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婚后,會有多少人選擇再婚?

2018-03-06 18:30石欣
婚姻與家庭·社會紀實 2018年3期
關鍵詞:親密關系三觀伴侶

石欣

法國劇作家阿爾芒·薩拉克魯曾說:“人因缺乏判斷力而結婚,因缺乏忍耐力而離婚,因缺乏記憶力而再婚?!痹倩榈降资橇硪淮才?,還是豺狼虎豹?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得到答案。

小調查:

離婚后,你是否愿意再次步入婚姻?

1.失敗乃成功之母,更好的人還在等我,愿意!

2.使命已完成,一個人的日子更輕松,不了吧。

3.隨緣,我且行且觀望。

若是再婚,你最看重什么?

1.三觀是否一致。

2.是否有能力照顧家庭。

3.是否能滿足自己愛情的需求。

若是再婚,誰的意見最重要?

1.我的人生我做主,當然是自己的意見最重要。

2.父母和長輩的意見。

3.孩子的意見。

最近,在《婚姻與家庭》公眾號的一檔有關再婚的小調查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積極參與調查的人群以女性為主):

整體調查樣本中,僅有18%的人愿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再次步入婚姻”,24%的人明確選擇“不會”,58%的人給出了“隨緣”的答案,此問題的調查結果偏向消極。在第二個問題中,60%的人最看重“三觀是否一致”,17%的人選擇“是否有能力照顧家庭”,13%的人選擇“是否能滿足自己愛情的需求”。另外,有60%的人表示再婚時“自己的意見最重要”,18%的人認為“孩子的意見重要”,12%的人則愿意“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意見”。

想說“再婚”不容易

當那句“結婚是一輩子的事”由童話變成夢話,離婚的人們漸漸對有可能迎來的另一段姻緣望而卻步。是啊,離婚說得好聽點兒是逃離圍城,但內心的滋味依舊好似被驅逐、被流放。有人擺出看破紅塵、心如止水的模樣,信誓旦旦宣稱不會重蹈覆轍,美其名曰“更輕松”。更多人則是顧慮橫生,化主動為被動,小心翼翼地且行且觀望,曖昧不明地捻著新紅線猶豫不決。也有一支勇氣可嘉的先鋒軍,信奉失敗乃成功之母,相信硝煙過后的下一場婚姻只有相愛,沒有相殺。

這樣一群失婚人士,有的是舊患未愈,怕添新傷,怕把過往婚姻中的不良情感體驗帶到新的關系中;有的是外強中干,自尊甚高,琢磨著再婚就像悔棋般不光彩,是在承認自己的失誤;有的卻是在賭一口氣,想盡法子只為向前任一雪前恥。

整體而言,失婚多半會給人們帶來強烈的沮喪。即便結束的是一段糟糕的婚姻,似乎也是在變相嘲諷自己當初的選擇。法國劇作家阿爾芒·薩拉克魯曾說:“人因缺乏判斷力而結婚,因缺乏忍耐力而離婚,因缺乏記憶力而再婚?!狈路鸹橐霾贿^是一樁可怕的苦差事,再婚等于執迷不悟。

再婚,當然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之前的婚姻解體包含了太多的分離和喪失:失去伴侶、財產、面子、身份、和對方相處的時光,最具有傷害性的是失去了親密情感的連接甚至是對下段感情的期望。

然而,人們往往容易忽略與此相對應的一個事實,即離婚也隱含了另一種獲益:它給予我們一個內觀和反思的機會,能創造一種更加舒適的生活。

再婚,什么最重要?

美劇《婚外情事》里編織了這樣一幅令人深思的再婚圖景:一位已婚的失意作家與抑郁少婦激情出軌,后各自離婚結成夫妻。只可惜朝夕相伴難免落入俗常,再婚生活裹挾著抱怨、厭煩、謊言與背叛,儼如上一段婚姻之翻版?;橐鲋械哪缢邆儗υ倩橛謵塾峙?,愛的是救贖的可能性,怕的是再次翻船永遠無法上岸。

