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歷史考前復習策略

2018-02-25 07:59張林芳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熱點問題所學答題

張林芳

(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甘肅 臨夏)

在歷史最后沖刺階段的復習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指導。

一、查漏補缺,重視雙基

高三歷史復習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將本學期的幾次模擬考試題和每周模擬練習題匯集起來,認真“回頭”。進行梳理,綜合分析,全面理解自己的優勢題型和弱勢題型。不僅要查找補充知識方面的缺漏,還要對答題方法技巧、審題得失、答題速度以及時間的分配等方面進行認真總結,吸取經驗教訓。

二、梳理、構建主干知識網絡

高考復習備考的最后沖刺階段,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歸納、概括,建立主干知識網絡。實現各知識點的上下連貫,前后貫通。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解答問題時,對知識的運用更為靈活。

三、重視熱點

熱點是加強歷史與現實聯系的“橋梁”。它能充分體現史學“學以致用”“以史為鑒”的功能。尋找熱點要注意把熱點問題與歷史學科基礎知識聯系起來,找準熱點與學科知識的切入點。具體說,要求依據歷史學科特點,就某一熱點問題,研究其可能從哪些角度設問,涉及哪些知識點,怎樣規范答題,切忌泛泛而談、過于空洞抽象。要把熱點問題考點化,并設計成具體的題目,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以熱點問題為背景的試題,其設問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體,這就要求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

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強化得分意識

每次考試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共性問題:

第一,歷史學科能力培養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史料的解讀、信息的獲取與判斷能力依然欠缺?,F在的高考試題的考查空間擴大,知識點的分布更廣,給學生的專題式針對性學習帶來了挑戰;材料型選擇題大量出現,突出史料在歷史問題中的有效應用,對學生解讀史料、獲取有效信息,進而做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這些都依然是學生不容忽視的弱點或欠缺。

第二,歷史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歷史問題的思考與分析尚顯薄弱。歷史每一題的四個選擇支都圍繞著題干材料所折射的知識點設疑,如果對這一歷史知識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全面,對選擇支中巧設的知識陷阱判斷不準,出錯率自然就高。而我們的學生大多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第三,解題技巧與答案組織還有待強化訓練與提高。解題技巧主要反映在一卷試題上。選擇題最常用的解題方法就是排除法,遇到材料型選擇題,還需要一個前提,即抓住材料的中心要旨,確定所考查的歷史知識點,然后再去逐一排除選擇支。但實際上,不少學生還是在考試過程中草率審題、武斷結論、匆忙做答。反映在二卷,主要是學生在對答案的組織上能力欠缺,要么語言不通順,要么邏輯不嚴密,要么雜亂無章,要么答非所問。另外,還存在部分學生對問題審讀不清、不準、不領主旨、不明要義的現象。

教師對以上問題,以《考試說明》要求為準,精選一些思維性較強的材料問答題,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使學生達到離開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組合知識,創設一種新的歷史情景的能力。

在回答歷史材料解析題時:

第一認真審題,先看問題再看材料,帶著問題閱讀材料?,F在的高考疏遠教材,材料第一。領會材料的一些限定語和提示語的含義,如“根據材料回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綜合上述材料回答”“你有什么認識或啟示”等的含義,掌握歷史材料題的一般解題方法,保證答題思路的正確性。

第二閱讀材料,在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并提煉出關鍵詞以及結合所學知識正確地再現歷史信息。

第三回答問題,首先,確定材料所反映的是課本上哪一章哪一部分的內容,盡量結合材料和課本上的內容來回答,“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其次,按問按分列點回答。最后,語言要言簡意賅,注意語言的準確性、條理性和科學性,切不可口語化。

第四認真檢查,題目答完后,對題目和答案進行嚴格認真的檢查,審題是否有偏差,答案要點是否齊全,史實是否準確,力求答案準確無誤。

總之,高考復習涉及的問題很多,要想考出理想的成績,必須將高中所學的歷史基礎知識牢記在心,構建主干知識網絡,捋順歷史脈絡,重視熱點,平時加強材料題的訓練,高考就能取得成功。

猜你喜歡
熱點問題所學答題
邀你來答題
邀你來答題
邀你來答題
邀你來答題
空間幾何體中的熱點問題聚焦
非所學
非所學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常見熱點問題及應對
提高復習教學的實效性
一道課本題 幾點新感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