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多的是讓你意想不到的事

2018-02-26 13:31洪少霖何春燕
神州民俗 2018年12期
關鍵詞:海蠣簪花彩禮

洪少霖 何春燕

豐澤東海蟳埔,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它距離文興古碼頭約1公里,是自然形成的聚居村落,更是典型的海濱漁村。在那兒,飄蕩著濃郁的海洋文化氣息;各種民俗,更是在光陰流河里擁有獨屬它們的韻味與風情。

在蟳埔,除了咸咸的海風,獨屬于這里的大海味道也是這里的標志,“蠔仔煎”就是其中之一。有民間諺語道:“二月肥蠔肥韭菜,無吃是你呆(遺憾)?!?/p>

那么,美食之外還有哪些令人耳目一新,讓人意想不到的蟳埔傳統習俗呢?

半夜三更出嫁

在蟳埔婚嫁習俗中,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原生態的色彩。

送彩禮本是一件喜慶事,但在蟳埔這里,送彩禮這天卻是吵吵鬧鬧的。等等!難道又是男女雙方因為彩禮嫁妝的問題鬧矛盾了?那會不會好好的一樁婚事就這么不歡而散?

當然是不會的。因為這本來就是人家蟳埔當地送彩禮一定要做的“吵盤”。蟳埔人把彩禮叫做“盤擔”,男方事先通過向神靈問詢及專業人士計算,選定良辰吉日(也稱“看日子”),把“盤擔”送到女方家里。因為日子不同,“盤擔”分為“三日盤”、“五日盤”和“七日盤”。

把“盤擔”送到女方家里以后,男方常常不想讓女方“占便宜”,女方也一點都不想“吃虧”,雙方就開始為了花包、糖果、餅干、金銀首飾、禮金等這些聘禮的事開始“吵起來”,這就是所謂的“吵盤”了?!俺潮P”象征吉祥,吵完之后,雙方皆大歡喜。但現在,這個習俗正在慢慢消失。

像“吵盤”這樣有趣的婚嫁習俗,在蟳埔還有。估計也沒有多少地方的新娘會像蟳埔新娘那樣選擇“半夜出嫁”了,這背后有什么緣故?

像婚禮這樣如此講究吉利的習俗,每一個步驟都極看重意頭和吉利。所以,蟳埔地區選擇“半夜出嫁”自然是有討意頭的意思在里面。這和泉州惠安的“走婚”、“半夜出嫁半夜回”習俗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新娘天黑時來到夫家,夫家要把燈關上,寓意“入門烏,生搭埔”(進家門時天是黑的,便會生男孩)。媒人也適時地念上四句吉利的話,為一對新人送上祝福,像“新人跨入厝、造大船起大厝”(新娘進入家門,夫家建造大船修建大厝)、“加壁對加壁、錢銀剩半壁”(兩人后背相對,家財能積蓄無數)、“好花是綢春、好翁是郎君”(男女皆好,天造地設)、“嚇阿嚇今年結婚作老爸、嚇阿嚇嚇得今年結婚做老母”(開開心心,男做父親,女做母親,白頭偕老)。這些祝愿詞,不但寓意美好,而且用閩南語念起來,朗朗上口,很是好聽。

在閩南,人生最大三喜就是:此結婚,后生子,而后做爺爺。

孩子出生以后,還在坐月子的新媽媽是不能隨便到別人家里串門的。出月子以后,第一次到別人家里做客,這個家里的主人要拿出一樣食物塞進婦人嘴里,否則根據傳說,這個主人家里的東西將會被老鼠偷走。

在子女出生后的第14天、滿月、周歲、生日及每年七夕節,長輩們都會讓幼兒叩拜七娘媽,又叫檐口媽,及床母,祈求七娘媽和床母保佑嬰兒好養好帶。蟳埔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憨憨吃、碰碰大”,這是希望孩子多吃飯,早一些長大,身體健康,萬事順利。

遠渡重洋來的原材料

游客來到蟳埔,還未見到大海,就可以提前嗅到海洋的味道。這股海洋的味道來自哪里呢?來自蟳埔地區的傳統屋宅。有趣的是,這種傳統屋宅的原材料居然不是本國原產的,而是在宋元時期,跟著我們國家的船漂洋過海來的。

蟳埔的傳統屋宅,叫做“蚵仔厝”,顧名思義,就是用蚵殼砌的房子。據專家考證,筑房子的蚵種并非泉州原產。2002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亨利來泉州沿??疾?,指出他在西歐的挪威、荷蘭等海邊也曾見過類似的“蚵殼厝”。那這些蚵殼是怎么遠渡重洋來到蟳埔,被當年的蟳埔人用來造房子的呢?

