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發火未必就是好父母

2018-02-28 21:38大J
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18年2期
關鍵詞:公號玩兒育兒

大J,百萬粉絲微信公眾號“大J小D”的創始人。因為照顧早產的女兒,她結識了很多紐約著名的育兒專家,學習了專業的兒童早期教育,著有《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和《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兩本暢銷書。2018年,本刊特別邀請大J,和大家分享她最走心、最有溫度、最接地氣的育兒實踐心得。

在公號里,有位媽媽給我留言。她帶孩子去游樂場,最后一個項目是搭建樂高玩具車,孩子玩兒了幾下就不想玩兒了。這位媽媽心里清楚,孩子玩兒了一整天,很累了。但她又覺得孩子快3歲了,不能養成半途而廢的壞習慣,于是就堅持讓孩子搭完。孩子開始抗拒,媽媽就更覺得他做事沒恒心,愈發要讓他堅持完成。最終,原本很開心的一天,以孩子崩潰大哭收尾了。

這位媽媽說:“其實我能理解孩子,咱們大人累了也會犯懶。但是,我看很多育兒書上都說,3歲孩子的關注力可以有始有終完成一件事了,培養堅毅的品質就是不能輕易放棄。所以,當時我覺得這是一個成長的機會,就堅持著。但看到孩子大哭,我也很困惑,我這么做到底對不對?”

這位媽媽的故事讓我想起了當年的自己。我是火暴脾氣,于是,當媽媽的頭一年,我把重點都放在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上。我學了很多技巧,面對女兒時永遠都是微笑、神采奕奕、精神百倍的。書上不是說了嘛,媽媽的狀態很重要,因此我需要這樣要求自己。

但小D接近一歲時,我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情緒崩潰。那天,小D因為某件事而大哭,原本只是一件特別小的事,但我失控了,對著她大聲吼叫,然后和她一起哭。小D嚇到了,我也被自己嚇到了。

那次后,我和小D的認知老師分享了這件事,作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她,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對我說,“你假裝一個完美的媽媽太久了,你累了?!边@是一份多大的理解和包容!是啊,因為我學習了育兒知識,我要求自己不能發火,甚至連一點點不昂揚的情緒都不能有。我被育兒知識綁架了,我要求自己做一個不真實的人,一個完全沒有負面情緒的標準媽媽??上?,所有被壓抑的情緒一直存在著,它們最終以一個更加激烈的形式爆發了。

同樣,在公號里給我留言的這位媽媽,也是學了很多育兒理論,因此,面對遇到的問題,即使母親的第一直覺告訴她,這沒有什么,但她還是堅持著書上的理念。最終,不僅破壞了開心的氣氛,也讓她很困惑。

如今,很多父母都容易陷入過度依賴知識的怪圈。我們把書上的育兒知識當成了秘方,希望通過精準地遵守來打造一個完美的孩子,打扮出一個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忘記了,孩子不是標準件,父母更不是神。

給我留言的那位媽媽,在那一刻或許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們做事需要有始有終,但媽媽理解你累了。你覺得可以堅持完成,還是今天破例一下?”這樣的對話,不僅將媽媽的期望非常清晰地傳遞給了孩子,還讓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擁有自主決定權。最關鍵的是,這才是我們真實的想法。

至于我自己,自那次以后,在養育小D過程中,我會和她分享自己的心情:今天媽媽累了,你可以自己玩兒一會兒嗎?今天媽媽的心情不是很好,每個人都會有心情糟糕的情況,媽媽睡一覺就會好的。面對小D時不時的哭鬧,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先管理自己的情緒,但是我再也沒有“我不能生氣”的壓力了。相反,有時我覺得自己的情緒上來了,也會真實地告訴她,“媽媽是愛你的,但是你的這個行為我不喜歡,因此媽媽現在也很生氣,媽媽需要冷靜一下?!边@樣的處理,我仍然是在踐行育兒知識,但我更加真實地面對了自己的情緒。

就像好的廚師需要精良的配方,更需要烹飪過程中的發揮;育兒從來都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育兒知識是科學,父母的本能是藝術。要平衡科學和藝術,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成為真實的父母,不要用育兒標準強迫自己,而是去體會每個當下的真實感受,然后通過育兒知識來指導我們如何在“真實”和“標準”之間達到平衡。endprint

猜你喜歡
公號玩兒育兒
玩兒
色彩玩兒起來
微信“看一看”帶來何種新變化?
意外收獲
還遠著呢
哪家出版機構公號做得最好?
原創是第一生產力
給中藥配上圖,萌翻了
育兒神器
育兒Q&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