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思是學生提高閱讀質量的有力保障

2018-02-25 07:11
關鍵詞:靜思課文思維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西華園小學 云南昆明 650100)

古語曰:“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保ㄕ褟孕戮帲┎恢螘r起,語文課堂變得熱鬧非凡,話題高頻轉換,形式花樣翻新,師生問答不斷……喧囂熱鬧,讓語文走向浮躁、膚淺。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一片寂靜,學生都在聚精會神思考,這將是課堂最美的時刻,教師要珍視這樣的時刻,課堂上應經常出現這樣的寂靜”。安寧沉靜的課堂,靜思默想的學生,這極美好的一幕,此時變得有些奢望?!罢Z文教學應靜下心來潛心會文,切忌把語文都講‘腫’了”,這是崔巒老師在《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中提到的見解。閱讀理解是個體的一種思維活動,它既需要集體討論,也需要個體安靜地品味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產生獨特的體驗、迸發思維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與文本交流。靜思,學生才有深度的閱讀與思考;靜思,學生才有個性化理解與獨特見解;靜思,師生對話才有智慧火花的閃現與碰撞。由此可見,靜思非常重要。

一、閱讀中靜思能促進學生體驗

靜思能默默地思慮、推敲、揣測、能根據思慮的問題,需要反復看,頻頻想,從而推進思慮,推進理解的深切。閱讀需要靜心思慮,潛心課堂教學就應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靜靜的閱讀外醞釀屬于他們本人的思維。

例如《孔子游春》中,教師問:“孔子觀水,觀出了大學問,大智慧。咱們靜靜地來觀一觀這段文字,看看你能不能發現隱藏在其中的秘密。隱藏了哪些寫作特點?”老師讓學生默默地讀,寂靜地思,之后課堂呈現了幾分鐘的緘默!一片沉寂外,同學們的眼睛明亮起來! 雖然正是那幾分鐘的時間,教師和學生沒有任何一個動作或者語言的交換,但能夠斷定的是潛心之本忘我入境,學生的純實善良正在奔流不息?!袄蠋?,這段運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從溫柔,從無懼色看出?!薄袄蠋?,第8自然段還運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把水比喻成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睂W生自主靜思,立體地感悟君子的特點,準確把握讀寫結合點。

沒有經歷一番默默的研讀,學生就沒有那樣深入的思考體驗!孔子教育學生,最喜帶著學生到自然中去,遠離塵世的喧囂?!澳捍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外部環境的清靜有利于學習者不受干擾,專注學習。圣人那么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所以我們作為教師遇到文章動情處,不妨“放一手,退一步,”讓學生靜下心來靜思默想。

二、閱讀中靜思能彰顯學生個性

讓學生“靜思”更能讓他們沉浸在文本中,存心去揣測文本,與作者對話,與作者的心靈碰撞。靜思不只是領會課文寫了什么?怎樣寫?它還讓我們了解學生奇特的聯想、體驗、認知,成為對課文藝術的再創造,從而彰顯個性色彩。

例如講授《草船借箭》一課,在指導學生初讀課文之后,無學生質疑:諸葛亮神機奇謀,他明知周瑜讓他三天制造十支箭是無心,為什么還不推辭呢?這個問題是理解上的一個難點,采用讓學生默讀,自主探究方式。先指導學生默讀下文借箭的過程。課堂呈現了學生默默研讀的場合,學生們全神貫注,自主探究。默讀后教師指導學生對初時的疑問進行交流討論,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諸葛亮胸無成竹,有完成任務的使命的把握?!庇械恼f:“那是因為諸葛亮了解周瑜性格,自己有良策可成功借箭?!边€有的說:“諸葛亮那樣做是為了周瑜的面子,以便為孫權、劉備聯盟共同抗曹?!?/p>

語文課堂需要活躍的氛圍,熱鬧的排場,可是適度的“靜讀默思,”讓課堂呈現另一派風景,也彰顯學生的個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把書聲郎朗和靜思默讀聯系起來,要讓“靜思”點亮課堂:讓學生在靜思默讀中深切研讀,釋信解體味盛情。給學生一個默默讀書的機遇,一個靜靜思慮的時空,使學生“讀”與“思”并舉,真正讓學生馳騁在無邊無際的語文課堂,神思飛揚,個性飛揚,點亮課堂。

三、閱讀中靜思能培養學生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说囊簧罅康拈喿x都是處于靜思默讀狀態中,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F實的語文課堂教學,老師只要求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學生課堂學習的紀律,導致了“靜思缺席”,那無悖與課程的初衷。如在課堂上“靜悟”,培養其一邊靜心默讀,一邊拿筆圈畫,以幫助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室里靜悄悄,學生集中思維,要珍惜這重要時刻?!闭Z文課要給學生創設一個默默讀書的“場”,一個細細品位的“場”,一個靜靜思索的“場”。

在教學《珍珠鳥》這篇課文時,讓學生自主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生暢所欲言。根據學生回答,結合課文,引導學生說一說文中哪些內容有趣,要求學生一邊默讀,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標記下來。大部分學生說珍珠鳥與我親近得部分最有趣,于是筆者就從這一節切入進入局部的閱讀感悟。請學生再次默讀這一節,并且想象珍珠鳥活動時的心理活動。學生在閱讀中自覺批注,主動思考,此時正是它思維、觀察、注意、傾聽等能力的根須在活躍地汲養、生發。

學好語文需要“靜思”, 靜思是學生提高閱讀質量的有力保障。靜不下來的課堂,學習質量肯定大打折扣。靜思,應該是語文教學洗盡鉛華、回歸本真的前提。在有效的課堂靜態環境中,師生平等、和諧對話,安安靜靜的課堂絕不是教學行為的靜止。那恰巧是學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維在發展,能力在提高。南宋教育家朱熹說:“靜者,養動之根也?!膘o思中,學生才有深度的閱讀與思考;靜思中,學生才有個性化理解與獨特見解;靜思中,師生對話才有智慧火花的閃現與碰撞,靜思中,學生才會沉浸在文本之中,走進人物內心,實現情感的共振和升華,達到讀、思、悟的有機融合。

[1]《新課標解讀》

[2]李小融.《學校教育心理學》

[3]《語文課程的新理念與閱讀教學策略》

[4]陳錚.《語文新課程百問》

猜你喜歡
靜思課文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靜思》 《淚》
靜思 蕭聲意無言 賞游
背課文
關于“想”的成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