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愛:醫學院校立德樹人的價值追求

2018-03-03 20:18汪小莎
衛生職業教育 2018年17期
關鍵詞:仁術仁德仁心

汪小莎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1]。立德樹人明確了高校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體現了立德與樹人的唯物辯證關系。立德強調道德養成和人格塑造,樹人強調專業傳授和能力培養,立德是樹人的前提和基礎,樹人是立德的指向和目標。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盵2]醫學是服務人類健康、增進人民福祉的事業,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3]。培養醫德高尚、醫技精湛的醫療衛生和健康服務人才,是高等醫學院校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本質要求。醫德屬于職業道德范疇,指醫務人員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在醫學科學、醫療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叭收邜廴??!比蕫凼侵袊寮椅幕乃枷雰群?,也是傳統倫理道德的至高標準。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新時代,擷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著力培養醫學生的仁愛精神,既是堅定醫學生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醫學生職業道德的現實需要,更是醫學院校立德樹人的價值追求。

1 樹立仁愛之德

古人云“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無恒德者,不可以作醫”,這充分表明了醫德是醫者行醫濟世的道德根基,從醫要先立德。樹立仁愛之德,就要引導醫學生對仁德理性認知,讓寬厚的仁德根植于醫學生頭腦。仁德即仁義道德,指致利除害、愛人無私的崇高道德??鬃诱J為仁是全德,仁德是眾善之源、百行之本。醫學是一門科學,但其實質是一門人學,具有強烈的人文屬性,因此社會各界對醫者的德性要求高于一般職業。樹立仁愛之德包括幫助醫學生樹立尊重生命的意識,堅守敬畏生命的底線和心懷治病救人的責任感。

1.1 尊重生命的意識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是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都堅持“人貴論”的價值取向?!搬t藥之用,性命所系?!比耸轻t者行醫濟世的對象,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饵S帝內經》指出“天覆地載,萬物備悉,莫貴于人”,《千金要方》記載“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夫二儀之內,陰陽之中,唯人最貴”,這些都精辟地闡釋了生命的神圣和價值。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一旦失去就不可逆轉或重生。因而醫者在診治病人過程中,應秉持人命關天、生命至重的思想,本著嚴肅認真、審慎細致的態度力行醫道,充分尊重病人內心的真實意愿,尊重其醫療自主權、知情權和隱私權。

1.2 敬畏生命的底線

在現代醫學模式下,醫者在診療過程中關注的不只是單純的疾病,而是患病的人。病人不只是單一向度的“生物人”,更是身體、心理、道德和理性等有機統一的“社會人”。生老病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人對生命的本能依戀會促使其力圖保全和發展生命,正因為這種與生俱來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恐懼,病人對以救死扶傷為天職的醫務人員懷有很高的期待?!安〖仪筢t,寄以生死?!泵鎸Σ∪说募部嗪蛯】档目是?,醫者要悉心體察,對病人的苦痛感同身受,俯下身來真誠幫助病人、安撫病人、關懷病人、溫暖病人,心懷虔誠,保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1.3 治病救人的責任感

醫學旨在救死扶傷,維護人類健康。醫學生誓言對醫者的責任做了如下表述:“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醫學服務的是有血有肉的人,醫者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因而醫學生擁有“愛國為民、仁慈至善”的職業理想和“濟世經國、救死扶傷”的責任意識至關重要。仁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期修養、不斷反思和自我錘煉。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與學生分享林巧稚、吳孟超、鐘南山、裘法祖等醫學大家的仁德風范,通過臨床見習、實習角色認知和崗位歷練,激勵醫學生在高尚醫德思想引領下,心懷醫學夢想,不忘學醫初心,堅定從醫選擇,牢記為醫使命。

2 修煉仁愛之心

晉代名醫楊泉曾說:“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泵鞔t家龔廷賢在《醫家十要》指出醫者“一存仁心,乃是良簽,博施濟眾,惠澤斯深”??梢?,仁愛之心乃從醫之首要。修仁愛之心,要側重于深化醫學生對仁愛的情感認同,讓慈悲之情扎根在醫學生心靈中。仁心的根本在于“仁”,仁心強調醫者對生命的關懷與照護,行醫應心懷仁慈、博愛施眾。修煉仁愛之心包括引導醫學生修煉體恤病人的同情心、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和一視同仁的平等心。

2.1 體恤病人的同情心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蓖樾氖侨蕫鄣钠鹗?,醫者應有一顆仁慈之心、悲憫之心、寬厚之心、愛人之心?!洞筢t精誠》中記載“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但發慚愧凄憐憂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強調醫家對病患應心懷慈悲,耐心接診,誠心施救。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但醫學并不能治愈所有疾病,醫療技術有其現實局限性,治療并不總意味著治愈,有時醫生對病人的關愛、同情和理解比手術刀和藥物更為重要,因為那意味著體恤、寬慰和減輕痛苦?!懊钍忠讓?,仁心難得?!睆倪@個意義上來說,增進醫患情感交流,促進彼此信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救死扶傷。

