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建構研究

2018-03-06 10:42郝娟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年20期
關鍵詞:互聯網+跨界中華

郝娟

(濰坊科技學院,山東壽光 262700)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都融入了信息化時代,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衍生出了不同的產品營銷模式和推廣方法。尤其是“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對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讓傳統的行業迸發出了新的生命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中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長河中起到了重要的傳承作用,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也是我國同其他國家最主要的文化差別。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予以傳承、對糟粕部分也要認真的鑒別,做到有放棄的傳承。當今時代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國家的思想文化都在這個時代浪潮中互相激蕩,相互影響,而且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對于各種文化信息的獲取手段越來越便捷,因此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說,一定要借助“互聯網+”時代的便利條件,突破傳統的思想觀念的束縛,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進行梳理,采用“互聯網+優秀傳統文化”的全新思維模式來實現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建構,開拓新模式、創造新思路。

1 “互聯網+”時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便利條件

1.1 “互聯網+”推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速度

互聯網媒介是隨著信息化時代而發展起來的網絡媒介,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對于加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利用互聯網能夠將線上和線下的交流有機地融為一體,打造文化交流共享的優秀平臺,同時還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普及率高以及信息傳播便捷迅速的優勢,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數字化媒介轉化,適應當代社會對于文化的需求,更加符合現代人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承載模式,能夠達到在廣大網民中迅速傳播的目的,推進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和更快速度中傳播與交流。

1.2 “互聯網+”實現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跨界協作

不同的行業在跨界融合的過程中,由于業態結構和技術標準各不相同,因此在融合過程中總是會存在一些阻礙。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說也是如此,在與“互聯網+”跨界融合過程中同樣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時就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創新跨界新思維模式。通過“互聯網+”讓傳統優秀文化在不同行業、不同組織機構中實現共享,互惠互利,打破了傳統的文化傳播思路,提高了文化傳播的覆蓋面,也增強了文化傳播的影響力。通過“互聯網+”還可以開發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品,實現互利和共贏。

1.3 “互聯網+”促進了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互聯網+”時代已經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與人之間、人與文化之間都可以實現實時的無縫連接。這就消除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區域和群體之間的傳播壁壘。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傳統的優秀文化閱讀方式向現代閱讀方式轉變,由原來的書本等平面閱讀方式轉化為互聯網多媒體的立體式閱讀方式,從而能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快捷、更方便、更流暢的傳播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人民通過互聯網都能夠了解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夠增強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也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在全世界的傳播。

2 “互聯網+”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構建途徑

2.1 通過“互聯網+”構建各級文化管理機構和機制的協調

在“互聯網+”時代的優秀文化傳承以各種文化全面參與、取長補短、技術滲透和資源整合為前提,能夠形成各種多樣的社會參與機制和跨界融合的管理機制,形成指導服務組織和各省市縣區的議事機構,從而實現由政府統一督導引領,文化部門主管調控、其他部門、組織和個人來配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聯動機制,既能夠實現橫向融合,又能夠實現縱向貫通,從而為文化傳承提供了機構支持。

2.2 利用“互聯網+”思維構建全社會參與的平臺

通過互聯網技術能夠搭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平臺,不同的部門和組織都可以在平臺上互相協作,達到工作上的無縫連接。利用平臺的聯動和協作,將人力和物力通過智能化的信息手段進行分析并及時地做出反饋和決策,確保文化傳承的實效性,從而能夠在技術層面保證各個層次和體系之間的相互配合。

2.3 利用“互聯網+”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的傳播平臺

通過“互聯網+”的融合作用,傳統的文化產業可以和科技教育以及旅游開發等各種產業整合在一起,通過有機的融合形成一個既具有完善的功能、又具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簡便快捷的文化交流以及傳播平臺,在“互聯網+”時代,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借助各種公共場所或者媒體媒介來對文化傳承和建構進行宣傳,比如在城市的道路站牌、商場電子屏、旅游景區的宣傳欄當中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媒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宣傳,讓人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接觸到優秀傳統文化的信息,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將傳統文化進行了傳承,這種文化傳播途徑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傳播路徑和緯度多,能夠讓中華優秀文化達到最好的傳承效果。

2.4 利用“互聯網+”思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和轉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想得到有效的傳承和建構就必須根據現代社會人們對于文化的感知和審美進行創造性的轉化,不斷拓寬傳統文化傳播的途徑,首先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身為出發點,通過不斷地對傳統文化進行發掘、提取和研究,將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科技、教育和傳媒互相融合,形成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跨業態融合,產生以傳統文化為內部驅動力的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品進行大膽的創新,開發出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文化產品,更加符合現代人的文化吸收理念。還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項目化的管理改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示范區,帶動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向縱深方向發展,推動文化產業升級改造,既能夠創造文化的社會價值,也能提升文化的經濟價值。

3 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必須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不斷地傳承下去,構建適合傳統文化傳播的新模式,在“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和普及程度,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融合,能夠為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創造更廣闊的空間,也能夠大幅度提升文化傳播的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歡
互聯網+跨界中華
陳黎貞 數次跨界唯有初心不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跨界設計
跨界通平臺
云屏引領大屏走向“互聯網+”時代
醒醒吧,為什么你玩不好“互聯網+”?
跨界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