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018-02-24 19:01周利春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教學質量道德法治

周利春

(佛岡縣湯塘第二中學,廣東 清遠)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時期,這時期的他們思維正處于敏感、活躍時期,對一切新鮮的、貼近生活的事物感興趣,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結合學習內容,設計出符合他們“口味”的教學活動,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進而全面提升教學效果。那么,該如何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運用多媒體激趣,引發共鳴

道德與法治內容豐富多彩,與初中生的生活緊密聯系。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的這一特性,運用多媒體把文字內容轉化為音樂、圖畫等,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良好思想情感的熏陶,誘發學生積極、潛在的感情,達到較好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家的意味”這一課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音樂《我想有個家》,用音樂為學生渲染一種家的氛圍。在氛圍的感召下,學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家,觸發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生的共鳴,為進一步認識“家的含義以及功能”做好了情感輔助,打開學生學習新內容精彩的篇章。而在講到“孝是家重要的精神內涵”時,教師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2016年最美孝心少年曹胤鵬捐髓救父》的視頻,學生看著視頻眼里都泛起了淚花,被少年這種優秀的品質所感動,由此及彼學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家是怎么對待父母的,做得不好的學生已經羞愧滿面,但通過這節課,相信學生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一定能夠做到孝敬父母,因為這些內容已經深深印在他們的腦海里,這種品德已經絲絲入扣地侵入他們的血液里,正滋養著他們的靈魂。

可見,運用多媒體中的音樂、圖畫、視頻,不僅可以激趣,更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選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深挖學習內容,找到能夠引發學生情感的“觸發點”,再用多媒體加以演示,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境表演,加深情感體驗

初中生喜歡表演,希望通過表演展示自己,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關注和認可,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很多情境內容,教師可以把這兩者巧妙地串聯在一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分配角色,自主設計表演方案,自主準備道具、臺詞等。學生為表演得逼真,達到“入木三分”的效果,就會反復閱讀課文內容,認真研究各個相關的專業概念等,無形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喜愛。并且學生在表演中加深了情感體驗,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情境表演,讓學生無論在知識、情感還是能力上都收獲頗多,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例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讓友誼之樹長青”一課時,在講到“怎樣建立友誼”這一環節時,教師可以讓第一組的學生表演“新轉來的小珍想與小麗成為好朋友,但小麗卻并不樂意,但小珍卻并沒有氣餒,每次都真誠地幫助小麗,兩人最終成為好朋友”這一情境,通過表演讓學生學會“怎樣建立友誼”,使學生明白“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不氣餒,真誠待人”。

這樣的情境表演教學,學生愛學、樂學、善學,教學效果理想,是教師講解的教學效果所不能比的。

三、聯系生活實際,鞏固知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內容設計上注重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這就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出發點,引導學生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打消因為脫離生活而讓學生產生的陌生感,更能增強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意識,并且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服務生活,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鞏固知識。

例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網上交友新時空”一課時,在講到“網絡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這一環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看法。這樣貼近生活實際的問題,學生并不陌生,且很感興趣。于是,教室熱鬧起來,到處是學生興奮的談論聲,就連平時班里一些內向的學生也加入熱烈的討論中。于是,有的認為網絡方便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但也有很多不良的信息;還有的認為網絡可以讓自己更快捷、及時地了解時事,但同時很多娛樂八卦也影響自己的視野等等。就這樣,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和認知,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立足教材,運用多媒體和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教學質量道德法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注學習過程 提升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