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勢探討

2018-02-23 04:27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年14期
關鍵詞:多媒體情境信息技術

(七臺河市勃利縣吉興鄉中心校 黑龍江七臺河 154561)

將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合,是教師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實現知識的文本、聲音、圖像等方式處理,為其編制出各個語文課件,保證在整體上形成真實、生動的教學環境。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能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保證在實踐教學中,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以保證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情境的創建

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保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學習興趣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趥鹘y課程教學,對自然和生活脫離,但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無法保證教學效果的形成。而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打破這種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在期間通過色彩、聲音與圖像等技術手段的應用,將知識內容直觀展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明確事物的自然狀態以及整體的發展變化,保證學生積極性的獲取,感受事物的整體狀態。并且,學生也容易將感知的事物和文章文字進行聯系,保證在情境學習中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科版小學語文《風》文章學習中,作者描寫了春天送來的風情境,引導學生對其欣賞和學會描寫,期間,教師可以使用投影儀、錄像等,使學生感受風和樹之間的關系和展現的情境。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對《雷雨》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音頻的方式,對文章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展現,保證多個情境的展現,使學生認識其存在的思想和情感,保證學生充分理解事物的豐富性,激發學生的視聽感受,保證在整體上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1]。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

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創造力、高尚情操的培養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課本中對內容的描寫,學生對其將產生聯想,并展現出美麗的畫面,促使整個層面的豐富性。在該想象中,展現了學生日常觀察到的事物,也能引導學生思維活動的形成,確保其將各個因素充分結合起來,并形成一個整合場景,以展現出最完整的畫面。比如:在《開國大典》學習中,引導學生看圖識字,使學生能分析字形,掌握時代 發展下的主要特征,感受到現代社會發展的不同[2]。在課文編排中,教師可以將文中描寫的解放軍神態等詞語整合起來,并為其配上插圖和文字,確保學生能引起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存在一定限制,在學習上往往較為容易,能夠抓住其中的特點,但無法明確文章的真正表達含義,不能抓住其存在的核心思想。因此,教師使用信息平臺,分析其存在的生詞,并使用超鏈接將生詞進行實物視頻、配音等對詞語的拼音介紹,保證學生能對單個詞語進行詳細分析,掌握整體畫面。在這種學習模式下,不僅能豐富學生認知,分析出學生在場景描寫中存在的內容,也能促進學生的積極發展,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3]。

三、信息技術可以化難為易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在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對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它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真正發揮其現代性特點,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傳統教學手段的優點與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還能改善師生教與學的環境。

例如我在教學教科版教材六年級下冊《小屋》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我愛我的小屋,愛那個裝滿整個童年的小屋”的含義。我借用多媒體課件及時出示課文的中心句,這樣的設計使語文課的指導讀和多媒體課件的方便、快捷融合為一個點整體,為學生理解課文的中心句提供了幫助。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小屋給作者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她愛小屋。

多媒體可以化難為易,在引導學生品評詞句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刪減前后的句子,讓學生通過前后比對,發現作者所運用的ABB式的詞語更能準確、形象地寫出外面景物的特點,而且讓我們在動聽的讀書聲中深切地感受到文章的優美,為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運用了多媒體技術手段,在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時,顯得格外的輕松自然,這也激發我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高效地完成閱讀課的教學任務。

四、促進課程合作和延伸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使學生相互合作,促進課程教學模式的延伸。在新時期教學模式下,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和發展,重點將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進行整合,實現新的發展理念。在實際執行期間,其根本的思想是將教學作為中心,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在整體上看,教師能夠將原有的中心位置轉換,將學生作為學習中的組織人員和引導人員,學會知識的合理構建。同時,也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過程做出詳細分析。在教學設計中,為了促進互動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師可以將學習能力較為相似的學生放在一組,通過相互合作學習,使學生合作意識的提升和獲取。 如我在講授教科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我以文本為閱讀基點,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發展,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在拓展延伸環節,我通過查找互聯網,告訴學生五壯士中葛振林、宋學義兩位壯士并沒有犧牲,他們是被半山腰的樹杈擋住而幸免于難的。后來又碰到余藥夫,是他頂著硝煙未散的夜幕,在棋盤坨旁的石崖下,援救了跳崖后被樹杈架在半山腰的葛振林和宋學義。他攙扶他們到山上古廟休息,給他們做飯,為他們放哨、探路,第二天又和古廟道士一起,送兩位壯士歸隊。學生從互聯網中不僅了解了我們的英雄是多么的勇敢,還從中知道他們歸隊后繼續與敵人展開斗爭,為學生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學生在豐厚的、整合性的、視野開闊的情境中自主學習語文,在信息網絡中閱讀、欣賞、實踐與探索,語文教學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充分展示,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熱情,使課內外相互引發,相得益彰。

結語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是教師教學行為和實際運作的場所,也不是學生機械化訓練的場所,要對學生的總體發展進行引導。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對教材文本知識進行處理,還要培養學生的自身思維,保證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積極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中,并對其積極探索,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的充分掌握。

[1]王天明.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科學咨詢,2012(5):40-41.

[2]文彩云.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教學優勢[J].新課程·上旬,2015(1):179-179.

[3]韓秀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整合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0):144-144.

猜你喜歡
多媒體情境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活用多媒體 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