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研究

2018-02-25 07:07張秀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鄉村文化振興作用研究傳統文化

張秀

摘 要:黨召開的十九大中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根據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進行實施,其中鄉風文明就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了進行鄉村文化振興的要求。而想要確保鄉村文化振興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重視鄉村文化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傳統文化對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鄉村文化振興;作用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鄉村振興的戰略,隨即就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開展了專門的部署。而鄉村的振興必須要有文化的引領,而傳統文化又直接影響著鄉村文化的建設工作。但是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必須解決當前鄉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問題?;诖?,本文主要對于鄉村文化振興中,傳統文化具有的重要作用進行研究分析。

一、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1.缺乏良好的基礎設施。鄉村文化的建設最為基礎的就是設施,也是開展多種文化活動的根本條件。但是在當前鄉村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卻存在著嚴重的經費不足問題。我國農村現行的政治性建構特質,直接決定了鄉村文化的建設投入主體就是國家,受到這種自上而下影響,因此也無法對于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財政投入的不充足,以及分布不均的問題,也導致當前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經常存在資金不充足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良的問題。

2.缺乏先進的理念,領導沒有足夠的重視。農村社會具有較強的封閉性,因此也導致其具有經濟落后、社會聯系有限以及生活領域狹小的特點,導致農民無法接受充分的現代文化熏陶,缺乏良好的精神文化熏陶。并且,官員政績考核的標準更多的也是重經濟輕文化,受此因素的影響,導致很多部分基層干部都著重對于經濟進行發展,根本沒有關注到文化建設的內容,自然就不能對于鄉村文化建設工作進行足夠的重視。所以,在對于基層官員進行文化建設考核的過程中,基本都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開展相關的考核工作,對于鄉村文化建設以及鄉村振興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3.傳統文化在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生態失衡的問題。鄉村文化建設振興的過程離不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支持,鄉村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一旦與傳統文化相脫離,就會對其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還可能導致其停滯不前。并且我國民族各種豐富的藝術資源都蘊藏在鄉村之中。但是,當前互聯網的逐漸普及,能夠出現在農村文化活動舞臺上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齡的“老藝術”,廣大的青年群體收到了很多不良風氣的影響,喪失了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導致很多民間藝術逐漸衰落消亡。因此,在我國農村地區,很多珍貴的傳統技藝由于后繼無人也都在逐漸消失。并且一些古老的鄉村居民文化遺址也都被改造與拆除。雖然一些旅游開發區重新構建了一些古鎮古街,但其中卻充滿著濃厚的商業氣息,直接導致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

二、傳統文化對鄉村文化振興具有的重要作用

1.給健全的機制與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支持。文化基礎設施作為鄉村文化建設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條件,所以必須要加大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同時,文化基礎設施作為鄉村文化發展的載體和基礎。國家有關部門還要對于完善的機制進行構建,從而給鄉村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制度的支持,實現對于鄉村形象的構建,促使鄉村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此外,還要對于鄉村豐富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與有效地應用,從而打造有著鮮明鄉村特色的文化品牌。還要對于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創新,真正做到文化自新,通過鄉村文化振興進一步的推動新農村的建設發展。

但如果只憑借政府的財政投入是非常有限的,仍舊不能確保鄉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得到有效建設,也與經濟市場的運行邏輯相違背。因此,除了要求政府加大財政支持,還要對于農村地區的社會多元資本進行深入挖掘,讓大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非營利性的文化服務機構共同為鄉村文化的振興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構成政府財政支持和企業等機構輔助相結合的新型鄉村公共文化建設局面。讓更多的資本給鄉村文化建設提供重要支持,充分且有效的彌補了政府財政不足的現實問題。經過實踐表明,對于企業而言在參與到鄉村文化建設之中以后,不僅給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更是使得鄉村地區產業類型得到了有效豐富,給鄉村振興提供了大量有力的支持。

2.真正做到了走群眾路線。黨與政府要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真正的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大農民作為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的主體與直接參與者,更是這一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假如,廣大農民在文化創造工作中只是旁觀者,那么農民群體對于鄉村文化也必定會持有冷漠的態度,影響傳統文化在鄉村文化振興中重要作用的發揮。所以,對于鄉村文化振興工作而言,必須要重視農民群體的主體地位,充分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塑造新農民形象,將其在鄉村文化振興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而在具體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想要真正的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還要做到傾聽民聲、采納民意、尊重民愿等。黨與政府也要能夠始終遵從以人為本這一根本性的發展理念,強化農民主體意識。并且,還要賦予廣大農民全體足夠的政治權利,通過村民自主工作的開展,提升民主管理的效果。

3.通過傳統文化,塑造鄉風文明新的發展風氣。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是離不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發展過程中孕育出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作為文化建設發展的首要動力,因此,只有在新的發展時期對于傳統文化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夠使得中華民族與中國社會實現更好的發展。也就說,文化創新必須要處于時代發展的最前沿,要使得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對于文化自信觀進行有效建立,更好的把我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通過對于創新精神的應用,實現對于創新意識的有效培育。特別是針對于我國傳統文化,就要能夠在繼承中進行創新,做到去粗取精。從一定層面上而言,實際上對于傳統文化繼承的過程就是一種創新活動,因為文化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動態性,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本身的文化底蘊也在不斷的積累。在進行文化創新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對于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繼承,也能夠實現對于新文化的創造,也就是要做到“推陳出新與革故鼎新”。所以,想要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就要立足于優秀的傳統文化,營造更好的鄉風文明新風氣。

4.應用傳統文化和諧理念,積極化解各種矛盾沖突。和諧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也能夠對于傳統文化具有的本質特征進行充分體現。改革開放以后的幾十年時間,我國農村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改變與發展,但是在鄉村文化振興中,仍舊存在較多的挑戰。所以,必須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學習與借鑒,更好的調整各方利益,確保農村社會的公平公正性,實現對于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建設,促使鄉村文化的振興。所以,還要對于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進行借鑒,使得農村文化實現更好的建設與振興。想要更好的完成此任務,還要更好的對于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保護與開發。我們在對農村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和繼承的過程中,還要能夠更好的和現代文化進行融合,更好保護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對于農村特色文化的構建,推動鄉村文化的建設發展,使得鄉村文化更加繁榮。

三、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最為重要的核心就是鄉村文化。而影響鄉村文化建設的就是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所以,對于我國相關政府部門而言,就必須要與我國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結合,真正的做到統籌兼顧,對于傳統文化進行繼承與創新,對于各種文化振興經驗進行積累。給鄉村振興提供良好的文化保障,極力縮小城鄉差距,促進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更好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程麗,薄遵強.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城鄉融合發展的實現理路[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8(06):19-24.

[2]姜銳.論傳統戲曲在山東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J].人文天下,2018(12):13-15.

[3]陶維兵.新時代如何實現鄉村文化振興[J].學習月刊,2018(05):29-31.

猜你喜歡
鄉村文化振興作用研究傳統文化
鄉村振興視角下的揚州市“希望村塾”調查報告
以鄉村文化建設助推龍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廣播媒體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研究
游戲化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作用研究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學校體育對城市群眾體育的積極影響及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