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本課堂教學設計初探

2018-03-03 09:43內蒙古烏海市海南區教育局教研室呼秀艷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8年9期
關鍵詞:法治情境探究

內蒙古烏海市海南區教育局教研室 呼秀艷

“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本文試從教學設計的角度進行探討,從導入設計、講授環節設計、總結設計幾個方面探索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設計,以深入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課程資源,設計精彩課堂導入

于漪老師說:“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該抓準導入新課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的吸引住?!绷己玫拈_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課導入無疑是一節好課的重要標志之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新課標指出:“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開發、選擇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盡量組合不同類型的資源,將文本資源、音像資源、實物資源等結合起來”。教學實踐表明,課堂導入形式雖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但充分借助于音像、圖片、故事等資源進行的課堂導入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運用漫畫進行導入。漫畫生動形象,包含豐富深刻的道理,發人深省,回味無窮。在進行教學導入時,恰當地運用漫畫,會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生動形象的漫畫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音樂進行導入。初中生天真活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組織學生聽一段歌曲或者放聲歌一段。音樂能夠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設計故事進行導入。故事人人都愛聽,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一旦有故事聽,學生立刻會精神抖擻,聚精會神地聆聽。教師導入時引入初中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可以及時調整學生情緒,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入新課內容的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計小品進行導入。以小品活動進行課堂導入,可以有效調動學生情感,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思維的活躍性、交流的主動性、見解的獨特性淋漓盡致地能夠發揮出來。

(二)以問題化學案導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道德與法治新課標指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驗,在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增強道德學習能力?!?/p>

立足于教學實踐,筆者探索出使用導學案進行教學活動的一般流程,即明確學習目標、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當堂檢測達標。

學生自主學習環節,主要體現在課前。學生根據導學案自學,根據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去閱讀課本, 學生先從總體上掌握課本內容,初步了解學習內容,掌握知識的框架結構,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小組合作探究環節,教師在導學案中聯系生活實際,根據教學重難點問題設計好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利用問題導學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一帶而過,而對重難點問題教師可以以情境材料為載體,科學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達成共識。此環節的教學,教師要為學生留足時間充分發揮學生小組作用,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充分討論、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優勢,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

當堂檢測達標環節,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精練習題,通過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糾錯、總結。此環節把紙上談兵變為實戰演習,有利于學生運用知識、深化知識、拓展知識,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巧妙設置教學情境,有效打開學生思維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善于利用并創設豐富的教育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與感悟,在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深化思想認識”,還指出“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開發和利用初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服務?!?/p>

創設教學情境,即把復雜單調的知識融會到學生理解、明白、熟悉、親切、喜歡的情境中。在情境設置中,教師選取的教學素材要緊扣學生興趣,緊貼學生生活;問題設置要有梯度性、層層深入,即把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時使學生深刻感悟、體驗,這樣才能有效的打開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實踐表明,課堂探究的主體部分采用一例多境式教學方法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一例多境式教學方法通常是教師利用一例,創設多個教學情境,設置一系列具有內在聯系的問題,形成探究鏈,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它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習得新知,提升能力,培養學科素養。

(四)抓好課堂結尾設計,充分展示學習成果

有始有終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證,同樣要上好一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也需要有一個精彩的結尾。從教學效果上來看,一個好的結尾可以讓已經產生倦怠感的學生重新回歸課堂,從而大大地提高本堂課的教學效率。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指出:“要注意給予學生足夠的機會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在課堂結尾部分,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表明采用以下方式能夠更加充分的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進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以學生談感悟談收獲的方式進行總結。在課堂的結尾,學生自己來談一談體會感悟以及本節課的收獲可以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來,符合新課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要求。學生經常性地動腦動口談感悟談收獲,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總結概括能力、而且還可以有效陶冶學生情操。

以學生畫出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總結。即在一框題結束后,讓學生畫一棵“知識樹”,將知識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畫下來,并站在講臺上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注意點。這樣的結尾活動設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鍛煉了學生的膽量,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并將知識系統化,深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猜你喜歡
法治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