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德育滲透的思考

2018-02-25 03:53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8年18期
關鍵詞:集體主義美德愛國主義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七里店小學 湖南永州 425000)

引言

從小學語言課本的內容中可以了解到,其中的很多教材都是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內容,所表達的內容都是積極向上的,屬于非常經典的教材內容,例如《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篇,主要表現比較突出的幾個經典詞語“斬釘截鐵”、“緊跟”等,都讓學生感受到壯士們處在生死邊緣,為了革命,為了人民,舍生取義的忘我精神,自然而然,學生也會感受到愛國主義的精神的思想的感染。以此,幫助小學生正確的學習語文中的德育精神,進而天宮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

一、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主要內容

1.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

對于小學語文所包含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材,都是為了教導學生懂得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就像學生與學生之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作為一名中國人,必須要有愛國主義精神,所以,小學語文的課本內容中,都會包含愛國主義的教材,進而加強學生的愛國精神,因此,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滲入愛國主義的思想,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愛國意識,而集體主義,則是教導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并了解集體主義真正的含義,從而培養集體主義思想。

2.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教育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德教育,一直都是中國文化傳承的經典?!兜茏右帯分性劦礁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父母在呼叫我們時,不能吞吞慢慢,父母交代的事情,必須勤奮認真,不可以偷懶懈怠,所表現的是孝禮。另外,表現信的則有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思就是說任何話,都必須以信用為先,詐騙和虛假的事情,絕對不能做。這些都是表現中國傳統的美德,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必須要將這些美德融入其中,以故事的形式閱讀給學生聽,進而感染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德。[2]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公共設施的愛護精神

對于環保意識,必須要從小培養,由于環境是我們生存下去的條件,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破壞的越來越嚴重,所以,必須要建立環保教育,并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愛護環境、保護花草的意識,并懂得要從自己做起,并督促身邊的人保護環境,同時,也需要懂得愛護公共設施,不得隨意損壞。

二、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教育作用發揮不夠

小學語文的教學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意識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的,所以,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根據現在的教育情況,很多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德育方面的教育作用依舊發揮不夠,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點,其一就是對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其二就是小學語文老師的問題,很多老師對于德育方面教材的內容并不是非常了解,且所收集的資料也不夠全面,導致很多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并不能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其三就是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忽視了思想上的德育教育,進而影響德育的發揮功效。所以,為了解決這些不足之處,必須要不斷滲透德育教育,并將其完全融入到小學語文教育中,以此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

2.完善小學語言教學中德育的內容

教育部對于這一方面的規劃,主要的意見有:開展熱愛、立志成才的教育活動,并進行尊愛家長、集體和老師的思想教育、加強學生對國旗以及國徽的尊重,并提高學生對于祖國的愛國精神,同時,開展社會性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的基本知識,并進行安全教育。另外,為了更好的進行小學語文內容中的德育教育,必須要從根本意義上,將其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加強語文教育。

三、新課改環境下小學語文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1.運用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教材所包含的內容更容易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由于很多德育方面的教育都是以文學作品為主,且都傾向于思想方面和品德方面,對學生的教育都是慢慢進行感染的,所以,學生在進行這一類文章的學習時,必須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參悟,其一就是對于語言文字的美妙,從而了解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以及中國愛國主義精神的思想情感,其二就是學生與道德的連接情況,讓學生通過情感的體驗,進行深入的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單單是將語文和德育相結合,也是幫助學生更為深入的了解語言文字的美妙之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并升華他們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世界里,感受道德與美德。[3]

2.進行語文課外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對于語文課外活動,它主要是根據一些其他因素來豐富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見解,因此提高學生的思想能力和覺悟性?;顒拥闹黝}內容必須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一致,并且對于思想方面的設計,必須要有一定的分層性和針對性。例如小學生高年級的詩詞朗誦比賽,就像《長歌行》是南朝宋郭茂倩編撰的《樂府詩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詩,朗誦者必須要表現那種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情感,將詩人愛惜時光的那種迫切心情完全的呈現出來。這些課外活動所選擇的題材都是正面的,且都具有意義和教育性質,以此感染學生,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所以,一般這樣的課外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因此,將德育教育的內容以同樣的形式進行教育,這樣,既可以育禮于人,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并且,對于活動的內容所包含的知識也是非常豐富的,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也可以加深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

3.學生交流時,加強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緊緊抓住文章的中心進行提問,并組織學習小組,展開課堂討論,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進而互相補充,這樣,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很快就能找出問題的重點,并找出對應的答案,以此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求知欲。就像教學中所學的一篇文章《觀潮》,主要是表現潮起潮落的景致和雄偉。潮起時的寧靜,表現在“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意思就是當海潮從遠方??诔霈F時,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而到“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意思就是海潮發出的聲音很大,就像雷聲一般震耳,波濤洶涌澎湃,猶如吞沒了藍天、沖洗了太陽,非常雄壯豪邁等等景致,都是在表現作者對錢塘江潮的雄奇壯美的贊美之情,也表現出一種寬廣的胸襟。這些都需要學生進行不斷的交流和深入的剖析,才能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需要將德育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教學的各個方面,盡可能的通過學生的交流以及學習的生活理解德育教育。雖然德育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但是,老師必須要與學生共同進退,了解德育教育中的美德以及其他方面的優點,進而活躍課堂,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猜你喜歡
集體主義美德愛國主義
誠實是美德
關于將集體主義引入經濟理論的思考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她是自立自強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論新時代集體主義研究的著力點*
助人為樂是美德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當代集體主義的現實困境及其主體性重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