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字理,漫溯古詩教學深水區

2018-02-22 08:22仲以山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 2017年11期
關鍵詞:多義字理語義

仲以山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能背誦優秀詩文約50余篇,同時還要求小學生能認識3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這對小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記憶要求,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常常要求學生抄寫、背誦、默寫生字生詞和經典詩文,這使得不少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煩心理,反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妨將古詩詞背誦和常用漢字的學習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分析古詩詞中漢字的字理,由于有古詩詞語境的幫助,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同時,研究字理也能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詩詞的內容。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方法,能令學生逐步進入古詩詞深處,體會其蘊含。

一、追溯字源,深化理解

古詩詞言簡意賅,其中的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深刻的寓意。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追溯字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地將漢字的構字方法告訴學生,讓學生嘗試判斷所學漢字屬于六書中的哪一種。在分析漢字字形,了解漢字本義的基礎上,將漢字放在古詩詞這個特殊的語境中加以理解,這樣能令學生的理解更為深入。

例如《望洞庭》是一首唯美的詩歌,不少教師在教學中都將重點放在比喻上,讓學生分析“白銀盤里一青螺”的唯美意境。其實,若將注意力著重放在文章的某些字上,讓學生根據字理進行探究,也是不錯的選擇,能促使學生注意到平常忽視的地方。如“湖光秋月兩相和”的“光”屬于會意字,在金文中十分形象地展現出了人頭發被火點燃的狀態,而在這首詩中的意思則是引申義,可以理解成“光芒”。學生可以發現,正是由于湖面能反射月光,形成獨特的“湖光山色”,所以才出現了作者筆下的“潭面無風鏡未磨”和“白銀盤里一青螺”的場景?!扮R面”也能反射光亮,而“白銀盤”是銀白色的,和月光照耀下的湖水顏色相似。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生便能發現,原來作者詩歌中所選擇的每一個字都彼此呼應。由此學生對作者的創作技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學者杜愛歡在研究古詩詞教學時提出,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追溯漢字的字源,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古今漢字字形、字義的比較中更好地掌握漢字的演變規律。學生在分析漢字字形、字義的同時,也會對古詩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古今對比,準確疏言

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足,而教師則可以讓學生通過研究字理的方式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使用古今對比的方式對古詩詞中的某些詞語做出更準確的解釋,自主標寫疏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嘗試運用標注法學習古詩詞,標注上自己的理解,看誰的注疏更為準確。

例如在學習《觀書有感》時,有學生提出困惑:這首詩的首句提到“半畝方塘”,很顯然是方的,為何后面又說“問渠那得清如許”?“渠”就是水渠,一般都是長的,怎會有方的水渠呢?學生的這個困惑源于對古今異義字的不解。在探究“渠”的意思后,學生發現,“渠”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意思一般是“水渠”,但是在文言文里可以是第三人稱代詞,這里指代“方塘”。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探究了“渠”的其他意思,發現在古漢語中還常用“渠”表示“大”,如“渠帥”就是“大帥”之意,這也是現代漢語中不用的意思。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嘗試進行注疏,將“渠”的正確意思標注在課文中。同時學生還嘗試標注“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為”等其他字,嘗試區分古今異義。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認識到了語言中不斷的發展變化。

“一字之失,一句為之蹉跎”,若學生能通過古今對比的方法正確對古詩詞疏言,那么學生便能對古詩詞有更準確的理解,學生會發現,古詩詞中的某些漢字和現代語義有所區別,進而對古詩詞的語義也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結合語境,判斷多義

在探究漢字字理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不少漢字都存在一詞多義的現象,那么如何判斷該漢字在古詩詞中的準確意思,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詩詞語境判斷該漢字是什么語義,這樣能避免學生產生認知混淆,提升古詩詞理解能力。

例如《石灰吟》中有這樣一句:“粉身碎骨渾不怕”,學生對其中的“渾”字產生了困惑。因為在現代漢語中,這個“渾”一般是形容詞,可以理解成混濁,也可以引申到人的身上,形容人的腦子不太清楚,不明事理。但是這樣的意思放在文本中很顯然是不合適的。教師指導學生嘗試探究“渾”的語義,探究其還有哪些意思,學生很快發現,“渾”還可以表示“全、滿”,又或者表示“天然的”。教師讓學生嘗試結合詩歌的上下文意思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學生發現,這里講述的是石灰不懼怕千錘萬鑿,哪怕粉身碎骨也無所畏懼,所以應該是“全”的意思,如果理解成“混濁、糊涂、天然的”等其他意思,則很明顯解釋不通。這樣學生便通過上下文分析了解了“渾”在這里的意思。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如“渾金璞玉”等其他詞句,讓學生分析“渾”的意思,更好地掌握“渾”的多義。

教師可以讓學生廣泛展開拓展閱讀,將一些有多義詞的詩句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這樣能讓學生在對比辨析中理解古詩詞的語義,從而對漢字的一詞多義也有更深的理解。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若能適當地將字理融合進古詩詞教學中,則學生便能更清楚地搞清楚每一個詞的意思,對古詩詞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endprint

猜你喜歡
多義字理語義
韓國語“容入-離析”關系表達及認知語義解釋
試論成都方言的社會稱謂語
“字理識字”與“俗解漢字”兩種教學法的有效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學提高識字效率
運用字理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
字理,風景這邊獨好
《錦瑟》賞析
“好+謂詞性成分(V/VP)”的組合情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