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激發與引導

2018-02-24 05:25黃朝鋒
新課程(下) 2018年5期
關鍵詞:課程標準中學生新課程

黃朝鋒

(福建省閩侯縣荊溪中學,福建 福州)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非常強的學科,在新課程標準體系應用下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習激發與引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數學教師,在當前教學形勢下,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將學生數學思維進行引導和激發,這樣才能夠適應新課程標準體系下對學生思維轉變及引導需求。本文針對新課程標準體系下學生數學思維的轉變及引導策略實施進行了專門的分析,并且在分析過程中,將新課程標準體系下學生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通過問題的分析能夠便于數學教師明確日常教學中應該如何運用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思維。由此可見,本文針對學生數學思維的激發與引導研究,對于提升學生數學成績而言具有重要性研究意義。

一、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的作用及重要性分析

1.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的作用

數學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在思維轉換應用上和其他學科之間具有明顯的差別,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工作開展中,應該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激發與引導,保障在數學思維的激發與引導中,能夠全面發揮出學生數學學習中的思維轉變能力。同時還能為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奠定基礎,就當前形勢下的數學教學改革轉變形式來看,教學改革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轉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教學背景改革實施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數學教學思維轉變提供基礎,保障學生數學思維在轉變應用中能夠發揮出其應具備的引導性作用。按照數學教學過程對于學生思維轉變的要求來看,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與引導在學生數學學習中的作用是進行學科學習思維的轉變性應用[1]。

2.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的重要性

數學學習作為我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性教學意義,要想保障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得到提升,就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中的思維激發與引導,確保在數學思維的激發與引導中,能夠激發出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同時還能夠保障學生在學習數學中,能夠及時將學生的思維和數學思維結合在一起,這樣才有助于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研究和探討。按照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中對于學生數學思維教學應用需求來看,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過程中,必須要進行思維激發與引導,這是保障學生數學學習探討的關鍵性因素,也是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因素。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激發和引導,能夠將現實中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數學問題,保障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及學習質量的提升。

二、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缺乏創新性精神

數學作為我國素質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工作處理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要想保障學生數學思維轉變滿足當前形勢下的教學工作應用需求,就應該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思維進行引導和轉變,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夠在思維轉變引導下得到提升。就當前的學生數學學習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思維引導存在著明顯的創新性精神缺乏現狀。這種狀況下,學生在開展學習過程中,對于思維轉換的引導就會存在明顯的創新性缺乏,這種狀態下的學生教育工作開展是不符合現代化新課程標準體系下對學生工作開展的應用需求的。學生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在日常學習中,不能夠轉變數學學習思維,使得數學學習變得非常呆板,缺乏創新性[2]。

2.教學方式有待轉變

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運用豐富的教學實例進行教學問題分析,保障學生在教學問題的分析中,能夠應用好相應的教學問題處理需求,同時還能夠保障學生在日常的教學工作處理中運用好教學工作處理需求,確保教學工作的部署和實施能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提升提供幫助。而在當前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很多教師對于趣味性課堂的建設和理解還不夠,存在著課堂教學呆板現象。這種教學現象的長期性存在使得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不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轉變,也不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是在新課程教學標準體系轉變下,要求學生教學工作轉變的必然性發展方向,相關的教師只有轉變教學方式,才能夠全面提升數學學習思維激發與引導的效果[3]。

3.學生缺乏自我思考能力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只關心問題出現的結果,并不注重對問題出現的原因研究,這種現象長期性存在使得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只注重對教學工作開展中的學生知識傳授,并沒有將數學問題求解的方法和思維傳授給學生,受到這種影響的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就不能夠及時進行數學問題的求解思維學習。簡單地說,就是由于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數學學習思維引導。這種現象的長期性疊加,就形成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思考能力下降[4]。

三、新課程標準教學體系下學生思維激發與引導策略

1.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質疑

在新課程標準體系教學應用中,要求在日常學生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對學生進行問題質疑思想滲透,只有保障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能夠敢于對數學問題質疑,這樣才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從而保障學生在數學思維的學習和應用中,能夠發揮出應具備的數學思維引導性作用。同時在數學問題的質疑過程中,也能夠激發出學生對數學問題學習的興趣,實現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引導和轉變。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學習過程中,為了學生能夠轉變思維,因此在現實課堂講授中,將數學學習思維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轉變,確保在學生數學問題的學習中,能夠轉變思維,將特殊三角形作為教學案例應用,讓學生發現特殊三角形中的規律,以便于在日后的推理中能夠運用好勾股定理[5]。

2.運用多種解答方式為學生解答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由于針對問題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呈現出的學習效果也是不同的,往往一道數學題有多種解法,每一種解法在應用過程中,其對應的數學思維都是不同的[6]。新課程標準體系下的數學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方式為學生解答數學問題,并且將每一種解題思路詳細地向學生解釋,以便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運用多種思維解答問題。例如,在《點和圓的位置關系》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的學習方法進行數學問題的解答,比如通過幾何畫板的形式,探究點和圓在位置上的關系。同時將點與點之間的距離作為點和圓的位置關系學習中的另一種問題研究方法進行應用,這種多角度的數學解題過程就能夠培養起學生的多樣化數學學習思維[7]。

3.創建思維情景為學生解答數學問題

思維情景教學是當前新課程標準教學體系實施下,對于學生學習提出的一種新型學習方法,也是對數學教師教學工作開展中提出的一項新的教學挑戰。通過對數學問題和現實問題的學習轉化,將數學問題轉變為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借助這種情景式教學能夠引導學生的立體式思維轉變,也能夠激發出學生對于現實問題和數學問題研究之間的切入點轉換。例如,將數學學習中的問題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形式,將其轉變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解題的過程中觀察生活,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轉變,激發出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還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起對生活的熱愛[8]。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學體系應用下,我國數學教學也應該按照教學需求及時轉變教學方式,將日常教學方式和傳統的數學教學進行整合,并且在教學方式的整合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激發和引導,保障學生在數學思維的激發和引導中提升數學學習成績,進而保障新課程標準體系應用下的數學教學質量能夠有所提升。通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將新課程標準體系應用下的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從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的作用及重要性著手,分析了數學教學中思維與引導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激發與引導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策略,具體的方法策略如下:一是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質疑;二是運用多種解答方式為學生解答;三是創建思維情景為學生解答數學問題。通過以上幾點保障策略的實施,能夠將學生數學思維激發與引導在新課程標準應用下全面激發出來。

參開文獻:

[1]李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3):70.

[2]丁紅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5(8):97.

[3]郭斌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5,26(20):164.

[4]李海蓮.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J].教育,2017,14(3):49.

[5]俞向榮.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J].開心,2017,23(16):102-104.

[6]曲波.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36(38):123-124.

[7]林康平.淺談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4(46):123-125.

[8]周振興.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思維的激發與引導:論創設有效問題情景與合作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6(37):147-149.

猜你喜歡
課程標準中學生新課程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關于高職課程標準建設的若干思考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