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探究

2018-02-25 07:59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新課改有效性英語教學

李 沙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中學,江西 撫州)

國家在近階段大力推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就是我們經常提起的“新課改”,主要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了幾點要求:需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更要通過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取得十分顯著的進步。在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只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教師將知識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填鴨式”教育方法,這并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在現在全國推動課改的背景下,英語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改變自己以前的教學方式,摒棄一些錯誤的、陳舊的不利于學生深刻領會知識的教學手段,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而教師只是作為引導人員,并且需要學習使用新型的先進的緊跟時代潮流的教學技術,老師還應當在課堂上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通過多種方法嘗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學習,掌握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并且能拓展英語的相關知識;有效的英語教學是將這些東西更加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因此,這就需要我們的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實踐總結,得出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從根本上實現提高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目標。

一、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在學校老師多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在應試教育下,考試的分數就決定了學習的好壞,在這種環境影響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就是聽講,聽老師灌輸生硬的語法單詞,老師的主要任務則是教給學生怎樣才能獲得更高的分數。大多數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內學習,久而久之會慢慢失去自主學習的欲望與相對應的積極性。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多媒體手段也被應用到了課堂教學當中,豐富了枯燥的教學形式,這本應該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可由于教師太過于依賴使用這些多媒體技術,使得上課僅僅是演示課件、視頻來代替自己口述,這樣的做法更是大大減少了課堂上師生之間應有的互動交流,教師還會因為對于課件的過度依賴忘記了應當詳細講解的部分,這就使英語教學課堂像一個流程,只是走個過場,不僅不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幫助,反而會使學生更加厭惡英語學習。當然,英語老師也應該對課改的理念進行深刻研究,如果教師這里就出現了本質的錯誤,又怎么去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呢。所以,在國家大力推行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深刻分析中國英語教育的現行情況,找到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1.內容方法陳舊

老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沒有嚴格的規范要求,通常都是教師自行準備,這就導致了不管什么時間,不管什么樣的學生,老師都會用自己準備好的那一套東西進行授課,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照本宣科”。在如此教學方法下,教學的內容基本上是亙古不變,學生在課堂上面對如此枯燥單一的學習內容感到疲憊倦怠也是可以理解的。英語是一門活躍性較強的語言學科,需要學生自由發揮,在沉悶枯燥、缺少師生互動的課堂上學習,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習效果。

2.過度依賴課本

中國現階段的英語教學還只是停留在書本上,書上有什么我們學什么,書上講什么我們考什么。學生與老師之間缺少必要的交流與溝通,在課堂那種嚴肅的環境下,師生之間很難獲得一個寬松、舒適的溝通環境,學生更不會與老師進行主動的溝通,這種環境大大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打擊,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無法提高。教師應該注意課堂上可以進行拓展的地方,促進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深入探討學習,舉一反三讓學生切實參與到學習探討中來,切記不可拘泥于課本知識。

3.只注重筆試成績

應試教育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特點,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只是通過考試的分數進行體現。英語學科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部分,但卻只以筆試成績作為評判標準,這忽略了學生的聽力與口語方面能力的培養,很多學生在學校學的是“啞巴英語”,只會閱讀單詞,做題寫作文,卻不會開口朗讀,這也是學校英語教育的一大敗筆。英語教師應在課堂上多對學生進行朗讀方面的引導,讓每一個學生敢于張口,做到不僅會寫而且能說,這才算是真正地學好了英語。

二、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的英語教學是否有效不能簡簡單單地通過分數進行反映,而是應該從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以及最終在英語方面取得的效果來進行評判。

1.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

英語是一門國際語言,我們通常稱它為工具學科,主要是為學生日后進行更加深入、更加先進的學習研究提供幫助。如今國家推行的新課改也對英語教學的目的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首先需要學校和教師構建完善的英語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堅實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其受到的英語教育可以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在這樣的目標指引下,學校各級人員應仔細分析自己應有的責任與義務,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將學生培養成祖國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2.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特點

推行新課改之后,該種英語教學模式也有了改變,在原有的比較好的教學基礎上增加了先進的新穎的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手段,這使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有了一些比較突出的特征,具體特征如下:

(1)具有更高的有效性、積極性。改革之后的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交流或者是生生互動交流都有了明顯的增加,這種模式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與思考,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2)合理地使用課堂專業用語。教師是整個課堂的引導者,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首先應該保證讓學生容易理解,而不是聽了之后一頭霧水。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自己語言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避免忙中出錯。

3.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原則

在全國推行的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原則,不再是無拘無束的了。首先是主體性原則,也就是說在英語教學中,老師需要發揮主導與主體的作用去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其次是發展性原則,就是在現在的英語教學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潛力,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最后是目的性原則,英語教學應該具有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要嚴格避免盲目教育,從根本上改變英語教學目的模糊不清的問題。

三、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高中的學習階段算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時期,而且高中英語是以后更深入研究學習的一個基礎,想要以后的學習更加深入,這個基礎必須要打好。新課改下的英語課程的目的不應拘泥于培養學生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還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用英語進行思考交流,使英語學科不只具有工具性,還具備了人文性。

1.任務型教學

教師需要結合本校學生具體情況,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給各個英語學習小組布置相對應的學習任務,在小組內讓學生自主學習,定期組織英語相關的比賽活動,在小組同學共同努力解答問題、完成任務的同時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大家的互相討論,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學習目的。

2.互動型教學

過去的英語教學模式大多是比較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傾聽,缺少師生之間應有的互動,從而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應該在小組之間多進行一些英語情景劇表演,大家在排練的時候就加強了英語中的溝通,教師在檢查審閱的時候也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這就大大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還會讓學生在表演時不緊張不怯場,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不害羞,敢于大膽地說英語。

3.綜合評價手段

教師不可以只通過學生得分來進行評判,而是應結合平時的課堂表現綜合考量,不僅重視學生目前的表現,還應關注其今后的進一步發展,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大的樂趣,在今后更加自主地進行英語學習。

經過了以上的探究討論,國家大力推行的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已經把現階段學校與老師的工作目的與成果進行了系統的規劃。特別是老師更應該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改革的精神、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方法,并且從日常的工作中及時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老師還應該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一定要將學生學會理解知識放在第一位,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身的修養,以新的教學理念和精心的備課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全方位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歡
新課改有效性英語教學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創新實踐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創新教學研究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