

不要說心術不正的人,就是心態正常的人對一件只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卻未必會帶來責任和風險的事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也是不難揣測的。而在一些特殊的政治環境下,經濟數據造假不僅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更變成了一種攀比和競賽,如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發生在中國的那場“大躍進”,經濟數據造假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另外,粗放的統計方式、統計手段也給一些官員造假提供了可能。中國的統計制度是分級核算,這樣的統計方式無疑給經濟數據造假提供了相當大的可能空間。

經濟數據造假現象還同數據造假不會對社會運行秩序、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和不良影響的觀念有關,人們通常只會關心自己眼前利益的得失,不會去關注那些自己根本理不清頭緒的經濟數據的真偽。

經濟數據造假危害幾何?

關于經濟數據造假的危害很多人已有討論,最主要的應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污染政治生態。經濟數據造假既是一種政治生態的結果,也會污染政治生態,如果這種表面上看僅存在于政府工作某一領域的弄虛作假現象蔓延開的話,不難想象全社會會出現一種什么樣的亂象。

二是會影響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決策。上情不能下達和下情不能上達是影響施政效率的兩個重要問題,任何政府的決策都離不開充足的數據基礎,不實的數據會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決策帶來怎樣的影響不難想象。

三是經濟數據,尤其財政數據造假,不但影響到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轉移支付規模,同時也會降低市縣政府的可用財力和民生保障能力,會造成坐吃山空、捉襟見肘的窘境,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國家財政內外交困的局面。經濟數據造假雖然不是老百姓導致的,但最后倒霉的一定是老百姓。

四是經濟數據造假必然會影響投資者對當地經濟、財政、金融風險的判斷,造成相關投資的不當決策,降低投資效率。

地方為何自曝家丑?

是什么原因導致一些省份自曝過往的經濟數據造假,其背后的考慮可能各不相同,一個正面的主要原因是十九大報告確立了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經濟導向目標,以往長期存在的“以GDP論英雄”的政績觀和考核機制都將因此而改變,地方政府因此主動做了經濟數據管理上的修正。

有的是地方領導人更換后,新人不想為前任或前前任背黑鍋,故主動攤開問題,免得一段時間以后說不清責任,這也是多年以來一直困擾中國的“前任現象”,即問題都是前任領導留下的。

有的是想與上級博弈,以保既得利益之不失,或者能謀求更多利益。如營改增之后,原歸地方的營業稅變成了中央和地方分成的增值稅,虛報產值意味著要自己貼錢上繳中央財稅,這種“吹牛皮上稅”的事地方是不會愿意干的。自2017年以來,各地方表外融資渠道大幅收窄(PPP、政府購買、產業基金和平臺融資等),從金融領域能獲得的資金明顯減少,不少地區入不敷出的窘境顯著加劇,需要依賴中央財政返還補助和財政補貼,而未來4年又進入地方債償債高峰期,因此不得不自曝家丑,以爭取未來更多的地方政府債發行額度和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等支持。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長期經濟數據造假,寅吃卯糧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雪地里孩子”的游戲無法繼續下去了,因而不得不老實交代底牌。從制度層面上看,2017年6月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的《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方案》,對中國于2019年實行GDP統一核算作出了部署,即各省份的GDP數據屆時將由國家統計部門進行核算,不再由省級統計局負責。如果此前地方政府有所虛報,而交由國家統計局核算后出現和此前較大的數據差異的話,那地方可能就要“吃不了兜著走”。

數據造假何時休?

那么,這種數據造假現象究竟何時能夠休矣?

政府誠信是現代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3月7日到遼寧人大代表團參加座談時表示,經濟數據造假,不僅影響我們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決策,而且嚴重敗壞黨的思想路線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敗壞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應像十八大以來的反腐一樣,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清除在官場存在多年的經濟數據造假現象。此風不可長,必須堅決剎??!

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規則的嚴密程度,進一步清晰《統計法》及其他法律法規中經濟數據造假、慫恿經濟數據造假、對經濟數據造假失察罪責所應承擔的法律處罰規定,提高執法、執紀的嚴肅性及懲罰力度,對經濟數據造假毫不留情地予以打擊,該問責的問責,該入罪的入罪,在法律的基礎上遏制經濟數據造假現象繼續發生。

同時要調整和改革對官員的政績考核和任用辦法,圍繞社會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的高質量增長建立全新的考核體系和考核辦法,讓政府官場徹底摒棄急功近利文化,讓妄想通過造假而謀求高職者永無出頭之日。為此,要建立官員介入、干預統計活動的記錄追蹤控制體系,層層確立經濟數據未受外力擾亂的責任確定制度。對官員離任的審計應包括其任職期經濟數據真實性一項,并應建立永久承擔責任的制度。

而統計部門要致力改革和完善現行的統計制度和辦法。除了擴大經濟數據的采集范圍和延長觸角下伸的深度,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應用日益廣泛的今天,要前瞻性地對這些技術的應用作出部署,充分發揮這些技術在信息采集、比對、甄別、校正方面的功能。在金融活動滲透范圍與日俱增的情況下,統計部門要積極與其他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合作建立數據采集及比對機制,建立多維的經濟數據確真系統,通過對影響GDP總量的各部門基礎因子和相關變量的復核及倒推計算,確定有關數據的真偽。與此同時,要注意發揮政府有關部門和專業機構、金融機構對數據獨有的過濾和制衡作用,如稅務部門對數據的驗證和對造假者的懲治功能,發揮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對企業、對一定區域經濟數據失真的阻止和反懲作用。而在一些時間節點上,要特別留意季末、半年末和年末企業、行業、地區的經濟數據變化情況及趨勢,及時地發現異常狀況,及時地進行印證和矯正。

最后,對于公開承認經濟數據造假的遼寧、天津、內蒙古政府,恐怕需要有個說法,對誰主導的造假、應當承擔什么責任要有所交代,如果不了了之,那經濟數據造假之風就難以自行消亡。endprint

猜你喜歡
經濟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數讀中國經濟
經濟日歷
圖讀龍江經濟
中國經濟
Out of time
經濟
經濟年度人物
上半年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2003:工業經濟高速穩步增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