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到底要給學生什么

2018-02-24 19:01陸維照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習慣學校教育

陸維照

(江蘇省馬壩高級中學,江蘇 盱眙)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如何發揮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巨大的發展潛能,使其獲得自由、充分、和諧的生長,這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作為一所普通高中的管理者,本人根據學校實際做了有益探索。

首先是喚醒

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p>

我校部分學生不僅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目的不明確,更不必說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了。根據調查,高一新生有明確學習目標的不到20%,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不足5%,大多數學生目標模糊不清,有的是想混個高中畢業文憑。面對每一個不夠清醒的個體,再好的教育手段都是無效的。為此,我們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喚醒,喚醒他們的靈魂,喚醒作為人的應有良知,喚醒生命成長的內生動力。這是我們為學生開設的必修課程。

實踐體驗、儀式觀摩等多樣化活動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學期初我們開設“過渡課程”進行入學教育,先后舉行開學典禮、升旗儀式、開學第一課及常規教育,接著開展勵志活動,組織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觀看反映中外科學家追求真理、造福人類的影像資料,了解平凡人不平凡的生活態度和生命價值。

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學生明白人為什么活著,人活著不只是生存,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詩意和遠方。在此基礎上,我們又組織“2035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在干什么”的大討論,喚醒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對未來的思考。寫心得,辦演講,凝聚正能量,傳播好思想,培養學生愛家、愛國、愛社會的高尚情感和責任擔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徹底摒棄目標不清、方向不明的混日子想法。

其次是學會

教是為了不教。最好的教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為此,我們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尤其是將課堂教學環節前置化,讓學生自學自問、互學互教、自測自評,在此基礎上,發現學生存在的困惑,教師據此進行點撥、歸納、拓展、提升。鍛煉了學習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益。

自理是學生重要的生存技能?,F在學生缺乏起碼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多學生很少動手做家務、打理自己,缺少實踐鍛煉。寄宿生離開家庭,床不會鋪、衣不會洗、物不會理、地面不會清掃,這種現象十分普遍。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入學后一切必須從頭學起。在入學教育中,我們強化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教會學生生存技能。內務整理大比舞,洗衣技能講座,青春期科學飲食指導,拒絕垃圾食品倡議等活動,讓學生習得技能。我們將窗明幾凈、物品有序、床鋪整潔、被褥整齊的宿舍,制成圖片作為樣板,公示表彰,讓學生做對比、找差距,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經過半學期的訓練,學生內務整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自我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們通過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感恩”“友善”“生命”“陽光”“誠信”“正直”“創新”“責任”等,把中華優秀傳統教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讓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自我體驗,自我感悟,自我提升,懂得珍愛生命,健康向上,快樂成長,提升生命質量。

第三是改變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決定著學生成長,影響學生性格甚至命運。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閱讀、言談、舉止、合作等習慣,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

學習方面,我們在培養自主學習、大膽質疑、及時復習、限時作業等習慣上下工夫,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上下工夫,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求知,由盲從輕信變為批判求異,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生成新的有價值的問題,不斷收獲成就感。

閱讀可以豐富精神,可以改變氣質。我們著力閱讀習慣的培養。為學生提供閱讀平臺,全天候開放學校圖書館,班級建立圖書角,在半封閉走廊里設立閱讀專座,盡最大可能配齊書刊種類。為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限篇目,只要有興趣,可以隨意選讀。我們還開展了“閱讀長跑”比賽,定期曬閱讀賬單,比閱讀數量,講閱讀體驗,寫閱讀感受。為了保證學生閱讀時間,我們每周開設兩節閱讀課,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后碎片化時間閱讀。據統計,有些學生一學期能讀十本以上,最少的也能讀三本。校園書香濃郁,閱讀蔚然成風。

引領和規范促進每一個體的改變,變得更快,變得更好。我們采取正面引導與制度約束相結合的辦法。一方面開展“禮儀”“文明”“美德”“陽光”好學生等月評比活動,表彰先進,樹立典型,讓學生學有榜樣,趕有標兵。另一方面還制定一系列制度,如容止標準,文明公約,就餐規范,公寓細則,一日常規等。為了讓學生在認知、認同的基礎上,把這些制度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我們搭建平臺,讓學生自主管理。建立健全學生自我管理機制,成立學生校長委員會,設立學習、生活、禮儀、藝體等“八部”管理架構,落實晨檢、晚省、議會、事務承包等“九制”管理措施。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自律與他律相結合,育人與育己相結合。學生學習狀態、生活習慣、責任意識大有改觀,不良習慣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良好習慣逐步形成。

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給學生什么?不僅是給學生知識、分數,還應該喚醒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養成良好的、享用一生的做人習慣,這才是教育根本所在,才是學校應該給予學生的真正“法寶”。

猜你喜歡
習慣學校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上課好習慣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