宋元時期,泉州遠航船隊把絲綢、糖、茶葉、瓷器、布匹、桐油等比較重的貨物運往世界各地進行貿易交流,回來時帶回鉆石、瑪瑙、玳瑁、香料、玻璃等手工制品,這些運回的貨物比起運出去的貨物重量要輕許多,船員就順便撿了許多南海群島、印度洋、波斯灣等地民眾丟棄的海蠣殼來壓船,使大船不易被風浪掀翻。抵達港口后,大量的海蠣殼被遺棄在海邊的灘涂上。日積月累,海蠣殼堆積成山,蟳埔人發現每個海蠣殼都足足有手掌那么大,厚度約有5厘米。當時,當地缺乏建筑材料,加上沿海海風咸濕,紅磚建筑易受腐蝕,海蠣殼不怕滲水,冬暖夏涼,最宜人居。從此,泉州地區就流傳起了一句話“千年磚,萬年蠔”。

蟳埔的蚵殼厝散發著濃濃的古城異域余韻,外墻上密布的大貝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海洋文明的特色與見證,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留至今日的風情與風韻之一。

頭上頂著個小型花園

看到蟳埔的簪花圍,我常想起我的奶奶。其實,早些年許多閩南婦女也都有簪花圍,只是相對比較簡單,沒有蟳埔女那般豐富鮮明,那般堅守,那般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

蟳埔女大都會在頭上頂著一個小型“花園”。她們將頭發盤到腦后,綰成一個圓髻,將各種玉蘭、含笑、月季等鮮花串成花環做成一個美麗的“簪花圍”,戴在頭上。她們的頭頂及耳墜上有著各種飾物,有著不同的含意。不同的輩份,戴的飾物自然是不一樣的,未婚女孩所戴的往往是圓形丁勾耳環,不加環下耳墜;結婚以后改戴加耳墜的丁勾耳環,稱為“丁香墜”、釵阿針;做了奶奶后,便改戴“老媽丁香墜”、“筒針墜”。飾物是區分蟳埔女輩份的重要標志。其他的飾物玳瑁頭梳等也都有所區分,有新款老式,有簡約復雜的分別。

經常討海的人,或到過遠洋的人,大都會明白,在大海的蔚藍之外,且有著一份蒼白,一份遼闊給予人無助之感。大海在它的寧靜、美麗之外,也存在著許多危機,那無數風云與浪濤對生命顯得無情,讓生命顯得脆弱。特別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時代,更是如此。所以,習慣出海的人,會更加喜歡鮮艷的色彩,瀕臨海岸的蟳埔女同樣也是如此。

據介紹,“簪花圍”可能是沿海上絲綢之路而來。古時阿拉伯人延續至今日的民俗風貌,也有可能被古泉州人遺傳下來。這些習俗凸顯著蟳埔作為海洋文化前沿地帶的鮮明特征。

在舊時,閩南人十分重視民俗,有著許多民俗節日與活動。然而,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閩南民俗正在逐步消失。而現在,蟳埔的民俗依然在虔誠的信仰及歡聲笑語中被堅守,在當地百姓樸質生活中駐留。這些傳統民俗特色,是無數蟳埔百姓千百年來智慧的總結與凝固。在蟳埔人的精神里,有著一股融合了海洋之后的剛強與韌性,在蟳埔人的民俗里,蘊含著無數那般雖然形式不同但卻飽含真誠與深情的情愫。

猜你喜歡
海蠣簪花彩禮
云鬢簪花入畫來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圖》品鑒
該不該倡導“萬元彩禮”?
置膽插花馨 尊觚花器與簪花內膽
我,結婚不要彩禮
故鄉的海蠣
彩禮逐年漲,男娃不敢養——農村“天價彩禮”已成脫貧障礙
家鄉的那一片海蠣
海蠣獻給你的情菜
簪花仕女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