所以,再婚對象的選擇可是要經過深思熟慮。調查顯示:對三觀一致的追求以絕對的優勢名列前茅,對愛情的需求可憐巴巴地懸于末尾,照顧家庭的能力則被排在了中央。

三觀一致為何如此重要?或許是它極大程度上象征著兩個人在精神層面的和諧交流。少了這份默契,就像語言不通的兩族人,難以合力筑起幸?;橐龅氖サ???蓛仍诰袷澜绲钠ヅ湟踩菀紫萑胍环N誤區:對尋找三觀一致伴侶的絕對化,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來看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無法容忍伴侶擁有和自己不同的三觀,說到底還是接受不了對方和自己不同。越是沒能在上一段婚姻中獲得的滿足,越是要在下一段婚姻中加倍尋求補償,反而會演變成惡性循環。其實,好的再婚,恰恰是舍棄了對一致性的盲目追求,多了幾分尊重和兼容。

如此說來,對愛情的需求降低至冰點就科學了嗎?其實不然,表面上,選擇再婚的人被打磨得更理智,他們舍棄了對愛情的浪漫幻想,實則把內心深處溫柔美好的情感壓抑著、隔離著,唯恐再次被摧毀。然而,沒有愛情為基石的婚姻,和搭伙干事業有什么區別?最怕空有一紙婚書,卻對枕邊那個人沒有愛,也沒有期待,形式上的婚姻才更不幸。

從心理學精神分析的層面看,對愛情和婚姻的失望,源于對早年親密關系的失望。一個人在原生家庭里獲得的情感體驗,幾乎決定了一輩子的走向。加上短板效應的觀點,可以說婚姻的質量,通常是由夫妻二人中早年親密關系經歷更糟糕的那個人決定的。因此,尋找一個人格健康的伴侶至關重要。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先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為,你是誰,便遇見誰。

一個人的成長與承受“選擇拋棄什么”的能力有關。從心理上拋棄一段問題婚姻,必須要從擺脫早年親密關系帶給你的負面影響這一步開始。你越是重視整理內在心靈空間,就越能容納一個更真實豐富的自我,也就越有智慧和能力去選擇一位適合自己的再婚伴侶。

你的再婚誰做主?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因為在婚姻這等大事上,除了“自己做主”以外的答案都沒什么道理。好在投票顯示大部分人還能夠堅持自己拿主意,這真是讓人欣慰。但仍有12%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苦還沒吃夠,寧愿以長輩的意見馬首是瞻,拱手相讓自己的幸福。

較之西方人,中國人在伴侶關系中有一個顯著特色—邊界不清。很容易將父母、孩子等血緣關系放置于配偶關系中,七大姑八大姨湊熱鬧攪和進來也不罕見。事實上,無論初婚還是再婚,伴侶關系永遠都是家庭中的第一位,夫妻二人才是主角。

除此之外,一部分父母相當關心孩子的意見。然而,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該離婚時不離婚,該再婚時不再婚,他們在伴侶關系中吃的虧會在不自覺中向孩子討回來。若一位單親媽媽總是對孩子強調自己單親媽媽這一身份,恐怕也在暗示自己的犧牲。她那沒有消化的委屈和憤怒反而變成了指向自己與孩子的巨大壓力。

其實,如果夫妻在離婚后還能有效執行各自的父母功能,對孩子而言,負面影響將會大幅減小。對孩子而言,倘若有幸能看到父母還擁有實現快樂生活的能力、尋找幸福的愿望,孩子本身會得到更好的補償,也會發展出更優秀的品質。

再婚的人們,常見恐懼和戒備,忌諱報復和比較,難免嫉妒和懷舊。當我們對已經結束的婚姻有所領悟,對自身的情感模式有所覺察,就能避免重復踏上過去的坎坷之路。

創造性,對于再婚伴侶特別重要。雙方都要清楚:就算兩個人在情感模式上依然保留著各自的缺點,可你們對彼此而言依然是兩個全新的人。在所有良性穩定的親密關系中,都擁有自主、健康和希望。這個法則適用于所有伴侶,無論是初婚還是再婚。

結婚是一種開始,離婚也不意味著結束。再婚僅僅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并不是必選項。

所謂更好的愛人,是你若栽下梧桐樹,他日自有鳳凰來。endprint

猜你喜歡
親密關系三觀伴侶
三觀壁畫
親密,別陷入相處誤區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聰明的人善于經營親密關系
有用的人,都在讀無用的書
萌趣伴侶
親密關系可以激發欲望
“3C原則”教你搞定各種關系
封閉自己的伴侶,到底在害怕什么?
論《許三觀賣血記》中血的象征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