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討

2018-02-25 07:59鄧紅方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兒童心理心理健康班級

鄧紅方

(雙峰縣洪山殿鎮雙喬中學,湖南 婁底)

農村留守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思想還不夠成熟,與父母溝通的機會很少。當留守兒遇到挫折和困難以后,沒有與父母及時交流,這樣在思想、行為和心理上都容易發生偏差,不利于他們的成長與發育。對此班主任應該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結合他們實際特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讓他們積極面對今后的學習與生活。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第一,生活上得到的關愛少。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上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懷和照顧,在面對生活困難以后,只能向同學、教師等求助,生活質量水平不高。第二,厭學心理嚴重。農村留守兒童很多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普遍有著嚴重的厭學心理,因為父母長期在外,祖輩又疏于對他們的管理,讓留守兒童得不到監督和輔導。時間一長,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表現出散漫的態度,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也經常遲到。第三,過于自卑。農村留守兒童在自我評價上很低,大多有著一定的自卑心理,沒有正確意識到自身優點,不足的地方也得不到改進,對學習和生活缺乏足夠的信心。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給予信任,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在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給予其足夠的尊重與信任,對鼓勵他們,并對他們“委以重任”,如參與班級管理等,讓其有機會展示自身的才能。班主任要注重因材施教,引導留守兒童將特長發揮出來,在遭遇失敗以后,通過運用堅信的話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在獲得成功以后,班主任則要及時給予其表揚,促使留守兒童不斷改造、提高和完善自身[1]。班主任利用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步走進留守兒童內心世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他們能夠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不再擔心自己出錯,大膽向前奮進。教師通過這種教育方法,能夠幫助留守兒童建立自信心,找回自尊,能夠將時間與精力放在學習上,并維持心理健康。

(二)加強引導,平等對待每個留守兒童

班主任要善于將農村留守兒童的優點挖掘出來,讓他們產生上進心。班主任應該與留守兒童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愿意聽教師的指導,并形成較強的自信心與上進心。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注意轉變并調整自身觀念和行為,走出“師道尊嚴”的陰影,用平等的姿態對待每個學生,與其和諧相處。同時班主任還要意識到留守兒童之間存在的差異,給予他們足夠多的關心與愛護,避免出現厚此薄彼的現象。通過維持師生和生生間的平等,才能讓農村留守兒童認清自己,積極融入班集體,實現快樂的成長。

(三)改善班級氛圍,關愛留守兒童

班主任應該在班會課上與留守兒童加強交流,為他們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提供幫助,解決其成長中遇到的困惑。班主任通過加強對留守兒童的輔導,幫助他們疏導思想和情感上的壓力,并主動采取“結對”的方法,倡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實現進步,讓班級氛圍得到改善,每個學生在集體中都表現得積極向上。例如:筆者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班主任,曾經班上有位學生非常淘氣,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甚至還有過逃學、曠課和早退等現象。在了解了這名學生的情況后,我主動與他進行談心,根據其特長與愛好,讓他擔任班級干部,并鼓勵他在班上組織活動。后來這位學生不僅改掉了壞習慣,也能夠認真學習,變得陽光和樂觀。

(四)與家長加強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應該利用家長會和家長座談會等形式,與家長加強聯系,并定期家訪,與家長共同探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班主任要為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讓家庭教育環境不斷優化,家長也能引導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2]。班主任要積極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將留守兒童在校學習與生活情況告知他們,尤其是在心理健康上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夠形成教育合力,在班主任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上出現的問題才能有效被解決,真正實現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結語

總之,班主任應該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其更多的關心與理解。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出現的問題,要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多與留守兒童進行溝通與交流,引導他們融入班集體,消除其孤獨和寂寞之感,能夠以活潑、樂觀的態度面對今后的學習與生活。

猜你喜歡
兒童心理心理健康班級
愛與職責——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級“四小怪”
班級英雄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