2.2 推己及人的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是指人際交往中,能夠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醫者的同理心是指能夠設身處地從病人角度去理解、體諒他們的處境,懷著悲憫之心來關懷病人的身心痛苦[4]。由于病人體質千差萬別,病程長短不一,病因錯綜復雜,醫者在行醫診治過程中要耐心傾聽病人的心聲,消除病人的顧慮,設身處地為病人考慮,體察病人心境,通過共情方式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以醫者之智理解人、尊重人、關愛人。

2.3 一視同仁的平等心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主張博施濟眾,與人為善,這一思想延伸到醫療領域即無論病患富貴貧賤,病情輕重,醫者都應一視同仁,平等相待,竭誠救治。正如《活幼心書》中所言“為醫要先去貪嗔,用藥但憑真實心,富不過求貧不倦,神明所在儼如臨”。漢代醫家張仲景在《傷寒論》“自序”中指出,醫家治病應“上以友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可保身長全”[5]。明代醫家寇平主張“癡聾喑啞不可以欺瞞,英雄豪杰不可以趨奉,富貴之家不可以犀象腦子以為圓,貧賤之家不可以麻渣曲末以為散。高低無二藥,貧賤一般醫”。唐代名醫孫思邈強調“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6]。醫生眼中“病人應該只有病情輕重之分,沒有高低貴賤之別”,這是一個醫生擁有一視同仁平等心的具體表現。

3 施行仁愛之術

“醫乃仁術”,仁術是仁德仁心的集中表達,醫德教育就是要引導醫學生以仁德修仁心,以仁心施仁術。行仁愛之術,就要側重于醫學生對仁術的實踐,將精湛的仁術付諸職業活動中?!敖浶g所以經世,方不為迂儒之學?!贬t德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指向醫學生思想道德和職業操守,更強調醫者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擔當,經世致用、踐履躬行是醫者仁德仁心的外化表現。施行仁愛之術,就要強化醫學生精通醫道的職業追求,求實不欺的行醫態度,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

3.1 精通醫道的職業追求

“醫者,生人之術也,醫而無術,則不足生人?!贬t術乃為醫之根本,仁而無術乃庸醫,僅憑一顆仁心無法擔負治病救人的職業責任?!搬t道乃至精至微之事?!贬t學博大精深,疾病變化萬千,“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約”“醫道精深,不可淺嘗輒止,而醫者責任重大,臨證不可不慎”,精通醫術才能治病救人,所以仁心不是簡單的良心或愛心,而是在熱愛專業基礎上對醫學和醫術鍥而不舍、孜孜以求之心。正如明代醫家徐春甫指出“醫學貴精,不精則害人匪細”,故醫者要勤于學習、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在實踐中大力弘揚醫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探究醫學學術和醫療技術問題,以仁心仁術來彰顯醫者救死扶傷的職業價值,實現濟世活人的職業追求。

3.2 求實不欺的行醫態度

“誠”乃儒家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古代醫家亦把“誠”作為行醫處世的基本原則[7]。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強調的醫者之誠,表現為誠心敬意、實學實道、不自欺欺人、不自欺,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行醫態度。即醫家在診治施救的過程中應持嚴謹求實、誠實不欺,對待病人“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難”,診治病人“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查行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強調醫者在診治時要堅持“能吃藥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不必要的檢查堅決不做”這一原則,開處方時盡可能做到藥少而精,價廉效好,花小錢治大病,幫助病人既減輕身心痛苦又減輕經濟負擔。以古代醫家“絕馳騖利名之心”的作風為榜樣,不做“乘人之急詐取財貨”之事。

3.3 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

培養崇德尚能、德技兼備的醫療衛生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廣博的醫學專業知識,練就嫻熟的醫學治療技術,更要厚植充滿人性溫暖的醫衛精神。醫衛精神是醫學教育的價值引領,醫學人文精神是醫衛精神的核心,仁愛精神是醫學人文精神的具體彰顯?!洞筢t精誠》中提到“主性命者在乎人,去性命者亦在乎人,養性命者亦在乎人”。醫學的服務對象是人,醫學的本質在于對生命的尊重、對人的關懷,人道主義精神和人文主義關懷是醫學的靈魂所在。正如明代外科醫家陳實功指出“再遇貧難者,當量力微贈,方為仁術;不然有藥而無伙食者,命亦難保也”。醫者言中有情,眼中有人,心中有愛,才能以妙手治病身,以仁愛暖人心。

在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的背景下,醫學院校要逐步轉變重器輕道、重技輕德的思想,通過教育教學、社會實踐和臨床實習促進醫學生對仁愛的價值認知、價值認同、價值傳遞。只有以仁德、仁心、仁術打造的仁醫,才能承載起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的神圣職責,才能不負使命助力筑牢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健康根基。

猜你喜歡
仁術仁德仁心
醫學院校仁術文化傳承發展現狀摭探
德育的道德發生學基礎與機制
中國少年仁心大
君子之仁
醫者仁心,譜寫濃濃“山水情”
用責任和擔當詮釋“醫者仁心”
為仁由己
烈火仁心
全國名中醫單兆偉:傳承岐黃仁術 弘揚國醫精髓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