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下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實踐與探索

2018-02-24 05:25吳欣良
新課程(下) 2018年5期
關鍵詞:德育工作人格德育

吳欣良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油溪中學,廣東 河源)

近年來我國主推素質教育,2016年教育部明確提出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民族性作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在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注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最主要、最直接的管理者,對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思想道德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在學校對學生的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對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要求也就更高一些,教育部也在2009年制定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明確指明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班主任的工作要緊緊圍繞學生進行展開,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一、核心素養下班主任應具備的德育能力

班主任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最主要落實者,其自身的德育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德育的效果。班主任身負著管理學生、與學生家長之間聯系交流、緊密協調各學科教師、引領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任。因此班主任應全面掌握國家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以此為德育基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德育的開展,必須是建立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人人格,了解學生真實思想,重視學生個人發展的基礎之上。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在落實德育時,首先必須尊重學生人格,只有尊重學生人格,才能用心去帶領、去管理學生,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切實做好學校對學生德育的落實工作?!懊總€人生而獨立?!苯∪娜烁衽c尊嚴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班主任在對學生的管理與教育中,不應有損害學生人格的行為,不能使用侮辱性的字眼辱罵傷害學生,也不能存在惡意的人身攻擊行為,應明確“以人為本”的工作要點,要用善意的心態去教育學生,在德育工作的落實中,應有耐心、愛心與恒心。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全面地看待每一名學生,并且能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發展,真正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二、核心素養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

1.以人為本。首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應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班主任德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應是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懷有愛心,用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而不是以工作的性質去教育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將學生的教育工作真切地放到心里,才能為學生的德育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善意的勸導與美好的稱贊比起嚴厲的訓斥獲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大多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關心,尤其是對于小學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需要有安全感,也更需要得到身邊人的關愛,因為他們的身體與心智都處在發育階段,思想尚未成熟。因此會出現因為小孩子活潑好動愛玩的天性,不能適應學校的規章制度,在課堂中經常出現精力不集中或吵鬧的現象。另外在生活中情緒也會不穩定,經常會出現因為小事而鬧別扭的現象,也會經常在校園生活中犯點小錯誤,面對這些情況,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這個階段學生的行為性格與心理特點,并能理解他們的行為,以關愛的心理引導他們的行為,改正他們的錯誤,而不是用嚴厲的訓斥來達到讓學生安分的效果。

2.用耐心與寬容去包容學生?!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睂τ谝磺卸继幵诎l展階段的學生來說,更容易在學習生活中出現錯誤。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管理者,不能以單一、粗暴的方式去判斷學生的對錯,不能以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而忽視事情的本質與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學生個人的特點。班主任如果在對待學生時缺乏耐心,只根據表面現象去判斷學生的對錯,而不去了解真實原因,表面地對學生進行判定,容易學生的心里產生傷害。因為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與行為方式都處在形成階段,如果不以寬容的胸懷對待學生,不以耐心的態度探究學生犯錯的真正原因,只是簡單直接地用原則來判斷對錯而不給學生成長的空間與時間,對于學生的教育缺少個性化,一味急于求成,那教育的初衷與教育的結果往往會南轅北轍。因此,班主任在對學生的德育工作中,應懷著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心態教導學生,用寬容與耐心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3.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應該以全面發展的眼光來教育學生,并且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全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在班主任對學生發展的教育中,應認識到學生主體的差異性以及發展的動態性。受我國教育制度影響,大多數班主任對于學生是否優秀的評判標準是學習成績,甚至用文化課的學習成績劃分出“優秀生”與“學困生”的界限,這樣的劃分標準未免太過以偏概全。只是憑借文化成績就將學生進行評定,卻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例如有的學生在文化課方面成績不理想,但是在美術方面卻天賦驚人,但在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眼里,成績不理想就是學困生,這樣的評價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要求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仔細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及特長,針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發展鼓勵。另外,學生在校園的學習成長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每一名學生都是變化、成長的個體,以前的表現并不能代表學生以后的發展,應正確對待學生過去的不足,用賞識的眼光以及不斷發展的角度看待學生,引導學生的發展。

長期的德育實踐證明,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在學生良好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班主任應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掌握靈活多變的德育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好德育的落實工作。

猜你喜歡
德育工作人格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列寧的偉大人格及其當代意義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