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科DIC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進展

2018-02-15 01:06韋毅
系統醫學 2018年10期
關鍵詞:產科肝素休克

韋毅

廣西省南寧市馬山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廣西南寧 530699

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在已經診斷的疾病伴隨的情況下,出現廣泛血管內凝血或者出血傾向的并發癥,因此該病癥不屬于獨立性疾病[1-3]。一般情況下該病癥在治病因子的作用下使得患者體內出現凝血因子,激活了血小板,造成血管內出現大量凝血物質,進而在患者血管內形成血栓,最終導致器官功能出現障礙,甚至患者出血貧血、休克等癥狀,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4-6]。而該疾病在婦女妊娠期發病幾率比較高,特別在孕晚期或分娩期的發病率更高,對孕產婦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并且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的發病速度比較快,孕婦常見的病癥為胎盤早期剝離、重癥妊高癥、羊水栓塞等,孕婦出現上述情況,一般需要終止妊娠或結束分娩,病情才能得以好轉[7]。由于臨床中對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診斷標準不一,治療方案也各有差異,基于此,我院就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進展進行深入研究,以下是具體的分析報道。

1 產科DIC的臨床診斷

1.1 發病機制

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發病主要源于組織凝血活酶釋放后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后,與血漿中的Ca2+、凝血因子形成復合物,最終形成凝血系統,導致患者血液循環中出血了凝血物質?;蛘吣笍睦w維蛋白原切下纖維蛋白肽A、B,在纖維蛋白單體下合成纖維蛋白,最終形成血栓,造成患者血液的循環流動,使得患者的器官出現缺血,損害器官[8-9]。此外,纖溶酶切割纖維蛋白,與纖維蛋白單體形成復合物,干擾了單體的聚合,進而導致患者局部出現出血現象。因此,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主要表現為發生血栓、出血、器官功能障礙等,甚至導致產婦出現重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產婦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1.2 臨床診斷

由于發生血栓、出血、器官功能障礙等是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主要表現,因此在臨床診斷期間主要從上述幾個方面進行診斷,具體操作如下。

①出血。由于出血是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主要癥狀,患者往往出現突發性的出血癥狀,但由于患者體質、癥狀嚴重程度各有差異,因此出血程度也各不相同,程度較輕者則表面為皮膚黏膜出血、傷口出血或者注射部位出現滲血現象,如果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則表現為內臟出血、顱內出血、分娩后大量出血等,其中在內臟出血方面主要檢查產婦的胃腸道、肺部、泌尿道系統等方面[10]。所以對于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的判斷可通過上述的出血病癥表現進行診斷。

②發生栓塞。由于患者在治療期間組織凝血活酶釋放后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后,容易對患者血液循環造成嚴重的影響,并在患者的血管中產生栓塞,導致患者的器官出現缺血、缺氧,甚至出現功能障礙的現象,如果患者身體組織出現嚴重缺血、缺氧,則導致患者身體組織大量壞死[11-13]。一般情況下,在臨床中主要針對患者肺部、腦部、腎臟、胃腸等部位實施檢查;如果患者器官血液循環發生栓塞,若在肺部,則患者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若栓塞發生在腦部,則表現為頭痛、偏癱、瞳孔異常、意識障礙等現象;若栓塞發生在腎臟,則患者表現為腰痛、少尿、無尿等癥狀。因此,可根據上述的癥狀對患者實施臨床診斷。

③微循環障礙?;颊呶⒀h出現障礙的原因主要源于血管閉塞后血液循環量減少,到達心臟的血液量減少,心臟排血量少,無法滿足患者身體各個器官對血液的需求量,如果患者血液循環障礙嚴重,將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或者休克的狀態[14]。此外,患者發生休克后,容易引起身體缺氧,導致酸中毒,再次加重了患者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的發展,進而導致患者身體血液循環形成惡性循環狀態,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

④微血管病性溶血。隨著孕婦血液中的溶血栓塞越來越多,患者血管內的凝血現象不斷加重,則血管將越來越窄,導致血管腔內形成纖維蛋白條索,在紅細胞通過血管時出現損傷,甚至造成血管破損,乃至孕婦出現大量的黃疸,當患者體內的血小板技術小于一定量時,患者的凝血速度下降,進一步加重患者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的發生。

2 產科DIC的治療

①從原發病的病原阻斷促凝物質。在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治療期間,首先診斷病癥,然后根據病癥進行采取治療措施。主要從治療原發病著手,即將激活患者體內凝血物質的來源進行阻斷,才能有效的預防DIC病癥的進一步發展,例如,在孕婦分娩期間為了控制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DIC)病癥的進一步惡化,需要控制感染,同時盡早幫助產婦分娩出胎兒,然后清理胎盤和子宮內的物質,如果產婦情況嚴重,則需要切除子宮[15-16]。由于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的引發包括胎盤早剝、胎死宮內、感染性流產、出血性休克等,因此需要從上述方面加強孕婦的臨床治療。同時還要在患者缺血、缺氧的情況下改善患者的上述癥狀,預防患者出現酸中毒,此外,還要加深對原發病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采取積極預防措施。

②要加強微循環的改善。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栓塞,因此在產婦懷孕期間需要改善患者微循環狀況,即幫助患者補充血容量,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患者血管中血液流量增加,能夠減少血管栓塞的形成,同時也能減少小動脈痙攣現象。一般情況下主要補充復方乳酸鈉液、全血和葡萄糖,還能促進患者血小板的凝聚,提高右旋糖酐對血管內皮細胞的修復作用。當然,在補充血容量期間還要注重對患者酸中毒和電解質水平進行糾正,同時也要禁止使用促凝血的藥物,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③合理使用肝素。肝素在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中運用能夠防止DIC進一步發展,主要源于肝素能夠對血小板、纖維蛋白等凝血因子的消耗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并能夠幫助患者血液凝血功能恢復正常水平。但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比較復雜,尤其是該病癥血液的高凝期非常短,在高凝期過后快速進入消耗性低凝期,因此用藥時間很難把握,如果對患者用藥時間出現差錯,不但不能對DIC病癥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反而增加患者出血概率,如果患者出現大出血現象,則很難控制[17-18]。因此,在產科臨床中使用肝素,需要在產婦處于高凝狀態使用,其效果顯著。并且在患者出現大出血的情況下,要輸新鮮血、血漿,如果醫院條件允許,則可以為患者輸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而對肝素的使用需要謹慎。一般情況下,具有顯著出血傾向或者患有潛在出血病的患者慎用肝素,同時對術后短期內患者的出血創面未完全止血的患者慎用,對結核空洞出血、潰瘍病出血、嚴重肝病或者高血壓腦病的患者需要慎用,減少不可控的意外發生。

④慎用催產素。在產科臨床中,如果產婦出現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癥狀,在生產期間,如果對產婦使用催產素,則產婦容易出現因宮縮乏力而導致的子宮出血癥狀。由于產婦在子宮大出血情況下處于休克狀態,患者肌肉松弛,因而肌肉失去了對藥物的反應性,即使使用催產素,對患者所起的作用非常小[19]。當患者情況嚴重的情況下,使用催產素反而不利于產婦分娩,因為使用催產素有可能將子宮血竇中的羊水和有形的物質再次擠入母體中,進一步加重了產婦的病情。如果在產科臨床中棄用催產素,則需要做好產婦搶救的準備工作,盡最大可能為搶救患者爭取時間。

⑤子宮切除。一般情況下,由于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患者容易發生出血性休克,為了有效控制患者DIC病癥的進一步發展,需要阻斷激活患者體內凝血的物質,因此需要對產婦的子宮進行切除,進而減少胎盤剝離面大血竇的出現情況,同時也能減少羊水和有形的物質進入母體血液中,避免出現再次循環,最終有效控制患者的DIC病癥[20]。近些年,隨著社會醫療技術的發展,目前在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患者發生出血性休克后對其宮腔內噴灑凝血酶,能夠有效控制子宮出血現象,進而避免產婦子宮切除。但對于偏遠地區醫院,由于先進技術的普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為了搶救產婦的生命,在必要的情況下實施快速子宮切除也是一種有效措施,并且在決定切除產婦子宮后,需要用最短的時間進行手術操作,為確保挽救產婦生命而節約時間。

3 討論

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發病因素比較多,而且該病癥屬于一種多發性的疾病。由于誘發產科產科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癥的因素比較多,主要包括胎盤早期剝離、胎死宮內、感染性流產和流產、休克、羊水栓塞等,其中胎盤早期剝離主要表現為顯性和隱性出血,在高血壓產婦中比較常見,而休克主要在出血性休克中比較常見,而且休克容易導致DIC病癥出現惡性循環,羊水栓塞的發生率比較低,但患者出現羊水栓塞現象,病死率比較高。因此在治療期間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診斷,然后根據診斷的結果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在治療期間以切斷發病源為主,其次對患者的微循環障礙進行改善,進而減少患者血管內栓塞的形成,最后需要對肝素、催產素進行慎重使用,進而防止患者出現大出血現象。

猜你喜歡
產科肝素休克
休克指數指導在外傷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護中的應用
助產士主導鎮痛分娩管理模式在產科中的應用效果
車禍創傷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預措施分析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模擬急救演練在產科住院醫師綜合培養中的應用
探討產科護理中常見風險與預防和處理方法
肝素在生物體內合成機制研究進展
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中肝素泵的故障處理及日常維護保養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療中的臨床研究
肝素結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